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Lucashaah!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BY-SA 3.0和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hiJK910 I'm sorry, I couldn't hear your question, Yvonne 2021年7月9日 (五) 13:47 (UTC)回覆

2023年9月

編輯

  您似乎在「賴清德」參與了一場編輯戰

請注意參與編輯戰可能導致您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9月16日 (六) 17:33 (UTC)回覆

有使用討論頁面與Jbvcy1使用者進行討論,但此使用者說明要回退的理由薄弱,並且被我發現Jbvcy1使用者有論點不一致、雙重標準的行為出現。--Lucashaah留言2023年9月16日 (六) 18:35 (UTC)回覆
此位用戶並未瞭解維基百科的守則因而持續加入違反守則的內容,因而回退--Jbvcy1留言2023年9月16日 (六) 18:45 (UTC)回覆
好好笑,你加入柯文哲爭議可以,別人加入賴清德爭議不行(況且我還是拿監察院資料),再者不只我一位使用者發現有人一直刪賴賴清德頁面的爭議資料,我違反啥守則內容你一直不肯回答,好像先講先贏一樣,一直不肯正面回覆。--Lucashaah留言2023年9月16日 (六) 19:02 (UTC)回覆
再者沒中立性原則的根本是你,我可並沒有刪柯文哲爭議言論,然後才跑去加入賴清德爭議事件。反倒你做出加入柯文哲爭議言論,卻禁止別人加入賴清德爭議資料的事情。誰明顯違反中立客觀,有眼睛的其餘人都看得出來。--Lucashaah留言2023年9月16日 (六) 19:05 (UTC)回覆
我可沒有加入爭議,只是加入他的觀點,你加入賴清德所謂的爭議內容違反維基百科守則--Jbvcy1留言2023年9月16日 (六) 19:20 (UTC)回覆
一直說我違反,但卻說不明白哪裏違反。最初我也有退一步說如果你想刪除可以,但請比照所有候選人,通通大家一起刪除(這也是你在其他篇維基百科編輯裏提出的解決辦法)結果你卻不肯做。後續被我發現柯文哲頁面爭議很大一部分也是出自於你帳號編輯,並且來源都是新聞內容,這是什麼邏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說別人所寫的是謊言,然而我的出處裏面除了新聞內容,還有包括政府網站、監察院資料等等,請問我哪處違反維基百科守則?說我違反中立,請明確指出哪句話,而不是把別人冠上莫須有罪名就烙跑。--Lucashaah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01:48 (UTC)回覆
1.現在我們討論的是賴清德的頁面,而非柯文哲,請不要討論無關事項,只會無助解決矛盾。如有異議請在柯文哲的討論頁提出意見取得共識再做高敏感修改。
2.您所説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已違反了維基百科:假定善意:我們假定編者的編輯和評論都是出於善意的。而且藉由與當前論題無關的猜測編輯者動機的行爲也已訴諸人身
3.不同人對如何改善條目的看法不同,每個人的觀點也不同,添加富有爭議性的內容應先在討論頁得出共識,以避免引起爭議及出現編輯戰。
4.您將原先放在臺南市長任內的內容,台北是疫情的開始、登革熱疫情,另外放到爭議之中,您自己所認爲的爭議也已經是原創研究:原創研究指的是未發表觀點、想法,如果沒有可靠的第三方資料表明有多少人認爲(能否代表主流民意)台北是疫情的開始、登革熱疫情這兩件事是爭議,這些內容就不應該放在爭議之中。而政府網站、監察院資料並不是獨立的第三方來源。維基百科不是發表個人觀點的地方,而且沒有人做過民調有多少人認爲這兩件事是爭議,您的個人想法不能代表所有人,且您所做的行爲已經構成維基百科:誹謗:明確表示或暗示的虛假事實(認爲是爭議),給個人造成負面形象的宣稱。也已經違反維基百科:生者傳記:不能讓某個觀點佔據不合理的比重,將少數觀點表達成多數觀點的印象。
5.移除數位身份證事件:理由同上
