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苯基-2-丙醇

化合物

2-苯基-2-丙醇是一種屬於有機化合物

2-苯基-2-丙醇
IUPAC名
2-苯基-2-丙醇
識別
CAS號 617-94-7
PubChem 12053
ChemSpider 11556
SMILES
 
  • CC(C)(C1=CC=CC=C1)O
ChEBI 131607
性質
化學式 C9H12O
摩爾質量 136.19 g·mol⁻¹
外觀 白色至淡黃色無味固體[1]
密度 0.973 g/cm3[1]
熔點 28—32 °C(301—305 K)[1]
沸點 202 °C(475 K)[1]
溶解性 實質上不溶[2]
溶解性 可溶於乙醇[3]
折光度n
D
1.49146 (20 °C)[4]
危險性
GHS危險性符號
《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籤制度》(簡稱「GHS」)中有害物質的標籤圖案[1]
GHS提示詞 危險
H-術語 H302, H315, H319
P-術語 P280, P301+330+331, P302+352, P305+351+338, P362[1]
致死量或濃度:
LD50中位劑量
4300mg/kg (兔,經皮);[1] 1300mg/kg (大鼠, 口服) [1]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合成

編輯

2-苯基-2-丙醇可以通過苯基溴化鎂丙酮之間的格里納反應合成。 [5] [6]

特性

編輯

2-苯基-2-丙醇是一種白色至淡黃色、無味的固體,其有可燃性但在一般狀況下難以點燃,且幾乎不溶於水。 [1][2]

應用

編輯

2-苯基-2-丙醇既可用於有機合成,也可作為農藥、醫藥、染料等領域中作為反應物或中間體。 [2]


2-苯基-2-丙醇是異丙苯的主要代謝產物,因此2-苯基-2-丙醇可以作為異丙苯的生物標誌物。 [7]

危害

編輯

根據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2008年的一份報告,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2-苯基-2-丙醇可能導致人類發生過敏反應。 [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Record of 2-Phenyl-2-propanol in the GESTIS Substance Database from the IFA英語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cessed on 2017-04-16
  2. ^ 2.0 2.1 2.2 Datenblatt 2-Phenyl-2-propanol, 98+% bei AlfaAesar, abgerufen am {{{Abruf}}}.
  3. ^ Gail Vance Civille, B. Thomas Carr, Sensory Evaluation Techniques, Fifth Edition, CRC Press: 204, 2015 [2023-06-17], ISBN 978-1-4822-086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7) 
  4. ^ 來源:Sigma-Aldrich Co., 2-Phenyl-2-propanol, 97% .
  5. ^ William Brown, Christopher Foote, Brent Iverson, Eric Anslyn, Organic Chemistry, Cengage Learning: 568, 2008 [2023-06-17], ISBN 978-0-495-3885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6) 
  6. ^ Albany College of Pharmacy and Health Sciences: Preparation of 2-Phenyl-2-propanol (Grignard Reac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bgerufen am 16.
  7. ^ Knecht, U., 2-Phenyl-2-propanol in Urin [Biomonitoring Methods in German language, 2012], The MAK-Collection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Wiley-VCH Verlag & Co. KGaA: 1–10, 2002, ISBN 978-3-527-60041-0, doi:10.1002/3527600418.bi9882d0020 
  8. ^ BfR: Verbraucher sollten Plastik-Clogs mit starkem Geruch meid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tellungnahme Nr. 047/2008 des BfR v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