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高句麗爭議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夏朝尚有同時期的二里頭文化可參考,檀君傳說源出野史「三國遺事」,並無考古去證明。況且李朝安鼎福之「東史綱目」,還認為檀君之說是「誕妄不足辯」(出處:http://tieba.baidu.com/f?kz=306136914) 且現今韓國史界不承認過去數百年來都承認的箕子朝鮮(順道一提高句麗有拜箕子神,韓國在這一方面把自己與高句麗切割了),卻去大力宣傳自己祖先都懷疑的神話,這種態度更惹人非議。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8日 (三) 03:48 (UTC)
中國百科中用的詞語是指代這一朝鮮半島的歷史時代,且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由427年才開始,高句麗建國初期的歷史與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沒有任何關係。不要忘記漢四郡在地理上是處於高句麗與三韓部落國家之間的。 313年後高句麗取樂浪郡,百濟取帶方郡,兩國才正式接壤,且領土的拉鋸戰也是668年前從來沒有結束過。427年高句麗遷都樂浪郡之前,樂浪曾經也被百濟控制過。而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由高句麗以平壤為中心才開始。
中國百科的網站上用的詞語是:『 中國東北興起的高句麗,於427年遷都平壤,於是半島上形成三雄爭霸的局面,史稱三國時期。』 請留意三國時期的用法。 我在對話頁面上已經跟你講過了,不知道您是不是忘記了。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00:36 (UTC)
混淆
編輯話說混淆高麗和高句麗也是宋以後的事,可以說是那時候的因字面意思誤解罷了,而且兩個家族隔了200多年忽然平白無故有繼承關係了?-孫學 (留言) 2009年7月13日 (一) 01:24 (UTC)
- 三韓與韓國相隔時間更長,但中國人認為兩者是繼承關係.KEIM (留言) 2009年7月13日 (一) 01:30 (UTC)
- 中國史學界認為高句麗和高麗沒有繼承關係。——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3日 (一) 02:15 (UTC)
- 「中國史學界認為高句麗和高麗沒有繼承關係」 -- 何處此言?請不要為中國史學界代言,請出示中國史學界統一認為高句麗/高麗無繼承關係的根據。
哪個是主流觀點
編輯周一良的《世界通史》是歷史系的教科書是代表主流觀點。另外中國百科也是將高句麗列為朝鮮半島三國之一。還有該連結[1]說明目前中國的許多歷史教材都是將高句麗列為朝鮮三國之一。可見80年代前中國的主流無疑是認為高句麗是朝鮮半島歷史。80年後的一些變化也沒有足以改變這一主流觀點。東北工程只是一次政治運動而已。請相關人員尊重歷史,不要挑起無聊的編輯戰。KEIM (留言) 2009年7月16日 (四) 01:21 (UTC)
- 主流觀點是會變的。那個中國百科算什麼?不過一百科網站罷了。韓人的連結更不作數。——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0:35 (UTC)
- 你需要指出具體的錯誤,不要無端對他人進行攻擊。你也是說「主流觀點是會變的」,顯然表明80年代前的主流是認為高句麗為朝鮮半島歷史。還有你需要尊重他人意見,不要進行編輯戰。KEIM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00:45 (UTC)
- 主流觀點是會變的,但不是說就證明了80年代以前主流認為高句麗為朝鮮歷史,要拿出確鑿的證據,比如80年代以前中國主流的歷史書,還需要包括古代的史書,尤其是正史。——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0:49 (UTC)
- 427年高句麗進入朝鮮半島,開始了二百多年的三國爭霸時代,與整個 『高句麗為朝鮮半島歷史』,『高句麗人溶於韓族』等都不是一個概念好不好啊。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00:48 (UTC)
- 中國社會科學院《列國志》編輯委員會發行的《列國志·韓國》 第43頁的《古代史——三國時期篇》中還記載道:「古朝鮮和辰國滅亡以後,出現了高句麗、百濟、新羅等三個主要國家。」並寫道:「這在史書上被稱作'三國』。」 KEIM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01:07 (UTC)
- 就算如此,不能否認高句麗也是中國邊疆歷史的部分,也不能否認東北工程的觀點是主流觀點。況且《列國志》說得很模糊,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時間界定。——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1:11 (UTC)
- 請你拿出80年代前,主流思想不認為高句麗是朝鮮半島歷史,以及東北工程的觀點在80年代後成為主流的證據。相關世界歷史和古代史的教材。KEIM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01:15 (UTC)
