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屬於維基百科地理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 條目「廣西壯族自治區」已被列為地理類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下列網頁錨點已失效。
請協助修正錯誤錨點。若機械人無法在修復錨點後數分鐘內自動刪除本範本告知的訊息,請您協助移除本模板。 | 報告錯誤 |
討論
編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編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應為5062元/人,而不是22600元/人,那是北京的數字
關於行政區域圖示裏面的壯文
編輯本人只是從外文翻譯而來,但並不認識壯文,請認識壯文的人士核實一下。謝謝。—奔流沙|(留聲機) 2009年5月28日 (四) 01:55 (UTC)
分割
編輯為避免過多陳列章節,旅遊景點部分已被在下移至廣西旅遊。—奔流沙|(留聲機) 2009年6月27日 (六) 05:42 (UTC)
由於直接在條目內對學校進行列表,一般而言只是一種充版面的暫時辦法,對條目的重要性不足。直接寫在廣西這個大範圍的條目上,一方面有廣告嫌疑,另一方面也較為容易有爭議(甚至出現過有匿名用戶直接加一個垃圾學校列表的情況)。因此本人把列出的學校分割到了廣西教育那裏。以上。—奔流沙|(留聲機) 2009年7月7日 (二) 08:11 (UTC)
名人部分亦被分割至廣西名人列表。—奔流沙 (留言) 2009年8月16日 (日) 13:22 (UTC)
框架設想
編輯後面部分需要修改,本人初步設想的框架如下:
- ==歷史==
- ==自然地理==
- ==行政區域==
行政區域/人口 /民族 /語言 /姓氏
- ==文化==
分:文物古蹟文化、民族文化、邊境文化 | 人文歷史/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要文化節日/飲食/宗教/戲曲
- ==社會==
教育 /體育 /媒體(包括電影、電視及其他 /文學與出版 /報章雜誌)
- ==經濟==
經濟結構/宏觀經濟/對外貿易/城市化和區域經濟/海洋經濟(漁)/金融業/重大會展
- ==交通==
鐵路/航空/公路/水運
- ==旅遊==
重點風景名勝區
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例如:廣西貓兒山自然保護區/廣西青獅潭自然保護區/廣西鹿寨香橋國家地質公園)
名城、名鎮、名村
文物保護單位
重大旅遊節慶
- ==廣西之最==
- ==著名人物==
- ==對外交流==
領事館/友好城市
以上目前只是框架,鑑於實際情況,有些內容可以忽略不寫。有些話題可能重複,可以合併。也歡迎進一步討論,可以挑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編輯。編輯時最好能夠給出參考文獻,以便後來的人有根據查詢,進一步提升條目質量,引用格式為:
書籍引用:
<ref>{{cite book|author=作者名 |coauthors=联名作者 |title=书名 |year=年份 |publisher=出版商 |location=出版商所在地 |isbn=书籍编号 }}</ref>
網址引用:
<ref>{{cite web|url=网址 | title=网页标题 |publisher=引自网站 |date=网页日期 |accessdate=检索日期 |language=Zh-hans}}</ref>
—奔流沙|(留聲機) 2009年5月30日 (六) 05:21 (UTC)
基本架構完畢。發覺以個人之力無法完成,待後來人完善。—奔流沙 (留言) 2009年8月22日 (六) 16:41 (UTC)
語言
編輯本人修改了語言的項目。 非廣西人,非壯人,非廣府移民,用繁體字的不要來修改。 Kk130 (留言) 2009年7月1日 (三) 00:18 (UTC)
你是誰呀,有權禁止別人來修改嗎???—Mokaw (留言) 2009年7月1日 (三) 06:06 (UTC)
我沒禁止廣西人、壯人、廣府移民來修改。但若果不是的,你對廣西的情況了解麼?若不了解,為什麼要亂寫呢?
