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
侯孝贤(1947年4月8日—)是台湾电影导演,其电影在国内外各大重要影展获得重大奖项,为台湾新电影代表人物之一。曾荣获三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989年的《悲情城市》获得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93年凭借《戏梦人生》获得第46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2015年以《刺客聂隐娘》获得第6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及第52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与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1][2][3]。2020年获得第57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其喜爱使用长镜头、空镜头与固定镜位,让人物直接在镜头中说故事,是他电影的一大特色。目前是台湾电影文化协会荣誉理事长。
侯孝贤 | |||||||||||||||||||||||||||||||||||
---|---|---|---|---|---|---|---|---|---|---|---|---|---|---|---|---|---|---|---|---|---|---|---|---|---|---|---|---|---|---|---|---|---|---|---|
导演 | |||||||||||||||||||||||||||||||||||
罗马拼音 | Hou Hsiao-Hsien | ||||||||||||||||||||||||||||||||||
国籍 | 中华民国 | ||||||||||||||||||||||||||||||||||
出生 | |||||||||||||||||||||||||||||||||||
职业 | 电影导演、电影制片人、编剧、演员 | ||||||||||||||||||||||||||||||||||
教育程度 | 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 | ||||||||||||||||||||||||||||||||||
配偶 | 曹宝凤 | ||||||||||||||||||||||||||||||||||
儿女 | 侯甫岳、侯蕴华 | ||||||||||||||||||||||||||||||||||
出道作品 | 《就是溜溜的她》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生平
编辑侯孝贤出生于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具有台湾外省人及客家人之双重身份,父亲原本为当地的教育科长,后来在1948年全家移民到台湾高雄县凤山镇(今凤山区)。侯孝贤童年及青春期都在凤山度过,中学时就读台湾省立凤山中学(今国立凤山高级中学)[4]。
侯孝贤说小时候因为“把家里的钱都拿去赌博”,他哥姐都认为他无可救药,直到接到兵役通知单,“我很高兴我去当兵了,我有一种自觉,要跟以前的生活‘喀嚓’。”他把身上所有当票,包括当掉父亲手表拿到的当票,全部撕掉[5]。退伍后考上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电影科(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并顺利毕业。
侯孝贤说,当兵时决定从事电影行业,因为休假都会去看电影,最多一天赶4部片子。“但那时候只是喜欢电影,要做什么其实一点都没有概念。”一直到从国立艺专电影科毕业,当副导演、编剧,也还没想要当导演。他表示,最早想要当演员,读书时还曾参加过歌唱比赛,结果紧张到没有声音,初赛就被淘汰。后来参与拍电影,发现演员都要180公分又帅,决定当幕后人员[5]。
电影生涯
编辑侯孝贤在1973年踏入电影界,担任李行导演《心有千千结》的场记,借此慢慢的累积经验,1975年开始编剧第一个剧本是赖成英执导的《桃花女斗周公》,并兼任副导演。在1980年,侯孝贤执导第一部电影作品《就是溜溜的她》(1981年上映)。然后在1983年,他投资拍摄《小毕的故事》,担任副导演与编剧,自此开启“台湾新电影”风潮。同年与另外两位导演万仁跟曾壮祥合拍的《儿子的大玩偶》,是第一部全台语发音的文艺片,开始小有名气,并且开始拍摄写实性较高的电影,例如《风柜来的人》和《冬冬的假期》。《风柜来的人》也获得法国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影片奖[6]。
在戒严风气渐退之下,侯孝贤首先拍摄了自传性的电影《童年往事》,由于内容涉及批判当时的国民政府,他在寻找合作的过程十分艰辛。后来他又拍摄《恋恋风尘》,打破了过去国片过度矫情、虚伪的内容,是一部着重写实的文艺爱情片,并受到许多国际影评及大导演的喜爱(例如罗杰·艾伯特及马丁·斯科塞斯就曾在影评节目上提到这部片子)。
1992年,侯孝贤创立“侯孝贤电影社有限公司”,经营电影制作和发行,是“三三电影制作有限公司”的前身。