- 你要拿出證據證明東北工程不是主流觀點。另外,本條目也說了:「部分持上述觀點的中國學者不反對南韓將高句麗也視為韓民族和國家的淵源之一。」在高句麗是不是朝鮮歷史的問題上沒什麼好爭的,答案是肯定的。現在問題是沒有證據否認高句麗同時是中國邊疆史的一部分,就如漢四郡、唐佔地一樣。——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1:19 (UTC)
- 麻煩某位激動的人看清楚了,本條目並沒有否認高句麗是朝鮮歷史的一部分,關鍵在於是不是中國邊疆史的一部分,答案也是肯定的,唐太宗就已經說過了。——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1:22 (UTC)
- 我已經羅列出很多主流教科書和出版物。你目前沒能拿出任何資料,只是沒完沒了的爭吵。KEIM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01:25 (UTC)
- 不用我拿證據,條目中已經有證據了。中國自鴉片戰爭以前一直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所以認為朝鮮也是中國的一部分,高句麗當然也是中國歷史,這一點都不奇怪。——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1:26 (UTC)
- 那個「中國歷代均將高句麗列為朝鮮歷史」的論述頗為好笑,有高句麗的時候還沒有朝鮮(李氏朝鮮),或者朝鮮(古朝鮮)已經滅亡了。——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1:29 (UTC)
清史稿的記載:
二十一年三月,馬關條約成,其第一款中國確認朝鮮為完全無缺獨立自主之國,凡前此貢獻等典禮皆廢之。蓋自崇德二年李倧歸附,朝鮮為清屬國者凡二百五十有八年,至是遂為獨立自主國雲。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01:33 (UTC)
- 「1978年,教育部門組織十四所院校合編的《世界古代中世紀史》提到,高句麗是在中國興起的一個跨國界的民族。198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孫義學主編的《世界中世紀史》、199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朱寰主編的《世界上古中古史》等高校教材,對高句麗的提法發生很大變化,認為高句麗是建立於以集安為中心的遼東和鴨綠江流域的古代政權。」這些都沒有否定高句麗是朝鮮半島歷史,也沒有像東北工程那樣說高句麗只是中國的地方政權,與朝鮮半島無關。KEIM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01:52 (UTC)
- 你是沒看懂條目還是怎麼着?條目里否認高句麗是朝鮮歷史了麼?——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1:59 (UTC)
- 你需要承認這些資料表明,80年代前,高句麗為朝鮮歷史是主流。80年代後,東北工程的觀點, 只是一個觀點,並不代表主流。你要是否認,請拿出相關歷史教課書來。上面所列的並不支持你的這些觀點。KEIM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02:27 (UTC)
- 可惜,你的資料不能說明什麼是主流,或許根本沒有主流。我也不和你爭,反正說主流的是你,不是我。你要再次挑起編輯戰,我也拿你沒辦法,不過管理員拿你有辦法。——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2:31 (UTC)
- 既然你這麼說,我建議將「一部分學者認為」改為「大部分學者認為」; 將「主流觀點」改為「觀點」。KEIM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02:40 (UTC)
- 在沒有確切統計人數之前不宜說「大部分」。——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2:51 (UTC)
- 我手上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集》明確將高句麗列入中國歷史範疇。——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03:01 (UTC)
- 我想你是搞錯了。國學網「高句驪被當作世界史的內容,成為朝鮮半島古代三國之一。是這一時期世界通史著作的基本模式。... ...在當時具有權威性的郭沫若主持的「《中國史稿》中將高句驪與隋唐王朝關係定位於「朝貢關係」,與突厥等古代民族放在一起敘述」。 中國邊疆史學爭議頻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在郭沫若、范文瀾等主流中國歷史學者的書籍中,高句麗也一直被劃入世界史的一部分。」東北亞歷史財團「「受到中國人尊敬的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在1979年編撰的《中國史稿地圖集》上冊中,將包括遼東地區在內的高句麗與百濟、新羅都標註為外國」。漢城改名首爾並知會中國政府,首爾成為朝-韓唯一沒有中文名的城市「另一個令今天的中國學者被動的是,新中國建國後,由於中朝兩國的特殊關係,高句麗被說成是朝鮮的歷史,在郭沫若、范文瀾等主流歷史學者的書籍中,高句麗也一直被劃入世界史的一部分。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朝兩國在中國東北舉行了兩次聯合考古,所有發掘的高句麗文物全都送給了朝鮮。」KEIM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22:23 (UTC)
