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金剛勇破神秘島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英語:Dr. No)是一部於1962年上映的英國諜報電影,由泰倫斯·楊執導,哈利·薩爾茨曼與艾伯特·布洛克里擔任製片人,並由理查·麥鮑姆、約翰娜·哈伍德與伯克利·馬瑟編劇。該片的劇情根據伊安·法蘭明所著的1958年小說《諾博士》改編,同時也是占士·邦系列電影中的首部作品。片中,占士·邦(007)前去牙買加調查資深英國間諜消失一案,眾多線索把他帶到朱利斯·諾博士密謀利用原子能無線電武器,擾亂美國早期載人航天發射的地下基地。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 Dr. No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泰倫斯·楊 |
監製 | |
編劇 | 理查德·麥鮑姆[*] 約翰娜·哈伍德[*] 伯克利·馬瑟[*] 特倫斯·揚 伊安·法蘭明 沃爾夫·曼科維茨[*] |
劇本 | |
原著 | 諾博士 伊安·法蘭明作品 |
主演 | |
配樂 | 蒙蒂·諾曼 |
攝影 | 泰德·摩爾 |
剪接 | 彼得·R·杭特 |
製片商 | Eon製片公司 |
片長 | 109分鐘 |
產地 | 英國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聯藝電影 |
預算 | $110萬美元 |
票房 | $5,950萬美元 |
前作與續作 | |
續作 | 《鐵金剛勇破間諜網》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諾博士 |
香港 |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 |
臺灣 | 第七號情報員 |
新加坡 | 無名博士 |
該片於牙買加及英格蘭取景。《鐵金剛勇破神秘島》以約100萬美元的預算在全球進帳5,950萬美元的票房,可觀的票房收入使影片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儘管影片發行後獲得毀譽參半的評價,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被視為邦電影的佳作。該片還催生出1960年代蓬勃發展的電影類型「秘密特務」。作為市場營銷的一部分,該片還衍生出漫畫書和原聲帶。莫里斯·班德在片中確立了邦電影的標誌:電影開頭以槍管引出邦和高度程序化的片頭,美術指導肯·亞當精心設計的視覺風格,亦是邦電影的標誌之一。
儘管本片是首部翻拍成電影的邦小說,但弗萊明的處女作並非《鐵金剛勇破神秘島》,而是《皇家賭場》。然而,這部電影也在小量地方觸及更早期小說中的情節。因該片在票房方面大獲成功,聯藝電影決定着手拍攝續集。續集《鐵金剛勇破間諜網》於1963年10月11日在英國上映。
劇情
編輯英國秘密情報局駐牙買加的情報員約翰·斯特蘭韋斯伏擊遇害,屍體被稱為「三隻老鼠」的三名刺客搬走。代號007的間諜情報員占士·邦奉上司M之命前去調查,確認是否與中央情報局(CIA)正調查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火箭發射遭無線電干擾事件有關。
邦抵達金斯頓機場,就有一名女攝影師給他拍照。此時有兩名男人跟蹤邦,邦被認定為敵特的司機拉走。為了制服司機,邦命令他抄小路,短暫的纏鬥後,邦想從司機處套出情報,最終司機用氰化物香煙自殺。