真正使侯孝贤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是台湾三部曲(或称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戏梦人生》与《好男好女》),确立了台湾电影大师的地位。其中《悲情城市》是第一部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台湾电影。而《戏梦人生》则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侯孝贤担纲监制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曾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海上花》(1998)以19世纪末的旧上海为背景[6]。2001年,侯孝贤执导了一部纪念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100年诞辰的日语电影《珈琲时光》。2005年,侯孝贤执导电影《最好的时光》,该片讲述了三个时间段(1966、1911、2005)的三段爱情故事,皆由演员张震、舒淇主演;此片也普遍被认为是侯孝贤创作历程的总回顾。
侯孝贤在2006年前往法国拍摄法语电影《红气球之旅》,首度与朱丽叶·比诺什合作。2007年,应戛纳电影节之邀,执导戛纳电影节60周年纪念短片集浮光掠影─每个人心中的电影院(Chacun son Cinéma)之一的《电姬馆》。他在2009年开始担任金马奖执委会主席,2014年金马奖执委会主席职务由张艾嘉接任[7]。侯孝贤于2010年执导上海世界博览会台北馆的导览影片。2015年《刺客聂隐娘》入选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角逐最高荣誉金棕榈奖,最终获得最佳导演奖,侯孝贤成为史上第二位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台湾导演,前一位是杨德昌。目前是台湾电影文化协会荣誉理事会长。侯孝贤的代表作还有:《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南国再见,南国》、《海上花》等;与他经常合作的作家有朱天文、吴念真等人。除了拍摄电影,亦声援社会运动,如移工、外籍配偶、土地和古迹的保存等议题。
退休
编辑2023年10月25日,根据媒体《独立一线》引述汤尼·雷恩斯在伦敦花园电影院举办《童年往事》放映会上宣布,侯孝贤当前已经正式退休。该消息已获放映会策展人乔治·克洛斯威特(George Crosthwait)证实,两人一致表示侯孝贤将不再执导电影。此外,侯孝贤的台北工作室已经关闭,所有员工,包括助理都已被解雇。[8]侯孝贤的儿子同日发声明证实侯孝贤罹患阿兹海默症,但对电影热情不变。[9]
执导风格演进
编辑侯孝贤说,一开始拍电影,为了商业目的,所以编得要好笑,他的第1、2部电影《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走这种风格,很好笑,因而卖座[5]。
侯孝贤说,早期拍片没有考虑电影形式的问题,写好剧本就拍,直到很多从国外学电影回来的人分享,才知道电影有很多拍摄形式。以致《风柜来的人》剧本写好了,却不知道怎么拍。那时候编剧朱天文拿小说《沈从文自传》给侯孝贤看。他说,这本小说有种俯视的观点,“好像世界上发生种种悲伤的事情,都很客观地在看。”因此他拍《风柜来的人》一直跟摄影师讲说:“远一点、远一点”、“冷一点、冷一点”[5]。
1980至1990年代的台湾新电影时期也影响侯孝贤执导风格。吴念真回忆,1980年代中央电影公司总经理明骥认为台湾电影发展已遇瓶颈,应找一些新人拍片。包括当时许多在美国念书的导演归国找不到工作机会,中影看过他们的作品后,从中挑了几位导演拍戏。“当时中影认为让一个导演拍一部电影,要花长时间,台湾才会有很多新导演,如果一部电影有4个导演拍,就一次可以制造4个新导演”[5]。
吴念真提到,当时中影找了侯孝贤及陈坤厚负责制作,由侯孝贤、曾壮祥、万仁执导电影《儿子的大玩偶》(此片又分3个篇章,侯孝贤、曾壮祥及万仁分别执导〈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苹果的滋味〉)侯孝贤也说,他自《儿子的大玩偶》开始,接触台湾新电影时期导演,“才真正感觉可以在电影上认真思考跟做一些事情”[5]。
侯孝贤说,当时香港电影界也有香港新浪潮运动,他在香港接触到该批导演,包括徐克、许鞍华及方育平等人,“他们一起工作,彼此互相讨论、帮忙,这种团队大家合在一起的感觉蛮不错的”[5]。
新电影时期代表导演之一陈国富表示,当时在杨德昌的木造日式小屋家中,聚集所有台湾新电影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侯孝贤、杨德昌、柯一正及万仁等,杨德昌会在白板写下关于电影的各式想法,大家彼此讨论。陈国富表示,他跟侯孝贤、杨德昌等,频繁交换对制作电影的想法,几乎每1到2天就碰一次面,持续了5、6年之久[5]。
吴念真表示,《儿子的大玩偶》之后,侯孝贤执导《风柜来的人》,他看了吓一跳,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侯孝贤跟以前的电影告别了,也有了自信。他认为《风柜来的人》是侯孝贤重要的起步及改变,“那种跳跃是从1楼直接跳到8楼”[5]。
但拍《冬冬的假期》侯孝贤还是面临要用什么形式表达的问题。那时在杨德昌家里,杨给侯孝贤看皮耶·保罗·帕索里尼执导的《Oedipus Rex》,“看了之后觉得好清楚喔,完全了解导演为什么用这样的镜头,不论是主、客观,或是角色本身的视角。”侯孝贤说,拍《冬冬的假期》让他了解拍电影有2个视角,包括导演的客观视角,呈现导演脑筋想的或眼睛看到的,还有角色视角。侯孝贤后来接着拍《童年往事》,更是吴念真认为台湾至今最好的电影[5]。