高句驪古城址190個,其中中國吉林省境內的高句驪古城址80個、遼寧省境內的高句驪古,城址90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高句驪古城址20個。發掘的高句麗文物全都送給了朝鮮,那是早期中共政府行為;而古城遺址是贈送不了的。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22:39 (UTC)
- 請不要進行無關的討論。你在文章的添加都是你的個人觀點,沒有任何資料來源支持。KEIM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22:41 (UTC)
- 你的材料根本不可靠,我現在就有這本地圖集,明確將高句麗歸於中國版圖。——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23:32 (UTC)
- 真可笑,郭末若已經被中國的糞青當場批鬥的典型,你還拿他做事。KEIM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23:37 (UTC)
- 你的上述言論並不能為你獲得多少支持。——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17日 (五) 23:47 (UTC)
- 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請你把相關分析段給去掉,維基百科不支持原創研究,這要求有問題碼?如果史書上怎麼講就原原本本寫上去,如果古今中外哪個學者怎麼認為,就把那個寫上去就完事了,你為什麼加入你的研究結果?
- 還沒有完,「高句麗」條目中的「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的現歷史定位」部分有本條目中的「相關分析」段內容,該內容與本條目相關分析段重疊,是直接將不合適段落「相關分析」段COPY上去的,該部分中原創研究的內容也將刪除掉。我相信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知道並和大家一同尊重維基百科不支持原創的規則。
- 至於「哪個是主流觀點?」的問題
- 請問大陸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對高句麗歸宿的看法是否可以當做目前大陸史學界的主流觀點?請問大家目前大陸及台灣中學教科書對高句麗是如何進行歸屬的?
從你給的連結中摘抄:『 現實中,相比於韓國學者,中國學者在朝鮮面前有些尷尬。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考慮到與朝鮮的特殊關係,中國政府曾慷慨地把高句麗歷史「贈送」給了朝鮮,在郭沫若、范文瀾等主流中國歷史學者的書籍中,高句麗也一直被劃入世界史的一部分。「上世紀60年代,中朝兩國在東北舉行了兩次考古,發掘出的高句麗文物全都送給了朝鮮。」不願透露姓名的學者說:「現在只是因為政治和歷史上的原因,我們不提罷了。」不過,這些現在反而成了朝、韓同中國展開論戰的依據。 』 請注意用詞,是『考慮到與朝鮮的特殊關係』純屬政治因素。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17日 (五) 23:55 (UTC)
- 的確是需要注意用詞。 你可以看到贈送是用了引號的,是個人觀點,不符合維基中立原則。但郭沫若、范文瀾等主流中國歷史學者認為高句麗為朝鮮歷史以及中國向朝鮮贈送高句麗考古文物都是事實。請文明進行編輯,不要刪除有資料支持的事實。也不要刪除外部連接。KEIM (留言) 2009年7月18日 (六) 00:02 (UTC)
《中國史稿地圖集》
編輯User:蘇州宇文宙武、User:Gzhao請上傳這個地圖。中韓兩國的網站都明確表明該地圖是將高句麗列為外國。 國學網「高句驪被當作世界史的內容,成為朝鮮半島古代三國之一。是這一時期世界通史著作的基本模式。... ...在當時具有權威性的郭沫若主持的「《中國史稿》中將高句驪與隋唐王朝關係定位於「朝貢關係」,與突厥等古代民族放在一起敘述」。 東北亞歷史財團「「受到中國人尊敬的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在1979年編撰的《中國史稿地圖集》上冊中,將包括遼東地區在內的高句麗與百濟、新羅都標註為外國」。KEIM (留言) 2009年7月19日 (日) 14:28 (UTC)
- 地圖是有版權的不能上傳,而且我沒有必要證明給你看。「《中國史稿》中將高句驪與隋唐王朝關係定位於朝貢關係,與突厥等古代民族放在一起敘述」這段話已經說明了,突厥也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我手上的所有史書都將突厥歷史當作中國邊疆歷史的一部分,高句麗自然也一樣。——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0日 (一) 04:49 (UTC)
