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馬鼎
黃馬鼎 (英文名: Martin Victor Wong; 1946年7月11日-1999年8月12日)是20世紀後期的美籍華裔畫家。 [1]他的作品被描述為社會現實主義和幻想藝術風格的細緻結合。黃的畫作經常探索多民族和種族身份,展示跨文化元素,闡述多語制,和頌揚他的酷兒性取向。 [2]
黃馬鼎 黄马鼎 | |
---|---|
出生 | [Martin Victor Wong] 1946年7月11日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 |
逝世 | 1999年8月12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 | (53歲)
母校 | 洪堡州立大學 |
知名於 | 繪畫 素描 雕塑 版畫 陶藝 |
傳記
編輯早年生活
編輯黃馬鼎於 1946 年 7 月 11 日出生於俄勒岡州的波特蘭。黃由他的父母 Benjamin 和 Florence Wong Fie 在三藩市唐人街區撫養長大,是家裏的獨生子。[3]黃從小就表現出藝術表達的傾向,13歲開始畫畫。他的母親是他藝術傾向的堅定支持者,並保留了他早期的大部分作品。 [2]黃就讀於喬治華盛頓高中,1964 年畢業。 [4]之後繼續在洪堡州立大學讀書,1968 年獲得陶瓷學士學位。大學期間和畢業後的10 年間,黃馬鼎在尤里卡和三藩市之間往返,訓練他的藝術功底。黃在三藩市的Haight-Ashbury社區擁有一套公寓,並活躍於灣區的藝術界,作為 「光之天使 (The Angels of Light)」( The Cockettes的一個分支)的表演藝術團體的佈景設計師。在參與光之天使團體的同時,黃同時參與了新興的嬉皮士運動,並參與了那個時期的性自由的氛圍和對迷幻藥物的實驗。 [2]到了 70 年代後期,黃決定搬到紐約從事他的藝術家職業生涯。據他自己的表述,他搬到紐約的原因是一個友好的挑戰:
I made ceramics and did drawings at arts fairs. I was known as the 'Human Instamatic.' It was US$7.50 for a portrait. My record was 27 fairs in one day. Friends said to me, 'If you're so good, why don't you go to New York?'[5]
我做陶藝,在藝術展上畫畫,我當時被人們稱為「人體傻瓜相機「,每幅畫能賣出7.5美金的價格,我的紀錄是一天內跑了27個展會,我朋友跟我說:」你要是這麼厲害,為什麼不去紐約發展呢?「
職業生涯
編輯1978 年,黃馬鼎搬到曼哈頓,定居在下東區,在那裏他的注意力完全轉向了繪畫。 黃大部分是自學成才的,他的畫作從對衰敗的下東區的粗獷渲染到對紐約和三藩市唐人街的俏皮描繪,再到自己的作品《聽障人士的交通標誌》。在描述他的一些畫作的主題時,黃說:「我畫的一切都在我住所的四個街區之內,這裏的人們是我一直認識和看到的人。」 [6]
黃馬鼎最出名的可能是他與新波多黎各文學派詩人米格爾·皮涅羅的合作。他於 1982 年在ABC No Rio藝術組織舉辦的群展《犯罪秀 (Crime Show)》開幕之夜遇見了皮涅羅。 [2]見面後不久,皮涅羅搬進了黃的公寓開始和他的一年半的同居生活。 黃認為皮涅羅讓他感覺更融入拉丁裔社區。在他們的同居生活期間,黃創作了大量作品,這些作品最終於 1984 年在 Barry Blinderman 的Semaphore東畫廊舉辦的《城市景觀(Urban Landscapes)》展覽中展出。 [7]他們的畫作經常將皮涅羅的詩歌或散文與黃馬鼎對城市景觀細緻的描繪和經過再創作風格化手指拼寫相結合。 [8] 黃創作的關於Loisaida街區的作品以及與皮涅羅的合作構成了新波多黎各藝術運動的一部分。
黃馬鼎於1993年在三藩市藝術學院舉辦了名為《唐人街繪畫》的個展,展示了他對「唐人街神話屬性」的記憶、經歷和詮釋。 [3] 黃把唐人街對於住在離大城市較遠地區居民眼中的」旅客心態,外來者視角「給具體範例化 [9]
在 1980 年代的一段時間裏,他通過在佳士得拍賣行購買估價偏低的古董並在蘇富比拍賣行以更公平的高價出售來維持生計。 [5] 1989 年,黃馬鼎在紐約居住期間收集了大量塗鴉收藏,在一位日本投資者的幫助下,他與朋友 Peter Broda 在東村邦德街共同創辦了美國塗鴉博物館。在當時,塗鴉是一種備受爭議的藝術形式,市政府也已經移除了紐約市地鐵系統中的大部分塗鴉作品。作為回應,黃開始着手保存他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後一場偉大的藝術運動」的街頭塗鴉藝術。 1994 年,由於身體出現併發症,黃將他的塗鴉收藏捐贈給了紐約市博物館。他的收藏囊括了1980 年代紐約塗鴉藝術家,包括Rammellzee 、 Keith Haring 、 Futura 2000 、 Lady Pink和Lee Quiñones在內的作品 。 [10]
個人生活
編輯黃馬鼎是公開的同性戀。 [2] 1994年,黃被診斷出患有愛滋病。在被診斷後健康狀況下降並搬回了三藩市。 1999 年 8 月 12 日,他在父母的照顧下在三藩市的家中因愛滋病併發症去世,享年 53 歲 [11] 黃的前任伴侶米格爾·皮涅羅於 1988 年死於肝硬化。 [12]
黃馬鼎的姑姑黃諾拉(Eleanor "Nora" Wong)是 1940 年代三藩市華人夜總會的積極參與者。她最顯著的活動是在三藩市的紫禁城夜總會擔任過包括主唱在內的許多職務 [13]
個人遺產
編輯《紐約時報》的訃告評價黃馬鼎「細緻的遠見現實主義表達是 1980 年代紐約東村藝術界的持久性遺產之一」。 [11]自從他去世以來,人們一直保持對他重要地位的推崇,他的作品可以在世界各地的收藏中找到,包括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笛洋美術館、布朗克斯藝術博物館、雪城大學藝術收藏館、以及紐約市和三藩市市的一系列收藏。 黃馬鼎的個人文件存放於紐約大學法爾斯圖書館,其中包括速寫本、信件、履歷文件、錄像帶、照片、與塗鴉相關的材料以及黃的部分個人藏書。 Rizzoli出版社於 1998 年以《甜蜜的遺忘:黃馬鼎的城市景觀畫作集(Sweet Oblivion: The Urban Landscape of Martin Wong)》為標題出版了黃在新當代藝術博物館和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畫廊聯合展覽的作品目錄。
