ㄠ
注音符號中的一個字母
ㄠ是注音符号中的韵母之一,字形取自么的正体字“幺”,发音则取“么”字的韵母。《说文解字》:“幺,小也。”。ㄠ为复合韵母,发音“ㄚ”+“ㄨ”,尾音发法不同学者不同看法,可能是ㄨ的闭后圆唇元音/u/,可能是ㄛ的半闭后圆唇元音/o/,也可能是介于两者间的次闭次后圆唇元音/ʊ/。由于ㄚ的发音为张到最大口,而尾音却是近全闭,在懒音之下,可能收尾的合嘴幅度会有差异,才会有以上的三种差异。
注音符号 灰底不用于国语官方注音;每格次行为万国音标 | ||||||
---|---|---|---|---|---|---|
声母 | ||||||
发音 方式 |
塞音 | 擦音 | ||||
全清 | 次清 | 全浊 | 次浊 | 清 | 浊 | |
重唇 | ㄅ /p/ |
ㄆ /pʰ/ |
ㆠ /b/ |
ㄇ /m/ |
/β/ | |
轻唇 | ㄈ /f/ |
ㄪ /v/ | ||||
舌尖 | ㄉ /t/ |
ㄊ /tʰ/ |
/d/ |
ㄋ /n/ |
ㆹ /ɫ˭~ɫʰ/ |
ㄌ /l/ |
软腭 | ㄍ /k/ |
ㄎ /kʰ/ |
ㆣ /ɡ/ |
ㄫ /ŋ/ |
ㄏ /x/ |
ㆸ /ɣ/ |
唇软腭 | ㆼ /kʷ/ |
ㆽ /kʷʰ/ |
||||
喉 | /ʔ/ |
ㄏ /h/ |
/ɦ/ | |||
舌冠 | ㄐ /tɕ/ |
ㄑ /tɕʰ/ |
ㆢ /dʑ/ |
ㄬ /ɲ~ȵ/ |
ㄒ /ɕ/ |
、ㆺ /ʑ/ |
翘舌 | ㄓ /tʂ/ |
ㄔ /tʂʰ/ |
/dʐ/ |
ㄕ /ʂ/ |
ㄖ /ɻ~ʐ/ | |
平舌 | ㄗ /ts/ |
ㄘ /tsʰ/ |
ㆡ /dz/ |
ㄙ /s/ |
/z/ | |
介母、高元音 | ||||||
部位 | 前 | 中 | 后 | |||
普通 | ㄧ /i~j/ |
ㄩ /y~ɥ/ |
ㆨ /ɨ/ |
ㄭ /ɯ/ |
ㄨ /u~w/ | |
鼻化 | ㆪ /ĩ/ |
ㆫ /ũ/ | ||||
韵母 | ||||||
单韵 | ㄚ /a/ |
ㆩ /ã/ |
ㆿ /ɐ/ |
|||
ㄛ /o/ |
ㆦ /ɔ/ |
ㆧ /ɔ̃/ |
ㄜ | |||
ㄝ | ㆤ | ㆥ | ㆾ | |||
复韵 | ㄞ /ai/ |
ㆮ | ㄟ /ei/ |
ㄠ /au/ |
ㆯ | ㄡ /ou/ |
鼻韵 | ㆬ /m̩/ |
ㆰ /am/ |
ㆱ /ɔm/ |
|||
ㄯ /n̩/ |
ㄢ /an/ |
/ɔn/ |
ㄣ | |||
ㆭ /ŋ̩/ |
ㄤ /aŋ/ |
ㆲ /ɔŋ/ |
ㄥ | |||
韵尾 | ㆴ /p̚/ |
ㆵ /t̚/ |
ㆻ /k̚/ |
ㆷ /ʔ̚/ |
||
其他 | ㄦ | |||||
声调 | ||||||
官话 | ˉ | ˊ | ˇ | ˋ | ˙ | |
客闽 | ˪ | ˫ |
在汉语拼音、威妥玛拼音和通用拼音中都对应为[ao],在台罗拼音中则为[au]。在注音字母苗文中,ㄠ被用于复合韵母/ɑw/[ao]。
相关变体
编辑在注音符号的扩充版本方音符号中,另增加了“ㆯ”作为ㄠ的鼻化对应,写法为最末笔收个圆并突出,在台罗拼音中写为[aunn]。若是前接的声母本身就是鼻音声母(ㄇ、ㄋ、ㄫ及ㄬ),则所有鼻化韵母都直接写成非鼻化版本,对应的台罗拼音也是如此;例如“猫”的台湾话为/nɪ̃ɑ̃ʊ̃˦˦/,后面的ㄧ、ㄠ都是鼻化母音,但是因为前面的ㄋ为鼻音声母,所以“猫”的台湾话注音写为“ㄋㄧㄠ”即可,后面的ㄧ跟ㄠ不需要写成鼻音版本,对应的台罗拼音也是如此,写为[niau]而非[niaunn]。
字元编码
编辑字元 | 编码 | ||
---|---|---|---|
Unicode | Big5 | GB 2312 | |
ㄠ | U+3120 | A3B1 | A8E0 |
ㆯ | U+31AF | 未收录 | 未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