Kk130 (留言) 2009年9月12日 (六) 04:32 (UTC)
閣下能提供您所寫內容的可查證來源嗎?。閣下的文字,與這裏的說法出入很大。—奔流沙|(留聲機) 2009年7月3日 (五) 09:46 (UTC)
奔流沙先生,那個網頁的說法根本沒準。城裏長大的壯人極少有會講壯話的,包括瑤侗摸佬仡佬都一樣,廣西城市長大的少數民族是沒有語言環境的,這和在農村沒一樣,和其它三個自治區更加沒同。拉丁壯文不要說民間,就是政府機關的牌牌都沒一定有。
另外,你改的白話(粵語)的各項並不對,事實上廣西的土粵語和廣州粵語不能直接通話,需要留神分辨,否則極易出錯。 即使是梧州的粵語,以前和廣州粵語也有較大差別,同屬「土白」一類,不過梧州白話和廣州話較易交流,不易出錯。
真正能和廣州粵語直接通話的,是民國新移民到廣西的那批人,語音上和廣州音基本沒區別,而且當時他們是聚居,語音高度一致。(土白也聚居,他們內部也一致,但和廣州音差別甚大),估計你是沒和剛出門的土白人士交流過,才會有這樣的錯覺。
還有,白話(粵語)在歷史上和現實里都不是廣西的通用語言,因為一、廣西大半區域的人並不會說白話。而所謂的白話區域裏,只有解放後併入廣西的欽州那片才是真正的粵語區,其它的南寧梧州百色內部都有大片大片的桂柳話區,而廣西粵語區內部根本很難交流(所以拿李宗仁來證明粵語在廣西大流行是件很可笑的事情,他講的白話其它區的人未必聽得清楚明白,再說新桂系還有白黃呢),這個情形因為現在媒體發達,交流增多,情況已經好轉。二。廣西的首府長期在桂林,粵語根本沒有成為官話的條件。三、現在的南寧已經是桂柳話和南普(這個南普怎麼聽怎麼像是走調的桂柳話)的天下了,在南寧不會講白話一點問題都沒有,講桂柳話足夠在此生活工作,事實上桂府的官員大多也是講桂柳話的,不會桂柳話很難在南寧開展工作。 :D建議你到紅豆社區看下,那裏天天叫喊桂柳話入侵,滅絕土白。 Kk130 (留言) 2009年9月12日 (六) 05:35 (UTC)
- 危言聳聽。南寧怎麼會通講桂柳話?有的電台還是用白話播送的,只能說廣西相對較為北部一點的地方像河池、柳州、桂林這些地方才講桂柳話,恰好這些城市面積又比較大一點,廣西南部像南寧(包括分割出去的崇左)、北海、欽州、玉林(有玉林話)這些講的多是白話。--124.227.118.65 (留言) 2009年10月11日 (日) 10:13 (UTC)
關於廣西粵語的歷史地位問題
編輯Kk130的說法才是有很大問題的。首先,Kk130完全沒有「母語」「通用語」的概念,以為人只能用母語溝通。 卻在不知道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雙語和多語人群比比皆是。 粵語儘管有地方口音的差異,也有很多地方口音的差異達到了無法直接溝通的地步。 但是這並不妨礙這些地方的人用一種通用口音的的粵語來溝通。 比如往往同屬一個縣的農村,儘管其母語不同,都可以用縣城的口音交談。 玉林,岑溪,貴港一帶中老年人能用梧州或者桂平的粵語口音交流。 百色周邊地區連壯民都會用百色市區的粵語口音交流。直到1958年推普後,普通話才逐漸取代這些粵語口音,變成通用語。
《李宗仁回憶錄》裏面至少有兩處地方直接提到提到桂系軍閥的軍隊內部通行粵語,如果Kk130因為種種原因接觸不到《李宗仁回憶錄》的話,我甚至可以提供頁數給Kk130翻查。而且李還提到桂系軍隊的兵員來源主要是左右將地區,而左右江地區的母語恰恰並不是粵語,而是平話壯話,可見粵語在當地是高於平話壯話的「上層語言」。 提出《李宗仁回憶錄》並不僅僅是說「只有李宗仁懂粵語」, 李宗仁本人自己懂粵語也僅僅不過是一個佐證而已。 另外,《李宗仁回憶錄》裏面也有李宗仁論述當時廣西社情民情的編章,裏面就直接說出廣西有三大語言,西江流域的廣東話,桂柳地區的官話和少數民族語言。 可見,在當時粵語的地位已經舉足輕重。
《李宗仁回憶錄》不但是一本政治人物的回憶錄,很多地方乃是研究當時廣西社情民情的,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的書籍。
另外Kk130說新桂系還有「黃白」, 黃某人恰恰就是容縣人,操容縣白話(粵語)。真正從沒有資料提到過其經常使用什麼語言的只有白崇禧一人。
另外,建議Kk130自己找一本叫《廣東會館論稿》和廣西政府自己編的《廣西大百科全書》來看看。 《廣東會館論稿》明確指出了粵語在明清民國時期,都是廣西使用範圍極大的語言。 至少是商業性用語。廣西不少地方民間也有諺語「無東不成市」(意為無廣東人不成市集)。可見粵語確實在廣西,至少具有商業語言的地位。
而《廣西大百科全書》則白紙黑字的寫明廣西第一大語言是粵語。 當然,《廣西大百科全書》的這個粵語是語言學分類(學術)上的「粵語」, 不是你我這些平民百姓自己感覺出來的「粵語」。
至於南寧,這個問題比較複雜。 南寧在96,97年推普之前絕對是粵語城市。 這一點出版於2000年以前的,任何論述南寧方言的書籍都如此記載。
至於官方語言,Kk130很明顯不清楚「官方語言」和「民間通用語」的區別。 官方語言是政治性定位的語言。 在中國漫長的古代歷史中,都是以「京音」(京城所在口音)在官方語言的。 這與各地省會在何處完全沒有關係。 地方省份在歷史上根本沒有任何政治權力斗膽設立地方性的「官話」。
廣西的省會不管在哪裏,自從元代北方官話形成之後,其官話就必然是北京音。 而不會是明代梧州粵語音(明代省會),清代桂林官話音(清代省會)。在封建時代,教育水平之低下,掌握官話的人微乎其微。 因此民間通用語不等同於官方語言是任何對語言學有點了解的人都會具備。 可惜Kk130連這個常識都不具備。
就如同廣東從古到今都以粵語作為廣東最廣泛使用的民間通用語。 但是廣東何時有過任何政治權利力規定「廣東之官話為粵語」???
