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艾利 (2004年)
颱風艾利(英語:Typhoon Aere,國際編號:041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Marce)為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7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艾利」一名由美國提供,是馬紹爾語風暴之意。
颱風(日本) | |
---|---|
二級颱風(美國) | |
形成 | 2004年8月20日 |
消散 | 2004年8月27日 |
最高風速 | 10分鐘持續: 150公里/小時(90英里/小時) 1分鐘持續: 155公里/小時(100英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955百帕(毫巴);28.2英寸汞柱 |
死亡 | 107 |
損失 | $31.3萬(2004年美元) |
影響地區 | 台灣、香港、中國大陸(華東、華南) |
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氣象歷史
編輯艾利在8月20日早上於雅蒲島西北偏北約5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它初時向北移動,同日下午增強為一熱帶風暴,隨後採取西北路徑推進。艾利於8月22日增強為颱風。
8月24日,艾利轉向西移動,翌日掠過台灣北部沿岸。8月25日,艾利橫過台灣海峽,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附近登陸。隨後,艾利轉向西南移動,橫過福建沿岸地區。翌日清晨艾利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隨後進一步減弱為一熱帶風暴,並轉向西推進。8月27日,它在廣東中部減弱成一個低壓區。
影響
編輯台灣
編輯受艾利吹襲,台灣出現廣泛暴雨和嚴重泥石流,有24人死亡,另9人失蹤,91萬戶停水、36萬用戶的電力受中斷,經濟損失逾4億元新台幣(約1300萬美元)。[1][2]
中國大陸
編輯- 當地評定之巔峰強度分級:颱風(CMA)
- 當地評定之最高持續風速:40米每秒(78節;140公里每小時)(二分鐘)
福建
編輯艾利在吹襲福建省期間,導致2人死亡,約有4萬7千公頃農田受到破壞,經濟損失超過20億元人民幣。
香港
編輯由於艾利登陸後改向偏西南移動,並進入距離香港400公里範圍,香港天文台在8月26日上午10時15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艾利位於香港東北偏東約330公里。受艾利影響,香港天氣變得不穩定及有狂風驟雨。香港天文台總部於8月27日凌晨3時錄得每小時最低海平面氣壓為992.7百帕斯卡。同日凌晨4時,艾利最接近香港,當時它位於香港西北偏北約120公里。10分鐘後艾利減弱為一低壓區,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於8月27日凌晨4時10分取消。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編輯台灣
編輯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 | ||
---|---|---|
上一熱帶氣旋 | 海上颱風警報
|
下一熱帶氣旋 |
中度颱風雲娜 | 輕度颱風海馬 | |
中度颱風雲娜 | 陸上颱風警報
|
輕度颱風海馬 |
香港
編輯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
---|---|---|
上一熱帶氣旋 | 一號戒備信號
|
下一熱帶氣旋 |
熱帶風暴圓規 | 強烈熱帶風暴珊瑚 |
參考資料
編輯- ^ 西北颱 橫掃北台 11縣市停班停課 明早脫離暴風圈. 台灣《蘋果日報》. 2004年8月25日 [2022年7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5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土石流災變 19鄉鎮告急 險活埋4人 連滾帶爬4公里逃命. 台灣《蘋果日報》. 2004年8月25日 [2022年7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9月17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日語)http://www.jma.go.j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日本氣象廳首頁
- (英文)http://www.usno.navy.mil/JTW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首頁
- (簡體中文)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928121548/http://www.nmc.gov.cn/ 中央氣象台首頁
- (繁體中文)http://www.cwb.gov.t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央氣象局首頁
- (繁體中文)http://www.hko.gov.h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香港天文台首頁
- (繁體中文)http://www.smg.gov.m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