- 如果有編者實在要求證的話,可以在此留下郵箱,會有人儘量給您發影印版本。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18:45 (UTC)
- 你添加的內容其準確性被質疑,你若不能提供資料來源,最終將被刪除。朝貢國不是地方政權。你是用現代的中國版圖詮釋歷史。隋唐時期突厥和高句麗的領地不是中國。KEIM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3:35 (UTC)
- 你懂不懂歷史?不用現代中國版圖用哪一個?告訴你,《中國史稿地圖集》更誇張,說是用清朝全盛時期的版圖為準。——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0日 (一) 23:47 (UTC)
- 我想是你不懂歷史。一個國家的版圖在歷史上是不斷變化的。 KEIM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3:54 (UTC)
- 中國是一個大文明和多民族國家概念,不是朝鮮單一民族國家好比的。再說,朝鮮歷史上不也是小國林立麼,難道都不算朝鮮歷史了?和你真沒什麼好說的。——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0日 (一) 23:59 (UTC)
- 我想是你不懂歷史。一個國家的版圖在歷史上是不斷變化的。 KEIM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3:54 (UTC)
- 你懂不懂歷史?不用現代中國版圖用哪一個?告訴你,《中國史稿地圖集》更誇張,說是用清朝全盛時期的版圖為準。——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0日 (一) 23:47 (UTC)
- 唐太宗李世民則以高句麗據有的「遼東」(當時的「遼東」的概念略同於漢朝四郡的範圍,即中國東北遼河以東地區以及朝鮮半島的北部)為「舊中國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3:40 (UTC)
- 舊中國之有,非當時。KEIM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3:46 (UTC)
- 既然你說舊中國之有,非當時。那麼你可能不了解古文中的中國為中原,中央王國直轄地。外臣,四方在司馬遷的歷史觀中也是中華。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3:48 (UTC)
- KEIM,懂不懂什麼是「統一」?沒有統一的地方不代表不是中國,當時的高句麗就是沒有統一的中國,後來不也統一了麼?——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0日 (一) 23:51 (UTC)
- 舊中國之有,非當時。KEIM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3:46 (UTC)
- POV。遐想,日本、朝鮮半島不是中國。 KEIM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3:54 (UTC)
- 少拿POV嚇人。不說日本,朝鮮半島曾經是中國。我看你是思維錯亂了。——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0日 (一) 23:59 (UTC)
- 沒必要和你進行爭吵,我已經提供了證明你錯誤的資料來源。你若無法提供支持你的資料來源,你的觀點將被刪除。KEIM (留言) 2009年7月21日 (二) 00:03 (UTC)
- 你的來源沒辦法證明我有錯。你刪個試試看?——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1日 (二) 00:04 (UTC)
- 您可以盡情的刪;但如果您現在刪除的話,等上傳的圖無法輔證您的觀點,您的刪除將被視為破壞。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7月21日 (二) 00:06 (UTC)
- 我建議對像持KEIM這種歷史觀的人沒什麼好討論的,按方針來,我們列出的東西只要有理有據,他亂來是他的事,最後吃不了兜着走。——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1日 (二) 00:17 (UTC)
《中國歷史地圖冊》
編輯User:Gzhao請上傳這個地圖。《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和《世界中世紀史》只是將高句麗說成「跨國界的民族」和「古代政權」並沒有說是「中國地方政權」。哪裏有什麼繼承?KEIM (留言) 2009年7月19日 (日) 14:28 (UTC)
- 「跨國界的民族」?跨哪幾國?當然是中朝兩國,所以高句麗也是中國的民族,不很明擺的麼?——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0日 (一) 04:51 (UTC)
- 你添加的內容其準確性被質疑,你若不能提供資料來源,最終將被刪除。跨國界的民族不等於地方政權,否則朝鮮也是地方政權了。KEIM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3:35 (UTC)
