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中国清朝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者众,流传甚广,刘大櫆为承先启后者,姚鼐为集大成者,三人有“桐城三祖”之称,后继者有方东树,其后桐城派中兴者为曾国藩

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树立了桐城派古文之风范。

得名

编辑

桐城派的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得名。程晋芳周永年便戏谓姚鼐说:“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从此学者辗转传述,号曰“桐城派”。

清代及之前的桐城大体包括今日的桐城市枞阳县以及安庆市宜秀区的一些地区。1949年2月18日,共产党政府划桐城东南乡以及庐江、无为两县的少量地区设制桐庐县,后又更名为枞阳县。2015年,枞阳县又从安庆市被划归到铜陵市。这导致了一些桐城派的名人在今日地域归属的问题上有些争议。

背景

编辑

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讲求经世致用,看不起明末反传统、倡性灵的公安派竟陵派等浪漫文学。方苞提倡“义法”说,主张作文为了宣传义理(义,所指内容要言之有物。法,形式要言之有序),而义理主要指孔孟、程朱的道统。他的主张,正好和满清政府尊崇理学和道统的国策配合。

发展

编辑
  1. 创立时期:方苞导乎先路,其弟子有刘大櫆、姚鼐等。
  2. 光大时期:姚鼐师事刘大櫆,晚年主讲锺山书院,蔚然一代文宗。弟子有梅曾亮方东树等,势力遍江南诸省。
  3. 兴盛时期:曾国藩出,桐城派风靡一时。曾氏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等为其辅翼,俱有文名。
  4. 衰落时期:民国肇建,西潮激荡,桐城之学寖衰。

主张

编辑

桐城派以“道统自任”,戴均衡《方望溪先生集外文补遗序》说:“平心论之,宇宙间无今汉学家,不过名物、象数、音韵、训诂未能剖析精微,而于诚、正、修、齐、治、平之道无损也;而确守程、朱如先生者,多一人则道看一方,遂以昌明于一代。”梁启超说:“桐城派又好述欧阳修‘因文见道’之言,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者互相轻。”

方苞

编辑

桐城派的基本理论,是从方苞开始建立的。他继承唐、宋古文运动“文”“道”合一的主张,强调“义法”,“义”即“言有物”,指文章应有内容,“法”即“言有序”,指写文章要讲结构条理。方苞以六经论语孟子为文章最早的根源,其次为左传史记;其次为唐宋八大家,最后是明朝的归有光

方苞主张为文应追求雅洁,主张古文中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他反对文章里杂有小说,又不同意柳宗元苏轼的引用佛家语。

刘大櫆

编辑

刘大櫆补充了方苞的理论,强调“神、气、音节”,以为“义理、书卷、经济者”,是“行文之实”,是“匠人(文人)之材料”,而“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他又提到“文贵奇”、“文贵高”、“文贵远”、“文贵简”、“文贵疏”、“文贵变”、“文贵参差”、“文贵去陈言”,深入阐发古文写作技巧。

姚鼐

编辑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合“义理”、“考据”、“辞章”为一。他认为“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并提出阴阳刚柔之说。

他的古文主张,在提倡“义理(内容合理)、考据(材料确切)、词章(文词精美),三者不可偏废。”[1][2]又在学习方法上,提出古文八要:“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 、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 、色者,文之粗也。然茍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古文辞类纂序》)主张学习左传史记,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要求语言雅洁,反对俚俗。

曾国藩

编辑

曾国藩为矫桐城古文“懦缓”之失,故不禁骈体,主张读《汉书》与《文选》,又推衍姚鼐阴阳刚柔之说,扩为“古文四象论”,四象者:太阳气势,少阳趣味,太阴识度,少阴情韵。

评价

编辑

桐城派总结历代古文家的经验和方法,对于提高写作古文的能力有一定作用,写作态度严肃。文章大多结构严谨,语言洗炼,措词得体,立意明确。其缺点为过于求雅,避忌过多,使文学语言反而失去活力,而且过于着重儒学道统,排斥其他文学。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说:“平心而论,‘桐城’开派诸人,本狷洁自好,当‘汉学’全盛时而奋然与抗,亦可谓有勇,不能以其末流之堕落归罪于作始。然此派者,以文而论,因袭矫揉,无所取材,以学而论,则奖空疏,阏创获,无益于社会;且其在清代学界,始终未尝占重要位置,今后亦断不复能自存,置之不论焉可耳。”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凡例》有曰:“桐城派古文家多倡‘因文见道’之言,囿于宋儒义理,未通汉学家法,与朴学异趣,故不采录。”

桐城派衍生、相同派系

编辑
  1. 侯官派-林纾
  2. 湘乡派-曾国藩
  3. 阳湖派-恽敬张惠言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曾国藩说:“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尤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唯此尤兢兢。”
  2. ^ 但首先提出此一主张的是皖派戴东原,他在《与方希原书》说:“学问之途,其大致有三,或事于理义,或事于制数,或事于文章。事于文章者,等而末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