侯孝贤提到,小时候在凤山爬上芒果树偷摘芒果,会在树上吃完芒果才拿几颗芒果离开。他印象很深刻,在树上吃芒果很明显感受到时间跟空间,有一股很寂寞的感觉、心情,“我想这跟后来能拍电影可能有很大的关连,就是你好像有一个角度突然停下来,感觉身处的时间跟空间”[5]。
荣誉
编辑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1993 | 第46届戛纳电影节 | 评审团奖[10] | 戏梦人生 | 获奖 |
金棕榈奖 | 提名 | |||
1995 | 第48届戛纳电影节 | 好男好女 | 提名 | |
1996 | 第49届戛纳电影节 | 南国再见,南国 | 提名 | |
1998 | 第51届戛纳电影节 | 海上花 | 提名 | |
2001 | 第54届戛纳电影节 | 千禧曼波 | 提名 | |
2005 |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 最好的时光 | 提名 | |
2015 | 第68届戛纳电影节 | 刺客聂隐娘 | 提名 | |
最佳导演奖[2][11]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1989 | 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 | 金狮奖 | 悲情城市 | 获奖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 | 获奖 | |||
西阿克特别奖 | 获奖 | |||
2004 |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 金狮奖 | 咖啡时光 | 提名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1986 | 第36届柏林电影节 | 费比西奖新电影论坛 | 童年往事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2006 | 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最佳亚洲电影 | 最好的时光 | 提名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1980 | 第17届金马奖 | 最佳改编剧本 | 早安台北 | 提名 |
1982 | 第19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在那河畔青草青 | 提名 |
最佳导演 | 提名 | |||
1983 | 第20届金马奖 | 最佳改编剧本 | 小毕的故事 | 获奖 |
1984 | 第21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风柜来的人 | 提名 |
最佳导演 | 提名 | |||
最佳改编剧本 | 油麻菜籽 | 获奖 | ||
1985 | 第22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童年往事 | 提名 |
最佳导演 | 提名 | |||
最佳原创剧本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青梅竹马 | 提名 | ||
1989 | 第26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悲情城市 | 提名 |
最佳导演 | 获奖 | |||
1993 | 第30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戏梦人生 | 提名 |
1995 | 第32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好男好女 | 提名 |
最佳导演 | 获奖 | |||
1998 | 第35届金马奖 | 评审团大奖 | 海上花 | 获奖 |
最佳导演 | 提名 | |||
2005 | 第42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最好的时光 | 提名 |
最佳导演 | 提名 | |||
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工作者 | 获奖 | |||
最佳原创剧本 | 提名 | |||
2015 | 第52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刺客聂隐娘 | 获奖 |
最佳导演 | 获奖 | |||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 | 获奖 | |||
2020 | 第57届金马奖 | 终身成就奖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2001 | 第14届欧洲电影奖 | 环球银幕奖 | 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 | 提名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结果 |
---|---|---|---|
2005 | 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 黑泽明奖[12]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结果 |