調查斯特蘭韋斯家時,邦找到了斯特蘭韋斯與一名船夫的合影,後來找到了這位叫夸瑞爾的船夫,但船夫不配合邦。邦認出夸瑞爾就是在機場跟着他的司機。邦跟蹤夸瑞爾卻被他連同朋友們反制,衝突終被在機場跟着邦的第二個人——CIA特工菲利克斯·萊德打斷。他正好和邦在調查同一宗案件,而夸瑞爾則是拉塔的助手。CIA已追蹤到干擾美國火箭神秘電波來自牙買加,但間諜衛星無法測定確切位置。夸瑞爾表示他曾讓斯特蘭韋斯在周邊的島嶼收集礦物樣本,並透露諾博士隱居的蟹島上有個鋁土礦,島上戒備森嚴,以防止外來入侵者。
邦再次調查斯特蘭韋斯家時,找到一張教授R·J·鄧特簽署的岩石樣本發票。邦隨後找到教授,教授測定斯特蘭韋斯找到的樣品是普通岩石。教授對邦的來訪十分謹慎,他乘船去到蟹島向諾博士報告,但諾博士對教授大白天造訪和未能除掉邦表示憤怒,命令他用狼蛛再次嘗試殺害邦。邦在狼蛛攻勢中倖存下來,還設置陷阱拷問情報後將教授除掉。
斯特蘭韋斯找到的放在夸瑞爾船上的岩石,檢測出有放射性物質的痕跡,邦說服極不情願的夸瑞爾跟自己去蟹島。在島上,邦邂逅了在收集貝殼的白色比基尼女郎赫尼·萊德爾。起初她對邦起了疑心,但很快就決定幫助邦和夸瑞爾前往內陸的開闊沼澤地。入夜後,三人遭到偽裝成「龍」的噴火裝甲車的襲擊。隨後的槍戰導致夸瑞爾被燒死,邦和萊德爾被俘。邦和萊德爾被消除放射性污染後,在房間裏被迷昏。醒來後兩人被押去見諾博士,博士透露自己是魔鬼黨(反情報、恐怖主義、復仇及勒索特殊機構)的一員,他正計劃利用原子能無線電波束破壞卡納維爾拉爾角的太空飛船發射。晚飯過後,萊德爾被帶走,邦被衛兵揍了一頓。
邦從通風管道逃出牢房後,偽裝成工作人員,前往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佈滿了高科技的儀器,地板下面就藏着原子反應堆,而博士正操控儀器。眼看美國火箭就要發射,邦立刻讓反應堆超載,跟諾博士白刃,博士被推入反應堆,由於博士的手是義肢無法抓住支架,最終仍被反應堆的冷卻槽中活活燙死。最後,萊德爾和邦乘船離開快要塌的洞穴。
角色
編輯- 安東尼·道森飾演教授R·J·鄧特,地質學家
- 澤娜·米歇爾飾演德羅小姐,斯特蘭韋斯的秘書。
製作
編輯亨利·薩爾茲曼剛收購小說的電影改編權時並沒有通過計劃。反倒是艾伯特·布洛克里想要小說的改編權,想從薩爾茲曼手中買過來。薩爾茲曼不想將改編權轉讓出去,於是聯手製片。荷里活許多製片方不願資助這部電影,認為它們「太英式」,「色情戲明目張胆」[3]:13。最終,兩人拿到聯藝電影的批准書,製作將於1962年上映的《鐵金剛勇破神秘島》。薩爾茲曼和布洛克里還成立兩個公司,一個是握有影片改編權的Danjaq,還有負責製作影片的Eon製片公司[4]。薩爾茲曼和布洛克里的夥伴關係持續到1975年,當時拍攝《鐵金剛大戰金槍客》(1974年)期間產生了激烈的分歧,兩人關係緊張,薩爾茲曼把他的Danjaq股份轉賣給了聯藝電影[5]。
起初,布洛克里和薩爾茲曼想將第8部邦小說《鐵金剛勇戰魔鬼黨》拍成系列的第一部電影,但時值聯合編劇凱文·麥克羅伊與伊安·法蘭明有法律糾紛。結果,布洛克里和薩爾茲曼選擇了《鐵金剛勇破神秘島》[6]:29。時機非常巧合,有傳言稱美國在卡納維拉爾角的火箭測試出現了火箭墜落的問題[7]。
製片方邀請蓋伊·格林、蓋·漢彌爾頓、沃爾·凱斯特[8]和肯·休斯執導影片,均被拒絕。最終,他們簽約在布洛克里的沃里克製片當過很長一段時間導演的特倫斯·揚。兩人都認為,揚能營造出占士·邦的真正印象,將角色的精髓從書中搬上大熒幕。揚推行的多個風格上的選擇,一直被整個電影系列所沿用[4]。他還決定注入幽默元素,在他看來,「片子充斥着大量性愛暴力等元素,倘若演得直接點,要麼令人頓生厭惡感,要麼永遠別打算通過審查關。這一刻你就像喝了尿,厚顏無恥地吐舌頭,似乎是在消怒氣」[9]。
