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主义
牙刷主义,是一个最早出现于1970年代台湾的讽刺用语,用以形容已经取得外国国籍(如美国绿卡),把家人移民出国并将资产转移到国外,暂留台湾,对台湾缺乏归属感或不爱惜台湾的党国权贵和资本家。他们被批评就算局势发生巨大变动,他们也仅需带着一根牙刷便能随时轻松移民海外,逃离麻烦[1][2][3]。
由来及应用
编辑1970年代,中华民国在国际外交上遭遇一连串挫败,引发国际孤立危机,人们对台湾的前途产生不确定感,一些有条件、有权势的人透过多种途径移民美国,形成一股多以美国为目的地的移民风潮。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严厉管制移民出入境,身处台湾、持有中华民国国籍的人士移民美国并非易事,然而一些党政军高层等特权份子却能透过各种管道甚至走后门取得美国绿卡,这些特权人士被讥讽为“牙刷主义者”,其行径被舆论所诟,在当时引起了一场争议及引发“牙刷主义问题”,1976年6月4日,议员李子骎在台湾省议会指出社会舆论对该类人士的观感:“目前街谈巷议,将此类人物称之为‘牙刷主义’,意即在国外已万事皆备了,必要时只带一支牙刷就可远走高飞。这真是令人痛心。”[4]
当时不同立场的台湾平面媒体基于“爱(中华民)国”和“爱台(湾)”的乡土意识不同立足点,口径一致地对“牙刷主义”作出批评,而后者更认为“牙刷主义问题”是由国民党的外来政权本质所造成。此外,国民党在该场争议中一直表态反对“牙刷主义”,但并无认真处理问题,一直不愿正面回应舆论的抨击与呼吁,又为持有绿卡的公务员以及特权份子开脱。后来由于台湾舆论对“牙刷主义”问题的兴趣逐渐消退,加上台湾局势逐渐开始从1970年代一连串的外交挫败中回复稳定,以及国民党当局对党外声音的打压,“牙刷主义”问题逐渐平息[4][5]。
“牙刷主义”问题在1970年代反映出台湾社会对于外交危机的恐慌,也反映出国家认同问题和台湾意识的兴起。2008年,“牙刷主义问题”再度呈现,政治人物持有绿卡的问题再次成为竞选双方辩论是否“爱台湾”以及在野党质询国民党内阁的焦点,当时前立委李庆安在立委任内隐瞒具有美国国籍也被舆论所关注;2014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的绿卡争议同样受到社会关注[4][6]。
参见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胡慧玲. 【書摘】台灣民主史之:選舉暫時停止,國民黨鷹派準備整肅. 端传媒. 2020-09-21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 ^ 安裕周記:特朗普這種人. 明报. 2015-12-17.
- ^ 荏苒. 陈信行:一个台湾人的“毛左”之路. 多维新闻. 2015-10-04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 ^ 4.0 4.1 4.2 刘立德. 臺灣平面媒體呈現的「牙刷主義」爭議(1976-1980). 《史耘》. 2017-06-01, (18): 39–80.
- ^ 杨国枢. 社會文化發展的形態與方向. 《中国论坛》. 1977, 5 (1): 17–30.
- ^ 謝:領導人不能像經濟犯 拿綠卡說走就走. 中国评论新闻网. 2008-01-31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