---|---|---|---|
2001 | 第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 荣誉奖 | 获奖 |
2004 | 第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 亚洲年度电影人奖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1985 | 第38届洛迦诺电影节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 冬冬的假期 | 获奖 |
2007 | 第60届洛迦诺电影节 | 终生成就奖荣誉金豹奖。[13]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2006 | 第6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 最佳电影奖 | 最好的时光 | 提名 |
2016 | 第16届华语电影传媒盛典 | 最佳电影奖 | 刺客聂隐娘 | 获奖 |
最佳导演奖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2014 | 第8届亚洲电影大奖 | 终身成就奖 | 获奖 | |
2016 | 第10届亚洲电影大奖 | 最佳导演 | 刺客聂隐娘 | 获奖 |
最佳影片 | 获奖 |
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
编辑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2005 | 第24届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 | 最佳电影金郁金香奖 | 咖啡时光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1996 | 第3届中国长春电影节 | 最佳导演 | 好男好女 | 获奖 |
最佳华语故事片奖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结果 |
---|---|---|---|
2016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 年度港台导演奖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1984年 | 第29届亚太影展 | 最佳导演 | 冬冬的假期 | 获奖 |
1995年 | 第40届亚太影展 | 好男好女 | 获奖 | |
1998年 | 第43届亚太影展 | 海上花 | 获奖 |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影片 | 结果 |
---|---|---|---|---|
1984年 | 第6届南特影展 | 金热气球奖 | 风柜来的人 | 获奖 |
1985年 | 第7届南特影展 | 金热气球奖 | 冬冬的假期 | 获奖 |
中华民国勋章奖章
编辑其他
编辑政治与社会活动
编辑参与作品
编辑唱片主唱
编辑MV部分
编辑动画监制
编辑- 1995年 孔子传
广告部分
编辑- 1991年 日本触媒 担任导演一职
- 2001年 キリンビバレッジ 闻茶(日本 KIRIN 闻茶)担任导演一职
- 2006年 AIR FRANCE - By the lake (法国航空)担任导演一职
- 2010年 2010金马影展形象广告 担任演出
电影部分
编辑以台湾原始片名为主:
导演
编辑- 1981年 《就是溜溜的她》 Lovable You
- 1982年 《风儿踢踏踩》 Cheerful Wind
- 1982年 《在那河畔青草青》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
- 1983年 《儿子的大玩偶》 The Sandwich Man
- 1983年 《风柜来的人》 The Boys From Fengkuei
- 1984年 《冬冬的假期》 A Summer At Grandpas
- 1985年 《童年往事》 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
- 1986年 《恋恋风尘》 Dust In The Wind
- 1987年 《尼罗河女儿》 Daughter of The Nile
- 1989年 《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
- 1993年 《戏梦人生》 The Puppetmaster
- 1995年 《好男好女》 Good Men, Good Women
- 1996年 《南国再见,南国》 Goodbye South, Goodbye
- 1998年 《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ghai
- 2001年 《千禧曼波》 Millennium Mambo
- 2003年 《珈琲时光》 Coffee Jikou
- 2005年 《最好的时光》 Three times
- 2007年 《红气球》 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 2007年 《浮光掠影─每个人心中的电影院》中的〈电姬馆〉 The Electric Princess House