製片人向聯美尋求資助,但片方只能給出100萬美元。後來,聯美電影的英國分部額外出席100萬拍攝鐵金剛勇破神秘島老巢爆炸的高潮[10]。預算低,結果音效剪接只聘了一位,同時他也擔起一般情況下由兩人中的另一人負責的對話和音效[11]。許多場景的拍攝更加簡陋,M辦公室是紙板畫的,門包裹着仿皮革塑料,搭建丹特會見鐵金剛勇破神秘島的房間只花了745英鎊[12],鐵金剛勇破神秘島老巢的水族箱其實是將金魚素材畫面放大了[13]。此外,美術指導賽德·肯恩在製作人員名單中沒有找到他的名字,布洛克里不想花錢把片尾名單再做一遍,便送了一支金鋼筆作為補償[14]。2005年,場景設計肯·亞當向英國《衛報》表示:
“ | 《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全片成本不到100萬美元。我的預算是1.45萬英鎊。他們在牙買加忙着拍戲的時候,我就把松林製片廠的三個攝影棚給填滿。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公寓裏的水族箱是假的,告訴你們真相很要命,因為我們的錢實在太少了。我們決定採用背景投影屏幕,搞來一些魚的素材。我們沒意識到,因為我們的錢不多,唯一能買的鏡頭便是金魚尺寸的魚,所以我們要打破尺寸,給邦的對白加上一句談放大的台詞。我不了解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品味不好的原因,我們便把當代的家具和古董放到一起。在我們看來,私藏被盜的藝術品,對鐵金剛勇破神秘島來說可能是樂子,於是就用了當時依然不知去向的戈耶《威靈頓公爵肖像》。星期五,我去了國家美術館拿到畫作的幻燈片,為了趕上星期一開始的拍攝,我花了整個周末臨摹戈耶的畫作。看到它們公開示人的感覺很爽,但儘管它就像真的一樣,它展示的時候,真品仍然被偷了。」[15] | ” |
編劇
編輯布洛克里一開始聘請理查德·麥鮑姆和他的好友沃爾夫·曼科維茨創作《鐵金剛勇破神秘島》的劇本,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曼科維茨為布洛克里和薩爾茲曼的合約牽線搭橋[16]:158。劇本初稿把大反派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寫成一隻猴子,遭到否決[16]:159[17]:19。曼科維茨離開劇組後,麥鮑姆寫了第二份版本,台詞更接近小說。曼科維茨看到早期的衝突,害怕會演變成災難,最終把他的名字從製作人員名單上去掉[4]。後來,約翰娜·哈伍德和驚慄片編劇伯克利·馬瑟接手麥鮑姆的劇本[18]:286。特倫斯·揚稱哈伍德為劇本醫生,她幫助把元素弄得更迎合一位英國演員的風格[10]。哈伍德在《Cinema Retro》影片製作特輯的採訪中聲稱她曾參與亨利·薩爾茲曼多個項目的劇本創作,表示她為《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和《鐵金剛勇破間諜網情》創作的劇本更加靠攏弗萊明的小說[19]。