希望Kk130在對語言問題上發表意見之前,多了解一下語言學,語音學和漢語方言學的一些資料和常識。 分清楚「官方語言」, 「民間通用語」,「母語」,「通用語」各個概念的區別。
不要以為一種語言除了作為母語之外,就不可能有其他用途。事實上,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人會多種語言是極其正常的。 一種強勢語言令到很多不同母語的人都使用其作為通用語的狀態,也是普遍存在的。
Kk130 自稱廣西人,也自稱了解廣西。 其實不過是「自以為」了解廣西而已。 所見所得基本上局限於自己的感覺和網上BBS。 幾乎從沒接觸過正規的,研究廣西語言,社情,民情的學術著作。
60.241.112.206 (留言) 2010年5月15日 (六) 16:33 (UTC)pangxiaohang (留言) 2010年5月6日 (六) 00:55 (UTC)
以下關於廣西粵語的歷史地位問題的一些學術資料
編輯-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編著的《廣西大百科全書》中的粵語條目,說明粵語為廣西第一大語言。 這個粵語是指語言學學術上的粵語, 而不是民間百姓自己憑感覺得出來的「粵語」。
- 「廣東人在桂省之經濟實力根深蒂固,且時呈喧賓奪主之現象,常聞人謂桂省為粵人之殖民市場,實非過言」, 千家駒等,《廣西經濟概況》,第70頁, 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 梧州「往來渡口,強半廣州音」,黃濱《明清時期廣西「無東不成市」佈局研究》,《廣西社會科學》,1992年第3期。
- 桂平一帶居民「皆粵東移民」,貴港石卡鎮至今還被當地人稱為「高州仔」(廣東高州遷來),葉顯恩:《廣東航運史》,第216頁。
- 平樂,賀縣在明清時期具有很多廣東商會,會館,陳偉,吳石堅:《商人會館於民族經濟融合的動力探析-以明清時期廣東會館於廣西地區為中心》,《廣西地方志》2002年第2期;《貴州文史叢刊》2002年第2 期。
- 遠至廣西內陸地區,光緒年間的《百色廳志》,卷三《風俗》記載,「商賈,多粵東人,其次滇南」,左右江地區的商賈廣東人還要比臨近的雲南人多。百色起義就是在百色市區的「粵東會館」策劃的。
- 桂林,柳州等桂柳官話強勢的地區,也有大量廣東商人活動,,參見周均美《中國會館志》。
- 全面論述明清直至近代,廣東人在廣西工商界占壟斷統治性地位的專著:劉正剛《廣東會館論稿》,之廣西篇。250~275頁。
- 《李宗仁回憶錄》中談及廣西粵語的章節:
談到廣西語言分佈的有:「...西江流域人民多屬廣東語系,桂柳江流域居民則多說官話...」481頁.
