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愿(7世纪?—714年)[1]华州下邽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人,本名仁亶,后为唐睿宗讳,改为张仁愿,名将、宰相武则天在位时曾任殿中侍御史、检校幽州都督,唐中宗时期任朔方军总管等职,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韩国公。“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的典故正来源于此。

张仁愿
大臣
宰相
国家唐、武周
姓名张仁愿
位阶正一品
封爵韩国公
族裔汉族
籍贯华州下邽(今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
初名张仁亶
出生不详
逝世714年

张仁愿少有文武之才。武则天时期任殿中侍御史、检校幽州都督。当时,东北营州的东突厥逐渐强盛,尤其是长寿三年(694年)默啜自立可汗之后,便成为威胁唐朝北疆的大患。突厥常常入寇骚扰,攻城略地,使边疆百姓几无宁日,无法正常生活生产。武周圣历元年(698年),突厥默啜率兵攻打妫、檀等州,扬言欲取河北,进陷定州、赵州。朝廷派狄仁杰知帅事击突厥,默啜仍掠大量财物北归。路过幽州时,张仁愿率兵截击,与默啜大战。仁愿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厮杀时手上中箭,血流不止,他仍毫不退却,坚持指挥,突厥大败。神龙二年(706年)十月初九,调回京城,任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今河南洛阳东北)长史,一时“远近震慑,无敢犯者。”[2]时人都说:“洛州有前贾(贾敦颐)后张,可敌京兆三王。”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十二月,默啜入寇鸣沙(黄河青铜峡南),进掠原州、会州等地,夺走牧马余匹,情况十分危急。707年,中宗命张仁愿为朔方军总管,统帅大军御敌。仁愿临危受命,跟踪默啜掩杀,大破突厥,夺回被掠去的牧马和财物。张仁愿击溃突厥后,立即部署北疆防务。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乘默啜悉率其众西击突骑施空虚之机,奏请朝廷夺取漠南并沿黄河北岸筑“受降城”,加强防御,首尾相应,断绝突厥南寇之路。当时人多认为把城筑于突厥地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最后还要被突厥夺走。张仁愿力排众议,陈明利害,经获中宗同意,他仅用两月时间,筑好三城。中城在拂云祠,这里是黄河北岸(今包头西南)原来突厥向南出兵,都要在拂云祠举行祷告仪式,然后点齐兵马,渡河南下。张仁愿正好把中受降城筑于他们誓师之地。东城建于今内蒙托克托。西城筑于五原西北。三城各相距四百余里,占据黄河北岸险要之地,遥相呼应,“据虏要冲,美水草,守边之利地。”[3]构成一道坚强的防御屏障。仁愿又向北拓地三百余里,在牛头朝那山设置烽火台一千八百所。自此,挡住突厥南犯之路,“突厥不敢渡山畋牧,朔方无复寇掠。”唐朝减裁镇兵数万,每年节省军费数亿计。仁愿筑城一反常例,无壅城、曲敌、战格等城防御建筑,但人们仍然敬重张仁愿御敌于千里之外的英雄气概。张仁愿善于用人,号令严明,以功论赏罚,将士无不诚服。他戍边多年,为大唐北疆百姓带来和平和安乐,边疆人民爱戴他。开元二年(714年)年六月初十(7月25日),因病去世。张仁愿死后,人民在受降城立祠,对他表示深切的怀念。子金吾将军张之辅,孙张通儒、仓部郎中张通幽(后改名张知微)。

注释

编辑
  1. ^ 韩国公张仁愿庙碑铭(并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唐文 卷0318。
  2. ^ 《新唐书·卷111 张仁愿列传》
  3.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