系列五十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只有少數幾部作品高度還原小說,其中《鐵金剛勇破神秘島》跟原版小說有很多相似之處,遵循原版劇情,但也有幾個值得留意的例外。小說的幾個主要元素在影片中漏掉,如邦跟巨烏賊的惡鬥,利用偽裝成龍的沼澤車逃離鐵金剛勇破神秘島的基地。而小說的幾個元素在影片中被明顯更換,例如用不會分泌毒液的捕鳥蛛取代蜈蚣;鐵金剛勇破神秘島的秘密基地偽裝成鋁土礦而非海鳥糞採石場;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密謀利用無線電波束破壞美國航空航天局在卡納維拉爾角的火箭發射而非破壞美國在土耳其的導彈試驗;鐵金剛勇破神秘島是被滾燙的核反應堆冷凝水燙死而非被鋁土槽掩埋;書中魔鬼黨的登場也遺漏掉[17]:19。小說沒有卻加到電影中的元素有邦在賭場登場、邦半常規女友希爾維亞·崔區的亮相、跟敵人專車司機的對打、介紹夸瑞爾的鬥毆場面、德羅小姐的誘姦、邦回想起中情局盟友菲利克斯·萊德、鐵金剛勇破神秘島的犯罪同夥丹特教授和邦對丹特教授極具爭議地冷酷謀殺[17]:19。
偶爾,小說有些章節在影片中經過另類的闡述得到保留,將荒謬的元素帶入劇情。例如,邦從通風井逃出牢房的原本構想是鐵金剛勇破神秘島測試邦能力和忍耐力的詭計,在影片中成了真正的越獄。影片保留了小說的障礙越野訓練,然而激流勇進和下油鍋在劇本中沒有正當理據。這樣的不統一在往後的邦電影中再度出現[17]:19。
選角
編輯占士·邦
編輯最初,布洛克里和薩爾茲曼找加利·格蘭出演主角占士·邦,但格蘭特承諾只拍一部長片,他們只好放棄這個想法,決定另覓能參演系列電影的人選[4]。理查德·約翰遜據稱是導演的首選,但他和美高梅有約在身,便把邀約推了下來,打算離開[20]。在電視連續劇《危險人物》中飾演間諜約翰·德雷克而深植人心的柏德烈·麥克古漢據稱也是導演的人選之一[21]。另一位潛在人選是在1967年的喜劇《皇家賭場》中坐正主角的大衛·尼文[22]:202。
伊安·法蘭明私底下想要設置幾個不足為信的情節。據稱,弗萊明偏愛演員理查德·托德[23]。在他的自傳《冰雪融化時》一書中,庫比·布洛克里稱羅渣·摩亞也是邦的演員人選,但認為他「太嫩了,或許是形象太討人喜歡」[16]:165。而摩爾在他的自傳《我的名字叫邦》中稱他從未提起要演邦,直到1973年的《鐵金剛勇破黑魔黨》[24]:173。在電視連續劇《聖徒》中,摩爾飾演西蒙·鄧普勒一角。該劇在英國首播的日子1962年10月4日,恰好是《鐵金剛勇破神秘島》首映的前一天[25]。
最終,製片人找時年30歲的辛·康納利出演5部電影[4]。一般的說法是,康納利透過專門「尋找占士·邦」的比賽贏得角色。這說法不真實,但比賽是有的。最終入圍決賽的6位選手需接受布洛克里、薩爾茲曼和弗萊明的上鏡測驗。優勝者是28歲模特彼得·安東尼,布洛克里說他有格力哥利·柏般的氣質,但被證實不契合角色[6]:31。康納利受邀會見布洛克里和薩爾茲曼時,樣子骯髒不堪,一身滿是褶子的衣服,不過康納利帶着一種男子漢不顧一切的態度「即興表演且效果很好」[26]:73。他走時,薩爾茲曼和布洛克里透過窗戶目送他走進他的車,一致同意他是邦的最佳人選[26]:74。康納利被選中後,特倫斯·揚拿下邦裁縫和理髮師一角[27],把他帶入倫敦奢靡生活、餐廳、賭場和美色中。邦小說作者雷蒙德·貝森寫道,揚教這位演員「學會整潔,言語詼諧,最重要的是裝酷」[28]。
次要角色
編輯邦系列電影中的首位邦女郎赫妮·萊德爾原定由茱莉·姬絲蒂飾演,但後來被替換,因為製片人認為她不夠性感[29]:36。在拍攝開始2星期前,烏蘇拉·安德絲獲選飾演赫妮。製片人在看到她當時的丈夫約翰·德瑞克為她拍的照片後作出了此決定。因該角色是牙買加人,安德絲在身上塗了一層棕色顏料,讓她的外表更有說服力。由於安德絲操著一口濃厚的瑞士腔,於是她的聲音最後被配音員妮基·范德賽爾所取代[4]。弗萊明希望他的朋友諾爾·寇威爾能來飾演邦的對手諾博士,寇威爾的回覆是「不!不!不!」[3]:16弗萊明認為,基斯杜化·李是飾演諾博士的優秀人選,但弗萊明告訴製片方時,製片方已選擇了約瑟夫·懷斯曼[30]。哈利·薩爾茨曼因懷斯曼在《偵探故事》(1951年)中的表現而選擇了他[31]。懷斯曼在拍戲時有化妝,以呈現出諾博士的華人外表[4]。
