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燜雞是一道起源於中國山東濟南並在中國各地流行的菜餚[1][2],最早可能來源於1927年濟南魯菜店「吉玲園」。主要原料有雞肉(通常為雞腿肉)、青椒香菇,加入多種調料,放入鍋內(通常為砂鍋或石鍋)燉煮而成。也可根據食客需要加入金針菇、乾辣椒海帶豆腐皮等食材。

一份黃燜雞米飯。

黃燜雞通常搭配米飯食用,這一套餐稱為「黃燜雞米飯」。一些店家還會提供黃燜排骨飯、黃燜牛肉飯等,其做法與黃燜雞米飯類似,只是將雞肉替換為排骨或牛肉等。濟南人楊曉路所創立的黃燜雞連鎖餐廳「楊銘宇黃燜雞米飯」是黃燜雞米飯在中國各地流行的發端[3],而其店名來源於自己兒子的名字,寓意將店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看待。如今各品牌的黃燜雞米飯在中國已展店上萬家,亦已拓展至歐美等國。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馬寧憶. 黃燜雞啟示錄[J]. 商界, 2015(1):97-97.
  2. ^ 走出山东的黄焖鸡米饭,到底是多大的产业?-半岛网. news.bandao.cn. [2021-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3. ^ 黄焖鸡米饭,昔日街头霸主的困境_门店. www.sohu.com. [2021-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