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環形山

月球隕石坑

郭守敬環形山(英語:Kuo Shou Ching[1])是月球背面赤道區上一座年輕的撞擊坑,約形成於晚雨海世[2],其名稱取自中國元朝天文學家數學家和水利學家郭守敬(1231年—1316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會正式批准接受。

郭守敬環形山
緯度8.06°N
經度134.66°W
直徑33.5公里
深度2.1公里
余經日出時135°
命名來源郭守敬

描述

編輯

郭守敬環形山的西北方分別坐落着阿提密夫環形山凱庫勒環形山;東北面則為坡印廷環形山格里格隕石坑;而赫茨普龍環壁平原喬叟隕石坑分列於它的東南和西南[3]。 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8°06′N 134°40′W / 8.1°N 134.66°W / 8.1; -134.66,直徑33.5公里[4],深度2.1公里[2]

外觀呈南北軸稍長的橢圓形狀,隕坑邊緣清晰,無明顯侵蝕。內側壁平整光滑,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960米[2],內部容積約820公里³。碗狀的坑底較為平坦,表面留有數座小撞擊坑的痕跡,坑底東南有一段小山脊。

參閱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郭守敬環形山全貌 http://www.lpi.usra.edu/resources/lunar_orbiter/bin/srch_nam.shtml?Kuo%20Shou%20Ching%7C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2.0 2.1 2.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3. ^ Crater Kuo Shou Ching on the LAC-70 map (PDF). [2016-06-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13). 
  4.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