傑克·蘿兒獲選擔任首位飾演菲利克斯·萊德的演員。該片是邦與萊德的首次相遇,萊德並非小說中的人物。萊德亦出現在未來的多部電影中。2006年,《新鐵金剛智破皇家賭場》重啟邦系列電影時,邦與萊德在片中仍是首次相遇。蘿兒僅飾演過萊德一次。蘿兒要片商給出更高的片酬才答應回歸《007:鐵金剛大戰金手指》(1964年),因此被換掉[32]。
除此之外,演員陣容中還有一些即將成為系列電影支柱的演員,例如飾演邦的上司M的柏納德·李。李之後又陸陸續續出演了其他10部邦電影。在片中飾演錢班霓的女演員露易絲·麥斯威爾在之後共出演了14部邦電影[33]:75。
拍攝
編輯《鐵金剛勇破神秘島》背景設定為英國倫敦、牙買加金斯敦區及虛構島嶼蟹島。牙買加的拍攝於1962年1月16日開始。主要場景有蟹島和金斯頓的外景,擔任美術指導席德·該隱設計了龍坦克。片中出現了弗萊明的新鐵金剛之金眼睛地產,弗萊明經常帶朋友來這裏探班。大部分場景拍攝於奧拉卡貝薩,也有一部分攝於聖安德魯的皇家港。2月21日,出於天氣變化的緣由,攝製組帶着設備離開牙買加,電影仍未開拍。五天後,攝製組在英國白金漢郡的松林製片廠拍攝,肯·亞當設計了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基地、通風管道和英國秘密情報局總部等場景。該製片廠在後來的許多007電影中都用到過。亞當拍攝電影的預算為14500鎊(今261917鎊),隨後製片人提供了額外的6000鎊。在58天的攝影后,主要攝影於1962年3月30日關機。
狼蛛在邦身上爬的場景,起初設計是讓辛·康納利躺在釘在牆上的床上,用防護玻璃隔着蜘蛛和邦,但導演不喜歡出來的效果,後來就將狼蛛直接放在肖恩的替身鮑勃·西蒙斯身上。西蒙斯將這一幕形容為他所參與拍攝的電影中,最為可怕的特技。原著中有一個場景,赫尼跟螃蟹被五花大綁,飽受折磨,但由於拍攝電影是加勒比海的螃蟹處於休眠期,該場景被改成赫尼慢慢被淹。西蒙斯還擔任本片的動作指導,他採用了粗暴的格鬥風格。由於注意到鐵金剛勇破神秘島的兇殘,以及邦謀殺鄧特時的冷血,英國電影分級委員會給予本片「A」評級——即未成年人要在成人的指引下觀看。
片中有一場景,跟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共進晚餐時,邦看到戈雅的畫作《威靈頓公爵像》十分驚訝,其實這幅曾存放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畫作,早在電影拍攝前已被一位60歲的業餘小偷盜走。肯·亞當斯跟美術館的工作人員接觸後,得到了畫作的幻燈片,並花了整個周末複製畫作,以趕在星期一開工前完成。
剪接皮特·R·亨特採用廣泛使用的快速切換剪接技術,並為動作場面配上誇張音樂。
邦登場
編輯原聲帶
編輯主題
編輯發行與反響
編輯宣傳
編輯評價
編輯改編漫畫
編輯影響
編輯環球邦日
編輯本片上映50年後的2012年10月5日,Eon在世界各地舉辦一系列活動慶祝「環球邦日」,活動包括放映邦電影的影展、系列電影紀錄片和網上慈善拍賣[34]。其他活動則在多倫多國際影展和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35]。紐約與洛杉磯均舉辦邦電影音樂會[36]。當天英國夏令時0:07,2012年邦電影共同主題曲《Skyfall》發行[37]。
參考資料
編輯註腳
編輯- ^ 1.0 1.1 1.2 Dr. No (1962) – Cast. Screenonlin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4).
