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百合

棘皮动物门的一纲动物

海百合(sea lily,学名:crinoid)是一类海生棘皮动物,身体呈花状,可分为根、茎(柄)和冠三个部分,冠上具多条羽毛状的腕,可在水中捕捉猎物、攫取食物颗粒。海百合自奥陶纪开始出现,在古生代海洋中曾繁盛一时,化石种类有5000种以上,分属在海百合纲学名Crinoidea)的各大亚纲下;现生种则约发现600多种,全部隶属于关节海百合亚纲,大多数是营自由生活的无柄种类,无柄的海百合也被称作海羽星(英语:feather star)。

海百合
化石时期:达瑞威尔阶英语Darriwilian–现代[1]
自然界的艺术形态》 (1904), 图版 20: Crinoide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亚门: 海百合亚门 Crinozoa
纲: 海百合纲 Crinoidea

历史和分布

编辑
 
创孔海百合(Thaumatocrinus)化石(国立台湾博物馆藏)

古生代石炭纪时,海百合数量极庞大,种类繁多。牠们跟苔藓虫腕足动物在海底形成草地般的大面积覆盖面,留下许多化石。后因“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90%的海洋物种灭绝,海百合也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现生种的海百合纲被重新发现时,是在深水海域中,所以初期人们以为牠们只能在深海生存。后来发现,原来不论浅海或深海热带珊瑚礁或高纬度海域,都能发现其踪迹。

特征

编辑
 
有柄海百合的一般构造

海百合的外观类似植物,身体可分为根、茎(柄)和冠三个部分。茎部由许多称作“茎板”的圆盘状骨板叠置而成。有些海百合的柄仅在幼年存在,成体的根、柄不发育,营自由生活,如海羊齿目等,是在浅海珊瑚礁海域中经常见到的类群;有些海百合的成体则仍保有柄,利用柄固着在海床上,现存的有柄海百合大多生活在深海中。

冠部由萼(theca)和腕两部分组成。萼呈碗状或球状,由交错排列的几圈钙质骨板组成,海羊齿类的萼不发达。腕细长,由萼部边缘长出,可以像树枝般一再分岔,细分成多个小节,小节上有许多细小的羽枝(Pinnulae),每一支羽枝可再细分成数段,每一段上有纤毛

有些海百合的腕看起来很稀疏,有的则非常浓密,腕的多寡可做为海百合的分类依据之一。绝大部分海百合拥有10~50只腕,有的甚至有200只之多,仅有少数海百合只长出五只腕(海百合和同属棘皮动物海星蛇尾海胆海参等一样,具有五辐对称的特征)。

海百合的腕可以任意卷曲,也可以上下快速移动,无柄海百合便是借由摆动腕在水中自由游动。

海百合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受伤的腕、萼部甚至体内的器官都能够再生。不过无法像某些海星蛇尾断裂的身体部位进行无性繁殖

觅食方法

编辑

海百合主要利用腕上布满黏液管足英语tube feet滤取海水里的微生物作为食物

观赏性

编辑

常出现在珊瑚礁海域的海百合多数属于海羊齿目,当中有不少种类的外表鲜艳华丽,而且还有许多有趣的共生动物,颇具观赏价值。

分类

编辑

现今发现的海百合大约有六百多种,全都只归类在关节海百合亚纲之下。

海百合纲包括以下目:

参考文献

编辑
  1. ^ Zamora, Samuel; Rahman, Imran A.; Ausich, William I. Palae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of a new iocrinid crinoid (Disparida) from the Ordovician (Darriwillian) of Morocco.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5, 3: e1450. PMC 4675106 . PMID 26664800. doi:10.7717/peerj.1450. 
  2. ^ F.A. Bather M.A. F.G.S. (1892) XXX.—British fossil crinoids.—VI. Botryocrinus quinquelobus, sp. nov., Wenlock Limestone; and note on Botryocrinus pinnulatus,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9:51, 189-194, DOI: 10.1080/00222939208677305
  3. ^ F.A. Bather M.A. F.G.S. (1891) III.—British fossil crinoids.—IV. Thenarocrinus gracilis, sp. nov., Wenlock Limestone, and note on T. callipygus,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7:37, 35-40, DOI: 10.1080/0022293910946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