- 2011年 《10+10》中的〈黄金之弦〉 La Belle Epoque
- 2015年 《刺客聂隐娘》 The Assassin
- 筹备中:《舒兰河上》、《我将前往的远方》(因身体因素,已停拍)
副导演
编辑编剧
编辑- 1975年 《桃花女斗周公》
- 1978年 《烟波江上》 Love On A Foggy River
- 1979年 《秋莲》
- 1979年 《早安台北》 Good morning , Taipei
- 1980年 《就是溜溜的她》 Lovable You
- 1980年 《天凉好个秋》 Spring in Autumn
- 1980年 《我踏浪而来》 Lover On The Wave
- 1981年 《蹦蹦一串心》
- 1981年 《风儿踢踏踩》 Cheerful Wind
- 1982年 《在那河畔青草青》 Green,Green Grass of Home
- 1982年 《俏如彩蝶飞飞飞》 Six Is Company
- 1983年 《小毕的故事》 Growing Up
- 1983年 《油麻菜籽》 Ah Fei
- 1984年 《冬冬的假期》A Summer at Grandpas
- 1985年 《最想念的季节》 My Favorite Season
- 1985年 《青梅竹马》 Taipei Story
- 1985年 《童年往事》 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
监制
编辑- 1991年 《大红灯笼高高挂》 Raise the Red Lantern
- 1992年 《少年吔,安啦!》 Dust of Angels
- 1993年 《只要为你活一天》 Treasure Island
- 1994年 《多桑》 A Borrowed Life
- 1995年 《去年冬天》 Heartbreak Island
- 2000年 《命带追逐》 Mirror Image
- 2010年 《第36个故事》 Taipei Exchanges
- 2010年 《有一天》 One Day
- 2010年 《到阜阳600里》 Return Ticket
- 2011年 《金城小子》 Hometown Boy
- 2013年 《看见台湾》 Beyond Beauty - TAIWAN FROM ABOVE
- 2016年 《日常对话》 Small Talk
- 2017年 《强尼.凯克》 Missing Johnny
- 2018年 《范保德》Father to Son
- 2018年 《红盒子》 father
- 2023年 《老狐狸》 Old Fox
- 2024年 《女儿的女儿》 Daughter's Daughter
- 2024年 《白衣苍狗》 Mongrel
制片
编辑- 1991年 《大红灯笼高高挂》 Raise the Red Lantern
策划
编辑- 1992年 《棋王》 King of Chess
演员
编辑- 1983年 《风柜来的人》 The Boys From Fengkuei
- 1983年 《海滩的一天》 That Day, on the Beach
- 1984年 《我爱玛莉》 I Love Mary
- 1985年 《青梅竹马》 Taipei Story
- 获1985年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 1986年 《福德正神》
- 1986年 《老娘够骚》 Soul
- 1997年 《男生女相》 Yang±Yin: Gender in Chinese Cinema
- 1997年 《侯孝贤画像》 HHH - Un portrait de Hou Hsiao-Hsien
- 2010年 《海上传奇》 I Wish I Knew
- 2013年 《青春派》 Young Style
电视部分
编辑监制
编辑- 2022年 《良辰吉时》
相关文献及学术研究
编辑(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书籍篇章及期刊论文不收入)
- Assayas, Olivier,2000,侯孝贤,林志明等译。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
- 蔡佩娟,1993,〈悲情城市〉的论述建构:市场营销、类型与历史叙事。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硕士论文。
- 陈儒修,1993,台湾新电影的历史文化经验。台北:万象图书。
- 黄美凤,1998,侯孝贤电影暨其美学涵意初探。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黄婷,2001,千禧曼波电影笔记:侯孝贤的电影。台北:麦田出版。
- 林慧婷,2004,记忆、想像与历史的叠印:电影《好男好女》的真实与虚构。国立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林文淇、沈晓茵、李振亚编,2000,戏恋人生:侯孝贤电影研究。台北:麦田出版。
- 吕亭颍,2000,侯孝贤电影风格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
- Shen, Shiao-ying(沈晓茵). 1995. Permutations of the Foreign/er: A Study of the Works of Edward Yang, Stan Lai, Chang Yi, and Hou Hsiao-hsien. Ph.D. diss., Cornell University.