6.其餘發言爭議:理由同上,而且違反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內容必須以中立的觀點書寫,在儘可能沒有任何偏見的前提下,平等地表達出任何曾在可靠來源中發表過的重要觀點。不應讓對一個特定觀點的介紹佔有不合理的比重,或聲稱某特定觀點為「真理」。內容重要性也存疑Wikipedia:維基百科不是什麼#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維基百科所收錄的信息,都應該經過查核、篩選。某事百分百正確不代表就適合收進百科全書。
7.維基百科收錄內容不是依據新聞內容中的所討論的事項對或錯,而是依據是否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如要對新聞事件發表觀點請去外部論壇。
8.請不要再次在取得共識前進行編輯戰,影響讀者體驗--Jbvcy1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08:11 (UTC)回覆
1.台北市疫情的開始:整段話我並無添加句子,這段話我只有移動至爭議條目區,所以這個「台北市疫情開始」應當並無爭議,畢竟在我編輯爭議條目區本就存在於賴清德的維基百科條目區裏。
2.登革熱疫情:我何此做出維基百科:誹謗的條目,在中華民國台灣的規則裏,是屬於國家最高監察機關,行使彈劾、糾舉及審計權,所以不論藍綠白的縣市長,只要出現爭議並且屬實,就會被載入監察院的機關條文內,登革熱疫情的詞句也不是我打的,是從監察院最後的總結報告裏寫出來的一句話,何謂是虛假爭議?監察院所代表的便是能督促行政人員做錯事從立法權獨立產生的機構,這都是可在監察院官網資料明白查出的資料,並不屬於我的想法,而是政府史事裏會被記載留存的公正性資料。
3.數位身分證事件:數位身分證確切是由賴清德所在任的行政院內閣中所確立的政策,並且在施行政策時所遭遇的困境我都有一併寫入,並無偏袒哪方。最後因為數位身分證所產生10億元的空帳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政府目前並無任何應對政策。且這10億元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並非我胡亂編造,所遭受影響的廠商向政府求償10億元,政府也承認並表示他們還在盡快處理,表示「數位身分證所產生的空帳」是確實存在並且存在這10億元要如何還債的爭議。
4.其餘發言爭議:我違反何處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了,在每個賴清德的發言爭議中,我在後面皆有附上賴清德針對此次爭議所做出的回應或道歉,並且在附上的新聞媒體中我也盡量找偏綠和偏藍媒體皆有報導此次事件才寫出的爭議。而在其中發言爭議一條文中,我後續找的回應甚至是基進黨對於賴情德的評論(因為基進黨是民進黨欽點的「友黨」,所以為了避免違反中立原則,我甚至不是找國民黨、民眾黨等等敵對政黨所對此作出的回應)因此哪來違反中立性原則?
5.我在編輯爭議條目區中,你可以再回去看一次我寫的,整段條文中完全沒有使用以「我認為」「我」等主觀性子眼作為開頭,裏面的每句話都是出自於我所放上得附註內容中。請說明我在爭議條文中做出了哪些「我的觀點」,否則以你所敘述的邏輯,你在此處維基百科:誹謗對於我產生了人生攻擊與誣蔑性言論。
6.當你直接整段刪除我所編輯的部分時,已經違反維基百科:假定善意,畢竟在你之前所做出的評論中,你在沒有與當事人編輯者討論的情況下,就直接刪除爭議言論,並且假定對方寫的全是謊言,這比我還更明顯違反了維基百科:假定善意。再者若是我寫出的爭議條文中有任何比重不合理的地方,應當是你先來找我討論哪處需要更改,而不是整段條文直接刪除。
-分隔線-
此處為討論你加入柯文哲爭議條目中,你所加入的許多內容,我有回去翻找您當初編輯柯文哲的頁面,當初您應當也是無和別人達成共識就直接加入新聞連結與內容,所以按照您的邏輯,我是否可回退您所做出的編輯,並附註以徵得此使用者的同意才進行的回退呢?--Lucashaah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2:23 (UTC)回覆
自己偶然時常在維基百科互助聊天室(IRC)觀摩學習,因此不輕易載入寫作,近期聊天室常見維基人反映Jbvcy1與Etles頻繁操作目的明顯,才來這裏留言,暫且就不用編輯相關方針與指引來說自己的觀點。