黃馬鼎的兩幅畫作被紐約市惠特尼博物館收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了黃的三件作品。 [14]他的一幅畫被加利福尼亞州政府收藏,並在三藩市的加利福尼亞州大廈永久展出。芝加哥藝術學院當代藝術協會於 2012 年 5 月收購了其畫作《甜蜜的遺忘 (Sweet Oblivion)》。
黃馬鼎曾與服裝品牌Supreme合作,發售印有他藝術圖案的多款單品,其中包括一件 8 球襯衫,以及一件相同設計的 8 球帽衫,和許多包含黃其他藝術作品的單品.
黃馬鼎基金會由他的母親於 2001 年創立,旨在通過設立大學藝術獎學金、發行藝術出版物和積極開展藝術教育項目來資助藝術課程和年輕藝術家。自2003年以來,該獎學金持續在黃的母校洪堡州立大學、三藩市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提供。 [15]
參考
編輯- ^ Smith, Roberta. Martin Wong Is Dead at 53; A Painter of Poetic Realism. The New York Times. 1999-08-18 [2016-01-03].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 ^ 2.0 2.1 2.2 2.3 2.4 Mann, Richard G. Wong, Martin (PDF). glbtq.com. July 4, 2007 [2007-10-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28).
- ^ 3.0 3.1 Martin Wong. SFGate. [2016-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6).
- ^ Guide to the Martin Wong Papers ca. 1982-1999 MSS 102. dlib.nyu.edu. [2016-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 ^ 5.0 5.1 "The Bricklayer's Art", by Guy Trebay, May 26, 1998, The Village Voice
- ^ Nash, Steven. Facing Eden: 100 Years of Landscape Art in the Bay Area. San Francisc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155. ISBN 0520203631.
- ^ Barry Blinderman: The Downtown Art Scene - NYC,1981. NYC,1981. 2015-02-16 [2016-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4) (美國英語).
- ^ Mallory Curley, A Cookie Mueller Encyclopedia (Randy Press, 2010)
- ^ Cotter, Holland. ART REVIEW; The Streets of a Crumbling El Dorado, Paved With Poetry and Desire.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6-05 [2016-05-06].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2).
- ^ Anonymous. City as Canvas. www.mcny.org. 2013-08-12 [2016-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9).
- ^ 11.0 11.1 Roberta Smith. Martin Wong Is Dead at 53.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18, 1999 [2008-10-26].
- ^ Bennetts, Leslie. Miguel Pinero, Whose Plays Dealt with Life in Prison, Is Dead at 41. The New York Times. 1988-06-18 [2016-05-05].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2).
- ^ Spiller, Harley. Late Night in the Lion's Den: Chinese Restaurant-Nightclubs in 1940s San Francisco. Gastronomica. 2004-01-01, 4 (4): 94–101. JSTOR 10.1525/gfc.2004.4.4.94. doi:10.1525/gfc.2004.4.4.94 .
- ^ Martin Wong | MoMA.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2016-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9).
- ^ Martin Wong Foundation. www.martinwong.org. [2016-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