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湾戏院

位於新竹內灣,曾作為戲院使用的建築物

内湾戏院位于台湾新竹县横山乡内湾村的内湾老街,过去是上演戏剧或放映电影的戏院,后来建筑物曾作为餐厅使用[1]

内湾戏院

该建物在2001年时被票选为台湾历史建筑百景的第89名[1]

沿革

编辑

内湾戏院的创办人杨盛泉[注 1]基于当地山林矿场工人的休闲需求,规划兴建内湾戏院[1]。他在民国39年(1950年)前往横山乡九赞头的同荣戏院[注 2]参观,后来经同荣戏院创建者吴土旺的转介委托竹东的师傅范进发设计,并参考同荣戏院的格局建起内湾戏院[1]

内湾戏院所在地原是杨盛泉山场的“料坪”[注 3],占地有150坪,有500个座位[1]。戏院于民国43年(1954年)9月18日开幕后,上演过客家采茶戏、歌仔戏、布袋戏,也会放映电影[1]。因应时代潮流,也曾有歌舞伎、马戏团表演[1]。有时戏院也会出租给外人举办各种宴会或举办活动[1]

但后来因为内湾的重要产业煤矿、林业先后停止运作,工人离开内湾,加上电影业的萧条等因素,内湾戏院最后在民国75年(1986年)结束营业[1]

建物再利用

编辑

内湾戏院曾成为许多电影、电视剧取景的场所,在戏院歇业前就有侯孝贤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年)和王童《策马入林》(1984年)到此取景[1]。歇业后,则有侯孝贤《恋恋风尘》(1986年)、柯一正《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1986年)、台视《意难忘》(1992年)、吴念真多桑》(1994年)等作来到内湾戏院取景[1]

1995年台湾举办的“全国文艺季”中,新竹县以“内湾线的故事”为主题,在内湾戏院举行电影欣赏与座谈活动[1]

保存危机

编辑

民国90年(2001年),因为杨家经商失利,内湾戏院遭到法院拍卖[1]。创建者杨盛泉的外孙女黄昭智为了将戏院保存下来,举债500多万将戏院从法院抢标回来[1]

而后在民国91年(2002年)时,有地主控告内湾戏院占用土地,而后在民国94年(2005年)1月简易法庭判决内湾戏院所有人应拆屋还地[1]。但据受托鉴定的建筑师林志成的说法,如拆除占用土地的地上物,整座内湾戏院恐会倒塌[1]。之后在相关单位、文化团与当地居民的协助下,民国96年(2007年)2月双方在新竹地方法院达成协议,由戏院所有权人黄昭智向地主曾彩保以每坪10.5万买下土地[注 4],共耗资245万元[1]

整修与之后利用

编辑

在内湾戏院的土地占用诉讼期间,因为戏院结构老旧,黄昭智在民国91年(2002年)6月时请建筑师林志成整修内湾戏院,约耗资1千多万[1]。之后内湾戏院在民国92年(2003年)出租给郑庆成成立“内湾戏院人文客家菜馆”[1]

民国107年(2018),因为木结构有虫蛀等问题,“内湾戏院人文客家菜馆”经营到该年2月28日后歇业进行整修[2]。整修后,内湾戏院改由范姓业者经营餐厅,但后来由于Covid-19疫情影响观光,且后来更因为防疫禁止餐厅内用,影响餐厅收入,范姓业者遂在2021年6月时决定歇业[3]

注释

编辑
  1. ^ 杨盛泉曾在胜义制材所当过小工头,后来曾取得石门水库一带的樟脑采收权,经营山林矿场、樟脑油制造和货运业等产业[1]
  2. ^ 同荣戏院创建于1950年,最初上演客家采茶戏,后来也放映电影,最后因为逐渐竞争不过竹东一带设备较新的戏院,而在1964年歇业,建物现已不存[1]
  3. ^ 暂时存放要初步处理或运送下山的木材之场所。
  4. ^ 其中有部分土地因为属于农牧用地不能转让所有权,则改以每坪10.5万元取得永久使用权[1]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罗世维. 〈【新竹縣老戲院系列】 橫山的戲院〉. 《新竹文献》. 2016-09, (66): 117-127. 
  2. ^ 廖雪茹. 內灣戲院將整修 不妨礙拍照、打卡. 自由时报. 2018-02-01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3. ^ 庄旻静. 疫情重創業績掛零 新竹內灣戲院餐廳收攤. 中国时报. 2021-06-24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