- ^ Actress Diana Coupland dies at 74. BBC News. 2006-11-10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6).
- ^ 3.0 3.1 Pfeiffer, Lee; Worrall, Dave. The Essential Bond. London: Boxtree. 1998. ISBN 978-0-7522-2477-0.
- ^ 4.0 4.1 4.2 4.3 4.4 4.5 4.6 Inside Dr. No Documentary (DVD). Dr. No (Ultimate Edition, 2006): MGM Home Entertainment. 1999.
- ^ Parkinson, David. Broccoli, Albert Romolo (1909–1996).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01 [2012-12-01]. doi:10.1093/ref:odnb/631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 ^ 6.0 6.1 Cork, John; Scivally, Bruce. James Bond: The Legacy. London: Boxtree. 2002. ISBN 978-0-7522-6498-1.
- ^ Dodds, Klaus. Screening Geopolitics: James Bond and the Early Cold War films (1962–1967). Geopolitics. 2005, 10 (2): 266–289. doi:10.1080/14650040590946584.
- ^ Rigby, Jonathan. Interview with Val Guest. NFT Interviews.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 ^ Young, Terence. Audio commentary (DVD). Dr. No (Ultimate Edition, 2006): MGM Home Entertainment. 1999.
- ^ 10.0 10.1 Cork, John. Audio commentary (DVD). Dr. No (Ultimate Edition, 2006): MGM Home Entertainment. 1999.
- ^ Wanstall, Norman. Audio commentary (DVD). Dr. No (Ultimate Edition, 2006): MGM Home Entertainment. 1999.
- ^ Adam, Ken. Audio commentary (DVD). Dr. No (Ultimate Edition, 2006): MGM Home Entertainment. 1999.
- ^ Dee, Johnny. Licensed to drill. The Guardian (London). 2005-09-17 [2017-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
- ^ Cain, Syd. Audio commentary (DVD). From Russia With Love (Ultimate Edition, 2006): MGM Home Entertainment. 1999.
- ^ Dee, Johnny. Licensed to drill. The Guardian (London). 2005-09-17 [2016-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
- ^ 16.0 16.1 16.2 Broccoli, Albert R. When the Snow Melts. London: Boxtree. 1998. ISBN 978-0-7522-1162-6.
- ^ 17.0 17.1 17.2 17.3 Smith, Jim. Bond Films. London: Virgin Books. 2002. ISBN 978-0-7535-0709-4.
- ^ McGilligan, Patrick. Backstory: Interviews with Screenwriters of Hollywood's Golden 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ISBN 978-0-520-05689-3.
- ^ Johanna Harwood Interview. Movie Classics # 4. Solo Publishing. 2012
- ^ Richard Johnson Interview. Cinema Retro. [2011-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3).
- ^ Barker, Dennis. Obituary: Patrick McGoohan. The Guardian (London). 2009-01-14 [2017-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6).
- ^ Macintyre, Ben. For Yours Eyes Only.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0-7475-9527-4.
- ^ Richard Todd, Obituary.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9-12-04 [2011-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Moore, Roger. My Word is My Bond. London: Michael O'Mara Books. 2008. ISBN 978-1-84317-318-2.
- ^ Clark, Anthony. Saint, The (1962–69). Screenonlin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1-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1).
- ^ 26.0 26.1 Bray, Christopher. Sean Connery; The measure of a Man. London: Faber and Faber. 2010. ISBN 978-0-571-23807-1.
