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下省,是中國隋朝唐朝開始正式設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負責審查國家的重要詔令。高麗王朝亦有設置。唐高宗時曾一度改稱東臺武則天時稱鸞臺唐玄宗時一度稱黃門省

簡介

編輯

門下省,後漢嘉平六年謂之侍中寺。《晉志》曰:「給事黃門侍郎,與侍中俱管門下眾事。」或謂之門下省。

門下省是中央政權體系中的三省之一,主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除門下省以外,還有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令的中書省,以及負責執行國家重要政令的尚書省。其中,中書省和門下省為決策機構,尚書省則為執行機構。

門下省長官在隋朝稱為納言,唐朝改叫侍中門下侍郎副之。門下省內設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拾遺等官,掌規

不過,唐代三省制在建立不久就開始向二省、一省轉變。這種變化的動因在於皇權對於相權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三省職能逐漸趨向混同合一。有宋一代,雖然三省名義始終存在,但是已經混同為一省。

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尚書省時置時廢,門下省則不復置。

初沿襲元制,由中書省統六部,但1380年罷中書省,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

前漢 後漢 隋(煬帝) 唐(玄宗) 主要職務
侍中 侍中 侍中 侍中 侍中 納言 侍中 侍中[1] 詔勅之審查、出示。
黃門侍郎 黃門侍郎 給事黃門侍郎 給事黃門侍郎 給事黃門侍郎 黃門侍郎 黃門侍郎 黃門侍郎
中常侍 中常侍 中常侍 中侍中 散騎常侍 內常侍 左散騎常侍 左散騎常侍
諫大夫 諫大夫 諫議大夫 諫議大夫 集書省 內諫大夫 諫議大夫 諫議大夫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元代門下省令併入中書省;明太祖卸丞相位,三省部門同時亦廢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