簡單說明:由於維基百科原則上需要有充足的理據懷疑有人濫用傀儡帳號才可請求調查帳號關係。但大部份內容己經遭受破壞,想要完整回復需曠日廢時。--PICK Kids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2:55 (UTC)回覆
你們現在罵完對吧,放下棍子,並從馬的屍體慢慢離開。--Hoben7599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9月17日 (日) 14:00 (UTC)回覆
Jbvcy1使用者尚未回覆我最後提出的解決方案,我早在很早之前就提出:若認為生者傳記中不該出現爭議內容與條目,我可以接受,但請比照辦理其餘總統候選人,而不是獨厚某位總統候選人,並請刪除所有在柯文哲頁面強加的爭議文字。
若您是想當和事佬,那可以拜託您幫助我們做出判斷嗎?我的觀點不複雜,我認為若是要加入生平爭議內容,那就比照雙方都加入,並且我當初編輯的內容也可以接受公評,不會看到不順眼就刪。若您認為生者傳記中不該出現爭議內容,那就請您全數刪除,不分特定政黨(因為如果是我去刪除怕我會被說不公正)。若您不願意做和事佬,那麼我仍然在等Jbvcy1使用者回覆我提出的解決方案。--Lucashaah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4:16 (UTC)回覆
1.台北是疫情的開始:本來這件事原處名為COVID-19疫情,有正反兩方意見十分中性,而您將整件事件移動到爭議區本就是爭議行爲,代表這整件事變成爭議事件,你認爲是爭議不能代表所有人認爲是爭議,請給出台灣有50%以上的人認爲這件事是爭議的來源。
2.登革熱疫情:你對維基百科守則很不瞭解,同上,既然你將登革熱疫情移動到爭議區,就要給出來源證明主流民意認爲是爭議,否則就是自己的原創研究且對他人名譽的誹謗。監察院給出的資料只是調查報告沒有說很多人認爲這件是爭議,且只能代表監察院的立場,而政府部門給出的意見不是100%中立沒有爭議的,時常有謬誤和偏見,例如中國政府說他們有民主,所以維基百科不建議依賴第一手資料而是可靠的第三方來源。維基百科:可靠來源:條目應該基於來自可靠的第三方的出版物,來源應具有事實驗證和準確性聲譽。這意味着我們只發表具有可靠性的作者的觀點,而不是解讀第一手來源的維基人自己的觀點。
3..數位身份證事件:同上證明大部分人認爲是爭議,觀察你所寫內容只能代表幾個團體的意見,維基百科:生者傳記:須注意不能讓某個觀點佔據不合理的比重,應避免將少數觀點表達成多數觀點的印象,且只有單方論述欠缺中立性。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
4.其餘發言爭議:觀察你所寫的內容缺乏重要性及過度細節繁瑣,你所寫出的賴清德言論有對台灣的政治和經濟及民生產生影響嗎,Wikipedia:維基百科不是什麼#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維基百科所收錄的資訊,都應該經過查核、篩選。某事百分百正確不代表就適合收進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不是新聞報道,不是媒體說什麽就要寫入維基百科。而且你所寫的內容只有部分有正反兩方論述,他的言論是爭議只能代表你自己及某些團體的立場。
5.你新增爭議內容即代表你已有立場,這點無需爭論
6.在你編輯之前此條目之前已保持穩定很久,維基百科:共識:在維基百科,共識是一種典型但往往含蓄無形的過程。所有沒有異議或不被其他編者回退的編輯,均可假定其具備共識。
7.此處不討論柯文哲,如有意見請移往柯文哲討論頁。而這個條目之前已形成默契共識,是你加入爭議性內容,所以回退。--Jbvcy1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4:32 (UTC)回覆
1.這裏是我的使用者頁面並不是賴清德討論頁,所以當然可以討論柯文哲,並且妳說柯文哲頁面亂入會影響你閱讀,所以在上述內容排版我有特地將柯文哲爭議調整至最下方,不與賴清德爭議討論在一起,避免搞混。