談到桂系軍閥部隊兵員組成的,有長沙閱兵那一段「...加之廣西士兵多自百色,龍州一帶左右江地區招募而來...」,左右江地區語言很雜,粵語,平話,壯話,桂柳話和其他少數民族都有。
談到桂系軍閥部隊通用語的有北伐經過湖南一段:「...更有北軍重機槍三連,攜重機槍十七八挺向我投誠...但這批北軍加入我軍後,語言生活多感不慣,我七軍官兵多說粵語,使這批官兵如置身異國...」,第280頁。
一個主要兵員乃是自語言龐雜的地區招募的軍隊,其內部卻「多說粵語」, 恰恰證明了粵語在當時是超越各地方言的一種通用性語言。
證明李宗仁本人懂粵語:會見陳炯明一段「...我們用廣東話交談了幾句,未着要領,他就叫我出來了...」第129頁。 陳炯明乃客家人,其母語應該是客家話而非粵語。 李宗仁的母語,他自己未提過,但是今日李宗仁的家鄉方言是桂北平話,李本人在桂林上軍校,應該也懂桂柳話。 而其和一個來自廣東但是母語非粵語的陳炯明對話使用粵語。 可見李宗仁的周圍必然存在一個廣泛使用粵語作為通用語的氛圍。 否則在當時既無媒體又無教育體系的時代,李宗仁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和心情去學習粵語。
李宗仁談到其統一廣西時,提及劉日福,劉震寰等軍閥,稱廣西人民和輿論稱他們為背叛陸榮廷的「反骨仔」第139頁,第154頁都有提到,此乃典型的粵語詞彙。可作為當時廣西的通用語的一個旁證。
第84頁,李宗仁駐軍雷州半島時,提及當地漢語方言「黎話」,稱「所說黎話於廣州話完全不同」,如果李本人不懂粵語,那麼其能分辨黎話和粵語的可能性則很低。
以上資料都能證明粵語在明清乃至民國(事實上應該一直到1997年廣西下大力氣推普前),在廣西都是非常廣泛的通用語,其通用程度應該說除了桂柳官話比較強勢的桂柳地區外,基本上覆蓋包括左右江少數民族地區的廣西其他地方。
另外,從上面很多資料也可以看出,粵語在廣西,至少作為商業性的語言,是沒有任何疑問的。考慮到「無(廣)東(人)不成市(集)」這種社會現象, 粵語作為當時廣西最廣泛使用的民間通用語,基本上毫無疑問。
至於桂柳官話的地位,在今日桂柳地區應該具有民間通用語地位,除了桂柳地區。 看不出有什麼歷史資料能證明其流通程度高於粵語。
至於用省會在桂林來聲稱桂柳話是廣西的「官話」,那是荒謬的。 歷朝歷代各地官話都是本朝代的「京城話」,地方上根本不可能有政治權力自己確定「地方官話」。 桂林城裏面衙門的大老爺的日常使用語言,也必然是明清兩代的「北京官話」,而不可能是桂林話。桂林話不過是桂林城裏人的母語而已。在封建時代,教育水平低下,又沒有電視這種現代傳媒,連北京官話都沒有多少人懂(不然也不會稱之為官話了,意為「當官才會的話」),更不要說一個只不過在音系上有些接近官話的地方性語言桂柳話了。
在封建時代,民間最重要的交流就是商業活動。 粵語既然取得了商業語言的地位,那麼作為民間通用語,也可以說基本上毫無疑問。
60.241.112.206 (留言) 2010年5月15日 (六) 16:33 (UTC)pangxiaohang (留言) 2010年5月6日 (六) 01:32 (UTC)
廣西第一大語言到底是什麼?
編輯根據《廣西語言文字使用問題調查與研究》(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廣西強勢語言(包括漢語方言、普通話)更替及其外部原因》(袁善來、黃南津,柳州師專學報. 2005-09)以及《鹿寨官話、平樂官話與柳州官話、桂林官話的親疏關係》(閉艷艷,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等等一批論文的研究成果,西南官話在廣西的使用頻率以及使用範圍都是遠超過粵語和壯話的。而支持「粵語是廣西第一大語言」的來源,目前僅僅有《廣西大百科全書》(以下簡稱《大百科》)一條。儘管其編著單位是自治區政府,但是根據以上論文調查得到的數據,不能排除《大百科》有誤的可能性。 霎起林野間(留言) 2013年2月20日 (三) 04:17 (UTC)
請勿隨意移除帶參考來源的內容
編輯我注意到有些匿名用戶有將「語言」部分進行惡意刪改的傾向,故在此警告,並希望各位維基人幫忙做好監視。 霎起林野間(留言) 2014年5月24日 (六) 09:58 (UTC)
- 匿名用戶45.124.64.197兩天前進行的惡意刪改已經被我撤銷。霎起林野間(留言) 2015年8月16日 (日) 15:38 (UTC)
- 匿名用戶31.205.31.17對參考來源的移除編輯已經被我撤銷。-霎起林野間(留言) 2015年11月9日 (一) 02:57 (UTC)
Guangxi 1952-1958
編輯Where I can fid map of Guangxi and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r 1952-1958 year?--Kaiyr(留言) 2014年7月5日 (六) 14:12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0-07/13/content_874187.htm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430171111/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0-07/13/content_874187.htm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這些目錄太亂了!!
編輯希望大家多上圖,順便整理一下目錄 Hereisluwu(留言) 2019年8月27日 (二) 15:5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