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
郭璞(276年—324年[1]),字景純,河東郡聞喜縣(今屬山西省)人,西晉建平太守郭瑗之子。東晉學者,既是文學家和訓詁學家,又是方術大師和《遊仙詩》的祖師。著作《爾雅注》(成書於313-317年[1])、《方言注》(成書於318-320年[1])成為研究晉代漢語的方言地理的重要文獻。[2]
生平
編輯-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前夕,304年郭璞南遷,幾經周折到洛陽,住了五年。[1]310年末春隨晉軍南遷,311年春到廬江,最終定居暨陽(今江陰縣)。[1]歷任宣城、丹陽參軍。
- 晉元帝時期,升至著作佐郎,遷尚書郎,又任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郭璞本人嗜酒好色,時或過度,桓彝造訪他時,看見他都在和婦人嬉戲。友人干寶曾勸他曰:「此伐性之斧也。」郭璞不以為然說:「吾所受有分。恆恐用之不盡。豈酒色之能害。」[3]郭璞曾告訴桓彝,不可在他如廁時闖入,否則「客主有殃」。桓彝一次大醉後走進郭璞家的廁所,只見他「裸身被髮,銜刀設醊」,郭璞大驚失色說「此天命,不可逃也!」
- 324年,駐守荊州的王敦打算謀逆,事前命郭璞占卜,結果不吉,王敦怒殺之,時年49歲。事後,郭璞被追賜為「弘農太守」。
- 晉明帝在玄武湖邊建了郭璞的衣冠塚,名「郭公墩」。據說,郭璞生前通過易占,把自己的墓址選在江中[4]。郭璞之子敦驁被封為臨賀太守。
學術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編]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