2.柯文哲專版頁面在之前就有刪除過過多爭議內容(跟你最初和我說明為何不能加賴清德爭議一樣,「刪除過度收集新聞內容」),然而你卻在2023年8月29日悄悄恢復所有內容,並且在之後新增了「蔡政府強盜說」「三億男」「殖民進步論」「彰化搶轎打架事件」等等內容。以下是柯文哲頁面的編輯歷史時間軸:
目前先前 2023年8月29日 (二) 23:08‎ Jbvcy1 留言 貢獻‎ 112,823位元組 +11,646‎ 調整格式、排版 內容擴充 復原感謝 標籤:視覺化編輯 消歧義連結
目前先前 2023年8月29日 (二) 17:47‎ Mafalda4144 留言 貢獻‎ 101,177位元組 −1,888‎ 不收集新聞 復原感謝
目前先前 2023年8月29日 (二) 17:45‎ Mafalda4144 留言 貢獻‎ 103,065位元組 −10,119‎ 刪除過度收集新聞內容 復原感謝
3.由此更明顯你新增爭議內容代表你政治立場更強。
4.使用你的邏輯,你認爲是爭議不能代表所有人認爲是爭議,請給出台灣有50%以上的人認爲這件事是爭議的來源。
5.同等邏輯回套給你,你當初說我新增的內容有收集過度新聞來源,所以予以刪除。然而別人早在8/29已同樣邏輯刪除柯文哲專頁時,你卻偷偷復原所有爭義性內容,這與你當初所給我的理由和你所做出的行為大相徑庭。
請給出解釋為何會有面對相同維基百科條目有天差地遠的做法?--Lucashaah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5:04 (UTC)回覆
就算是你的討論頁也要尊重別人的意願,我不喜歡在這討論柯文哲,事件的焦重點始終是賴清德。Wikipedia:爭議解決指引#僅關注事件:最初卻也是最重要的步驟就是要針對有爭議的內容進行討論或解決,而不是責怪或檢討對方的現在和先前的行為。--Jbvcy1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5:33 (UTC)回覆
所以現在不是在討論在解決嗎,我上篇提及的Mafalda4144使用者並不是特定只維護柯文哲專頁喔,他在賴清德專頁有人寫上關於賴清德的爭議也是予以刪除(在2023年9月7日)所以明顯可見Mafalda4144使用者比你專業有邏輯多了,並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哪方出現明顯不公正的論述就刪除。反倒是你偷偷加回不是嗎,然候還來指正我有失客觀?你先去看看在柯文哲的討論頁最新,Mafalda4144使用者直接在那邊抱怨你偷偷加回,並且使用明顯不中立語句。明顯可知,並不是只有我覺得你不夠中立,然後現在遇到你自己產生的中立爭議,卻反而避而不談,這樣是要怎麼解決問體?--Lucashaah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5:43 (UTC)回覆
已經回退到Mafalda4144在8月30日做出的編輯,柯文哲頁面還有什麽內容和我無關了--Jbvcy1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5:51 (UTC)回覆
ok,可接受,既然回到雙方版面最初模樣,不會再繼續爭論,到此結束,謝謝。--Lucashaah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5:56 (UTC)回覆
如果可以容如後建議:我們必須感同身受維基百科是自由的編輯。每位編輯者難免有政治立場,所持有的觀點因生活或所接受的訊息不同而有差異不同。柯文哲部份確有編輯太過而導致過於不允當標題...或與生者傳記無關等文字敘述...。維基百科管理員、回退員..等,任務繁重(創建條目審查、處理破壞....等),雖然設有相關討論區(頁)等功能,但仍無法避免編輯戰(他們最不樂意看見),但在編輯爭議版上看見有幾位留言高階志願者(有回退員喔)應當可以介入協調討論評斷,他們應該相對的客觀許多。除非有利益衝突受僱編輯或非常堅持的意識形態而持續編輯戰的情形那就很難彼此理性討論了。--PICK Kids留言2023年9月17日 (日) 13:45 (UTC)回覆
個人是藍綠都會編修,持平來看,他與 Etles 的編輯立場在維基IRC已經有在注意這二個帳號之關聯性。--PICK Kids留言2023年9月16日 (六) 23:4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