- 田村志津枝,1990,侯孝贤の世界:台湾ニューシネマの旗手。东京都:岩波。
- 田村志津枝,1992,悲情城市の人びと:台湾と日本のうた。东京都:晶文社。
- 张世伦,2001,台湾“新电影”论述形构之历史分析(1965~2000)。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
- 张琼云,2001,电影音乐的符号性:以侯孝贤的电影为例。东吴大学音乐学系硕士论文。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金马最佳导演侯孝贤 下部电影想续拍唐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5/11/21
- ^ 2.0 2.1 聶隱娘畫面美 侯孝賢獲坎城最佳導演獎.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
- ^ 侯孝賢十年磨一劍 坎城奪最佳導演. [2015-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5).
- ^ 陈亭均. 無所不讀 侯導:文字比電影厲害. 台北: 中国时报. 2015-07-29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2).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法國紀錄片《Portrait of Hou Hsiao-Hsien(侯孝賢畫像)》.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 ^ 6.0 6.1 侯孝賢:悲天憫人的情懷. [2014-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 ^ 金馬執委會主席 侯孝賢交棒張艾嘉. [2014-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8).
- ^ Blauvelt, Christian. Hou Hsiao-hsien Is Now Retired from Filmmaking Due to Battle with Dementia. IndieWire. 2023-10-24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美国英语).
- ^ 王心妤. 侯孝賢罹阿茲海默症 兒子發聲明:回歸家庭休養 對電影熱情不變. 中央通讯社. 2023-10-25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5) (中文(台湾)).
- ^ 戲夢人生. [2014-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 ^ 侯孝賢獲殊榮 國際媒體:畫面美得驚人.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
- ^ 侯孝賢. [2004-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0-16).
- ^ 侯孝賢. [2014-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4).
- ^ 總統頒授侯孝賢導演「二等景星勳章」.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5-06-09 [2021-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8).
- ^ Macnab, Geoffrey. The go-between. The Guardian. 2005-06-16 [2023-05-27].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 (英国英语).
- ^ 来源:搜狐网;责任编辑:赵健. 陈映真侯孝贤等获颁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搜狐网>新闻中心>国内新闻>国内要闻>港澳台. 2007年10月12日 [2007年10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7日) (中文(简体)).
- ^ Hernandez, Eugene. iW CRITICS POLL ’08 | “Balloon” Tops iW Poll of 100+ Critics; “Man On Wire” & “Ballast” Showcased. IndieWire. 2009-01-03 [2023-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7) (美国英语).
- ^ 林宏翰. 侯孝賢獲美國影壇肯定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頒終身成就獎. 中央通讯社. 2020-12-21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中文(台湾)).
- ^ 黄琬婷. 台灣民主學校開張. 台湾立报社 (台北). 2004-07-20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
外部链接
编辑- 侯孝贤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侯孝贤在香港影库上的简介
- 侯孝贤在豆瓣上的资料(简体中文)
- 侯孝贤在时光网上的简介(简体中文)
- 侯孝贤在台湾电影网上的资料(繁体中文)
- Hou Hsiao-Hsien at Strictly Film School
- Parametric Narration and Optical Transition Devices: Hou Hsiao-hsien and Robert Bresson in Comparis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nses of Cinema article on the style of Flowers of Shanghai by Colin Burn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