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理论(英语:Cultivation theory),由乔治·葛本纳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与马基所提出的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不同。涵化理论主要研究电视对观众的长期影响。涵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特定的人群中,看电视的时间越长,他们对于现实的感知越接近电视的内容。葛本纳认为涵化理论是一种“批判的自由-多元主义”,因为它既有批判主义的性质又采用了实证主义的方法。

理论观点

编辑

在涵化理论中,电视的叙事性产生两种现象:回响效果(resonance)和主流效果(mainstreaming)。回响效果是指当电视内容和阅听人的真实经验越接近,电视的涵化效果越显著。主流效果是指对于某特定议题而言,本来应有极为多元化的价值观,但因为接触了一定质量的媒介资讯,而变得与媒介中所呈现的“意见主流”雷同。葛本纳提出“电视的3B”来说明主流化的过程,分别是:blurring, blending and bending,即电视会模糊由于文化政治经济地区阶层等产生的不同,并且使人们的态度混同于电视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且使主流屈服于电视的政治经济任务及其所服务的体制,即服务于占统治地位的精英阶层。

文化指标是葛本纳是用来分析传播媒介讯息反映文化现象的概念,所探讨的概念有包括许多。操作面相有三种的研究方式:

  1. 采取内容分析法探讨符号真实。
  2. 采用次级资料分析,呈现社会真实面。
  3. 使用社会调查法获知阅听人的主观真实经验。

概念化面相则包括:

  1. 是什么(what is):探讨什么被注意,及讯息内容呈现的密集频率。
  2. 强调什么(what is important):探讨指标呈现了什么重要、相关的脉络。
  3. 什么倾向(what is right):探讨呈现的诠释脉络、倾向。
  4. 什么结构(what is related to what):分析讯息内容相互的关系,有关结构的问题。[1]

媒介传递了某些经验、使阅听者依据其所描述的社会现实来认知并阐释真实生活(许智惠,2003)。

证明涵化理论中“资讯接触量”与“对真实世界和媒介描绘世界的一致性认知”此主题做延伸,呈现涵化理论中更具体的议题——“资讯认知真实”。

研究背景与方法

编辑

在研究方法上,葛本纳等人经过对美国电视受众长达30年的观察,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提出看电视不同时长的受众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葛本纳等人强调,这项研究是基于美国的电视市场由于商业化运作而产生的内容同质性和重复性的基础之上的。在美国,没有人能完全逃避电视的影响。轻度电视观众与重度电视观众的差别不是不受涵化和受涵化,而是受涵化的程度不同。

质疑

编辑

在葛本纳等人在美国的研究发表之后,又有不少研究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涵化分析,然而,许多分析都没有证实葛本纳等人的研究结果和涵化理论(参看J. M. Wober在英国的研究)。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黄, 葳威. 傳播理論:涵化理論. 新北市: 扬智. 2016: 551. ISBN 978-986-298-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