蟾蜍俗稱癩蛤蟆,又名「𧐶」(音同「戚」),是兩棲綱無尾目下一部分四足脊椎動物的俗稱,通常泛指任何皮膚不光滑有疙瘩隆起的蛙類。大部分蟾蜍耳後有毒液,其分泌物可以製作中藥蟾酥」,此外自然脫落的表皮即是中藥「材蟾衣」。

蟾蜍
金蟾蜍 Bufo periglenes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亞綱: 滑體亞綱 Lissamphibia
總目: 蛙總目 Batrachia
演化支 跳躍類 Salientia
目: 無尾目 Anura

蟾蜍科 Bufonidae
鈴蟾科 Bombinatoridae
智利蟾科 Calyptocephalellidae
盤舌蟾科 Discoglossidae
姬蛙科 Microhylidae
龜蟾科Myobatrachidae
鋤足蟾科 Pelobatidae
異舌蟾科 Rhinophrynidae
北美鋤足蟾科 Scaphiopodidae

全世界大約有250種蟾蜍,分佈在除了澳大利亞南極洲馬達加斯加島等海島以外的全球各地,但澳大利亞也在20世紀中期從南美洲引入甘蔗蟾蜍以至於其變成了入侵物種。與其它需要接近水體半水生蛙類不同,大部分蟾蜍生活在陸地上的陰暗潮濕處(比如地洞)。

習性

蟾蜍雖然在陸地生活,但產卵時必須找一個合適的水塘,雄性負責尋找合適的水體,雌性被其叫聲吸引,體外受精,卵在水中發育成蝌蚪

以水藻為食,成體捕食昆蟲蝸牛等,一般為夜行性動物,白天躲在泥洞、草叢裏,傍晚出來活動。冬季在泥底冬眠。

負子蟾產卵帶彎曲到背上,將卵產於海綿狀背部軟化皮膚的小窩中孵化,經過蝌蚪階段,直到成為幼體後才離開母體。

藥用

蟾蜍在很早之前就是藥引。《本草綱目》載「蟾蜍入陽明經,退虛熱,行濕氣,殺蟲,為疳病、癰疽、諸瘡要藥也。」沈約《宋書》載:「張收嘗為猘犬所傷。食蝦蟆鱠而愈。」

但蟾蜍亦有毒性,中毒者多因將蟾蜍誤作青蛙食用或煮食不當而中毒,進食蟾蜍的皮膚、肢爪、肝、卵巢或卵等也可發生中毒;有按民間流傳偏方內服蟾蜍治病而致中毒。

文化

台灣沿用古字俗稱「癩蝦蟆」,中國大陸現今則使用同音不同字的「癩蛤蟆」。

「癩蝦蟆想吃天鵝肉」是一句俗語,《水滸傳》《紅樓夢》以及《鏡花緣》都提過。[1]

由於中國古代傳說中,月亮上有蟾蜍,所以蟾蜍在古文中常被用來指代月亮。[2]

在英國小說哈利波特中蟾蜍經常於書中出現,並多時用作魔藥或魔法物品的素材。《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中的蛇妖就是將公雞蛋以蟾蜍孵化而生成。

參考文獻

  1. ^ 施耐庵《水滸傳》第101回:「我直恁這般呆!癩蝦蟆怎想吃天鵝肉!」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一回:「平兒說道:『癩蝦蟆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帳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回:「小弟攛空離地不過五六丈,此樹高不可攀,何能摘他?這是『癩蝦蟆想吃天鵝肉』了。」
  2. ^ 賈島詩《憶江上吳處士》: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

延伸閱讀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蟾蜍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