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狀邊緣穹丘
貝狀邊緣穹丘(Scalloped margin dome)是在金星上發現的一種經歷過崩塌或塊體運動-如山體周邊滑坡的火山穹丘。這些穹丘的邊緣有弓形外凸崖或被山脊隔開的連綿「貝狀」陡坡。有時在這些陡坡底部可發現碎屑或塌落物,或散落在幾十公里之外,但也有許多穹丘顯示根本沒有碎屑。這些穹丘的中心一般,但非全部,有一個凹坑。另一種理論認為構成這些貝狀邊緣穹丘的縱向山脊是火山岩脈。
從麥哲倫探測器發回的第一個月數據中,在金星阿爾法區東北部發現了首個此類特徵,它是這類穹丘中最大的一座,因此格外引人注目。這種奇怪的地貌最初被麥哲倫項目科研團隊戲稱為「蜱蟲」,因為有許多類似蜱蟲腿的輻射狀山脊,而它下凹的頂部當時很可能誤認為像虱子身體般的圓頂狀,而非實際的碗狀形凹坑。從獲取麥哲倫圖像數據的第一年來,「蜱蟲」結構被僅看成是一個獨特的個例特徵,直到團隊的一名助手編目了遍佈整個金星上所有此類特徵後,才導致將這種稱為「蜱蟲」的地貌名稱,改為「貝狀邊緣穹丘」。
另請參閱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Scalloped margin dome: What are the processes responsible and how do they operate?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 Twenty-fourth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Part 1: A-F p 215-216 March, 1993; Bulmer, M. H.; Guest, J. E.; Michaels, G.; Saunder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