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
36°03′23.8″N 120°19′50.5″E / 36.056611°N 120.330694°E
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舊址 | |
---|---|
概要 | |
地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青島市 |
地址 | 市南區萊陽路2號 |
竣工日 | 1936年 |
高度 | |
高度 | 11米 |
技術細節 | |
層數 | 2層 |
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舊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萊陽路2號,是一座建於1936年的中國傳統風格建築,現為青島海產博物館所使用[1],為市南區一般不可移動文物。
歷史
編輯1930年夏,中華海產生物學會在廈門大學成立,最初由中華文化基金社與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後來由於兩個基金會停止資助,經費短缺而合併至中國動物學會,後者要求前者須在兩年內籌建一個海濱實驗所。1934年3月,中國動物學會第四次理事會接受了中華海產生物學會提出的要求,開始討論籌建海濱生物研究所事宜,並就此事尋求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和總幹事丁文江的意見,兩人主張將研究所設在青島[2]。
1935年4月,太平洋科學協會海洋學組中國分會在南京中央研究院舉行成立大會,擬在廈門、定海、青島、煙臺分別設立海洋生物研究所,其中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由青島觀象台和國立山東大學共同主持。蔡元培和丁文江因此以私人及海洋組中國分會的名義為此籌集經費,經過一年,自國防資源委員會、青島市政府、國立山東大學、膠濟鐵路局共籌得3800元年度研究經費[2]。
太平洋科學協會海洋學組後函請青島觀象台台長蔣丙然代為籌備。籌建大樓期間曾出現經費不足(預算15000元),蔡元培為此分别致信青島市市長沈鴻烈、膠濟鐵路局局長葛敬恩、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請其籌措建築經費並解決建設用地。青島市政府最終將水族館東側保留公地無償撥給研究所作為辦公地點,建築費用則由中華海產生物學會、青島市政府、中央研究院、山東省政府、山東大學、膠濟鐵路局、北平研究院共同撥付[2]。
1936年8月12日,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辦公樓舉行開工典禮。12月25日工程即將完工時,各捐款單位及相關學術團體代表共同擬訂了研究所章程,推舉沈鴻烈等15人為董事,並推舉候選理事和幹事多人,成立董事會與理事會。根據《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章程》,該所隸屬於太平洋科學協會海洋組中國分組,由青島觀象台和山東大學共同主持,開展海洋生物調查研究工作,同時利用暑期舉辦講習所,普及海洋學及海洋生物學知識,培訓相關人才[2]。
由於1937年抗戰爆發,研究所的一切計劃因此擱淺。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佔領青島後,佔用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辦公樓,改為山東產業館[1]。1941年,在北京大學任職的蔣丙然、武兆發等研究所理事會理事向青島特別市政府提出,另撥地塊建築新所址,遭到拒絕[2]。
1952年,山東產業館改名為青島人民博物館。1955年,青島人民博物館與青島水族館合併為青島海產博物館[3]。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舊址現為青島海產博物館(青島水族館)所使用[1]。2000年列入第一批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築[4]。2012年11月6日列入市南區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名錄[5]。
建築特色
編輯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舊址為一棟仿古風格建築,樓高二層,屋頂為歇山頂,平面為長方形,南側兩翼略微凸出。南、北立面中央均設有入口。大樓由青島觀象台設計,其設計圖最初採用了極為簡單的外牆裝飾設計。1936年6月圖紙呈報青島市工務局時,審核人員修改了設計圖紙,最終建成的大樓使用了豐富的立面裝飾,牆面一層為花崗岩貼面,兩側入口上方設飛檐雨棚,外牆二樓以紅色壁柱劃分,並採用了許多裝飾元素與紋樣。建築內部中段為樓道及輔助房間,兩側為研究室和陳列室[6]。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袁賓久. 《青岛老建筑之旅》.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7010093.
- ^ 2.0 2.1 2.2 2.3 2.4 周兆利. 从海滨试验所到海滨生物研究所. 青島日報.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青島建築委員會. 《青岛优秀建筑志》.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43625044.
- ^ 青島市規劃局 青島市文化局. 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二批历史优秀建筑的通知. 青島政務網. 2006-05-20 [2018-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7).
- ^ 市南區文化和旅遊局. 市南区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青島市市南區政務網. 2019-07-03 [2020-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2).
- ^ 金山. 《青岛近代建筑 1922-1937》.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08-6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