- ^ Gayson, Eunice. Audio commentary (DVD). Dr. No (Ultimate Edition, 2006): MGM Home Entertainment. 1999.
- ^ Benson, Raymond. Can the Cinematic Bond Ever Be the Literary Bond?: 7.. In Yeffeth 2006.
- ^ Lisanti, Tom; Paul, Louis. Film fatales: women in espionage films and television, 1962–1973.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2002. ISBN 978-0-7864-1194-8.
- ^ The Total Film Interview – Christopher Lee. Total Film. 2005-05-01 [201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2).
- ^ Joseph Wiseman: Actor of stage and screen who played the title role in the 1962 James Bond movie 'Dr. No'.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09-10-27 [2017-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 ^ Goldberg, Lee. The Richard Maibaum Interview. Starlog. 1983-03, (68): 26.
- ^ Caplen, Robert. Shaken & Stirred: The Feminism of James Bond. Bloomington, Indiana: Xlibris. 2010. ISBN 978-1-4535-1282-1.
- ^ Eon Announces a Global James Bond Day on October 5th This Year. First Showing. [201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6).
- ^ Global James Bond Day to celebrate 007's 50th anniversary. 每日電訊報. [201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 ^ Global James Bond Day: The world celebrates 007. Cleveland.com. [201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 ^ Skyfall Official Theme Song News: Release To Coincide With Bond's 50th Anniversary. Eon Productions. 2012-10-01 [2012-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6).
來源
編輯- Balio, Tino. United Artists: The Company That Changed the Film Industr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7. ISBN 978-0-299-11440-4.
- Barnes, Alan; Hearn, Marcus. Kiss Kiss Bang! Bang!: the Unofficial James Bond Film Companion. Batsford Books. 2001. ISBN 978-0-7134-8182-2.
- Benson, Raymond. The James Bond Bedside Companion. London: Boxtree Ltd. 1988. ISBN 978-1-85283-233-9.
- Black, Jeremy. The politics of James Bond: from Fleming's novel to the big scree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5. ISBN 978-0-8032-6240-9.
- Burlingame, Jon. The Music of James Bo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2017-05-10]. ISBN 978-0-19-9863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 Cain, Syd. Not Forgetting James Bond: The Autobiography of Syd Cain. London: Reynolds & Hearn. 2005. ISBN 978-1-905287-03-1.
- Chapman, Jame s. Licence to Thrill: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James Bond Films. London/New York City: I.B. Tauris. 2007. ISBN 978-1-84511-515-9.
- Comentale, Edward P; Watt, Stephen; Willman, Skip. Ian Fleming & James Bo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007.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253-21743-1.
- Cork, John; d'Abo, Maryam. Bond girls are forever: the women of James Bond. London: Boxtree. 2003. ISBN 978-0-7522-1550-1.
- Lindner, Christoph.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7190-6541-5.
- Peary, Danny. Guide for the Film Fanatic. New York City: Simon & Schuster. 1986. ISBN 978-0-671-61081-4.
- Pedersen, Stephanie. Bra: a thousand years of style, support and seduction. Newton Abbot: David & Charles. 2004. ISBN 978-0-7153-2067-9.
- Rubin, Steven Jay. The James Bond films: a behind the scenes history. Westport, Conn: Arlington House. 1981. ISBN 978-0-87000-523-7.
- Rubin, Steven Jay. The Complete James Bond Movie Encyclopedia. New York: McGraw-Hill Contemporary. 2002. ISBN 978-0-07-141246-9.
- Simpson, Paul. The rough guide to James Bond. London: Rough Guides. 2002. ISBN 978-1-84353-142-5.
- Tesche, Siegfried. Das grosse James-Bond-Buch. Berlin: Henschel Verlag. 2002. ISBN 978-3-89487-440-7.
- Yeffeth, Glenn (編). James Bond in the 21st century: why we still need 007. Dallas, Texas: BenBella Books. 2006. ISBN 978-1-9337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