- 不要偷換概念。現在朝鮮的立國之地又不包括中國東北,能和高句麗比?——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0日 (一) 23:53 (UTC)
- 若《中國歷史地圖冊》將高句麗視為中國的地方政權而劃入中國版圖。《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將其模糊成「跨國界的民族」,不是繼承而是否定。KEIM (留言) 2009年7月20日 (一) 23:58 (UTC)
- 這要問Gzhao提供的來源。本來就存在各種史觀,沒什麼奇怪的。——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1日 (二) 00:00 (UTC)
- 我是在問GZHAO。你真是閒的,以與他人爭吵打發時間。 KEIM (留言) 2009年7月21日 (二) 00:05 (UTC)
- 我是就你的錯誤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否則我才懶得和你搭話。——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1日 (二) 00:08 (UTC)
- 在此警告KEIM,正在討論時刪除內容是破壞行為。——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1日 (二) 00:27 (UTC)
- 二位太可笑了,這些是漢四郡佔領朝鮮半島後的地圖。並不代表其認為高句麗是中國的地方行政機構。漢是不管理高句麗內部事務的,高句麗君主是自由統治其國民的。另外中國出版的地圖也是明確標明朝鮮灣。請User:蘇州宇文宙武不要說什麼那時候還沒有這些名字什麼的。KEIM (留言) 2009年7月21日 (二) 03:43 (UTC)
- 你怎麼不說圖上還有旅大市?那個顏色的是出版地圖的那個時候的地名,你搞清楚先。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21日 (二) 03:59 (UTC)
- 不懂歷史到一邊涼快去,這是在今日版圖基礎上畫的歷史地圖,當然有今日地名。另外是「西朝鮮灣」,不是「朝鮮灣」,還有看仔細了這灣有多大。——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1日 (二) 04:15 (UTC)
- 我手上此類地圖還有很多,有郭老的也有譚老的,只是我沒有掃描儀,也沒有照相機,上傳不了。事實擺在眼前,希望有關人士不要再狡辯了,沒用的。——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1日 (二) 04:20 (UTC)
- 這不是理由。KEIM (留言) 2009年7月21日 (二) 23:35 (UTC)
- 懶得再和你多說,我不屑。——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1日 (二) 23:52 (UTC)
《中國史稿地圖集》和《中國歷史地圖集》都是把兩漢魏晉十六國時期的高句麗作為中國的地方政權,南北朝隋唐時期的高句麗(遷都平壤後)作為朝鮮三國之一。——立足東方 (留言) 2009年7月21日 (二) 06:02 (UTC)
- 那請上傳魏晉十六國時期的高句麗作為中國的地方政權的地圖。暫時的佔領不代表可以說地方政權。中國曾被蒙古國,西方列強佔領,日本也曾佔領中國的大半領土,如果佔領可以說成是地方政權,中國則是這些國家的地方政權。KEIM (留言) 2009年7月21日 (二) 23:35 (UTC)
- 「暫時」?朝鮮半島被中國佔領可不是暫時,漢四郡有四百多年。我想再過多解釋了,呼籲大家不要和KEIM廢話,到時候如果他固執己見並做出破壞,封禁他即可。——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1日 (二) 23:52 (UTC)
人身攻擊
編輯User:Echosori的言論有人身攻擊,故刪除。——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11月23日 (六) 16:10 (UTC)
- 但他或她的本意沒有錯。這種原創研究的分析就是掛上說明不合適的模板,刪除也沒甚麼不正常的。--Zhxy 519(留言) 2013年11月23日 (六) 16:19 (UTC)
- 在沒有確定是原創研究之前不應貿然刪除,而應該討論再說。——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11月23日 (六) 16:23 (UTC)
- 好的,那你可對我上面的話有反對意見?而且我希望你別忘了,一般除了有參考文獻的內容,無參考文獻的內容本來就是可以隨時刪掉的,不然用戶會變得畏手畏腳,協作編輯也就沒有意義了。--Zhxy 519(留言) 2013年11月23日 (六) 16:26 (UTC)
- 在沒有確定是原創研究之前不應貿然刪除,而應該討論再說。——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11月23日 (六) 16:23 (UTC)
我是User:Echosori,人身攻擊是我的錯,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