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丝·哈克尼斯

露丝·伊丽莎白·哈克尼斯(英语:Ruth Elizabeth Harkness,1900年9月21日—1947年7月20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市[1],是一位美国服装设计师[2][3][4],在两次前往中国期间,都成功地活捉了大熊猫[5],成为首位将活体大熊猫带出中国的西方盗猎者[6][7]

露丝·伊丽莎白·哈克尼斯与“苏琳”

1947年7月20日,露丝因病去世[5],年仅46岁[8]

历史背景

编辑

冰河世纪以后,熊猫(台湾称“猫熊”)都默默地生活在中国地区的一些与世隔绝的大山里,人们对牠们一无所知[4][2]。但是,西方人来到中国后迅速地发现了这一珍奇动物。据法国知名的生物学家让-皮埃尔·阿尔芒·戴维德[注 1](英语:Fr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的日记所记载:1869年3月11日,他在邓池沟的一个猎户家中看到一张“极好的著名的黑白熊的外皮”[2],几天后他购买了一头被猎杀的年幼熊猫。戴维德在日记中写道:“牠除了四肢、耳朵、眼睛周围为黑色外,其余全为白色。这一定是熊属的一个新种。[2]”他在得到了这一“新物种”后,将其命名为黑白熊尼泊尔语称之为“nigalya-ponya”意为“吃竹子的熊”)。他也因此成为将熊猫引入西方科学界的第一人[2][4]。1916年,“斯托茨纳中国西藏探险队[注 2]”在康定以北的山脉中进行考察时,队员雨果·魏古德英语Hugo Weigold(英语:Max Hugo Weigold德国生物学家)从当地人手中买到了一只被擒获的熊猫幼仔。但不久,这只熊猫就死掉了。他成为首位见到活体熊猫的西方人[2]

在这之后,不断有西方的探险家来到中国川藏地区寻找熊猫,其中以克利姆特·罗斯福小西奥多·罗斯福(均为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之子)最为出名。1929年,罗斯福兄弟与其他一些探险家组织了一次猎杀熊猫的探险活动,成为了首批猎杀熊猫的西方捕猎者。后来,这些猎杀的熊猫成为在西方的博物馆展出的首批熊猫标本。这在西方引发了一阵“熊猫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盗猎者来华[4][2],其中就包括露丝·伊丽莎白·哈克尼斯的丈夫威廉·哈维斯特·小哈克尼斯[注 3](英语:William Harkness,职业探险家)[4]

生平

编辑

露丝·哈克尼斯于1934年的下半年与威廉·哈克尼斯结婚[4]。成婚两周后(1934年9月[8]),其丈夫受纽约动物学协会[注 4](英语:New York Zoological Society)的委托,前往中国捕捉熊猫[2],但未能进入熊猫产区,1936年2月因食道癌死于上海。她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放弃了服装事业,决定将活体熊猫带到美国[2]

第一次前往中国

编辑

1936年4月[4][注 5],露丝来到中国上海[注 6]。因为她没有任何的探险经验,所以人们不允许她参加任何的探险活动[5]

[5]1936年10月20日,在昆廷·扬(英语:Quentin Young美籍华人,探险家)的帮助下,露丝组织了由19人组成的探险队,从成都出发寻找熊猫。但是,探险没有那么容易。每日,探险队都要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山路上前行大约二十公里。

可以想像,一个必须不停地爬上翻下的世界。在那里,雨水夹杂着冰块,还有阴冷的鬼魂般的乌云,还有如刀子般锐利的狂风。

——露丝在日记中写道

两周后,探险队到达四川中部的丛林。11月9日,探险队在四川雅安夹金山下约两千米的山林竹丛中[3][注 7],活捉到一只出生不到十天的两磅半雄性熊猫幼崽[8](当时被误以为是雌性),露丝收养了牠,并且为牠起了一个名字:“苏琳英语Su Lin (1930s giant panda)[注 8](英语:Su Lin)。

牠肯定是饿坏了,牠那黑白花的小圆球脑袋,用鼻子磨蹭着我的上衣,忽然本能的找到了我的乳房

——露丝的日记

露丝用奶瓶[注 9]喂了“苏琳”,她称“这个奶瓶是我最大的王牌!”

没有任何童话比这一幕情景更具梦幻色彩了!没有任何虚拟昏暗的迷宫比这一幕情景更令人不知所措!

——露丝又在日记中写道

此后,露丝悉心照料“苏琳”。上海的各大报纸打算采访露丝,但都被她推辞。随后,露丝想把“苏琳”带到美国,但是被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阻拦。据1936年11月29日《大陆报英语Thomas Franklin Fairfax Millard#The China Press .281911-1917.29》报导:

露丝本打算在这周五凌晨,乘坐“俄罗斯女王号”(英语:Empress of Russia)离开上海,但是海关人员告诉她:她不可以带走任何活着的动物,除非得到许可……哈克尼斯夫人不愿意把熊猫留在其他人手里,她选择了留在海关大楼。

——Panda's Trip To America Is Held Up, The China Press

美国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数天谈判。12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同意让露丝携带熊猫出境,露丝称“是蒋中正先生的一名副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5]

一些政府机构高层官员顶住了许多中国机构的压力,坚持向露丝发放必要的许可证。

——《纽约时报

一些愤怒的中国官员被迫同意让露丝带着她的珍奇动物回家。

——《时代周刊

12月2日,露丝乘坐上海12号码头边的“麦金利总统号”(英语:President Mckinley)客轮,将其带离出境(通过中国海关时的登记证写的是“一只形状奇异的哈巴狗,价值二十元”[4][2][8])。[5]

回国

编辑

1936年12月18日[注 10],露丝携带熊猫到达美国旧金山[4][2]。整个美国为此欢呼,许多人前来迎接。《时代周刊》称“活捉熊猫”的行为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科学发现”,《纽约时报》称“露丝获得了世界上最稀有的动物”。1937年1月,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英语:Brookfield Zoo)以8750美元买下“苏琳”[2]。自2月18日[注 11]起,“苏琳”在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对公众展览,无数民众[注 12]来到动物园参观[8],前三个月的参观人数达到了325000人。某些动物学家称“(熊猫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动物”。此后,与熊猫有关的各种商品风靡一时。与此同时,“熊猫夫人”露丝参与拍摄了无数的广告,参加了各类新闻发布会、颁奖典礼与酒会,还登上了“最佳穿戴人物”的名单,美国探险家协会也请求她加入进去。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请求“熊猫夫人”再捕捉一只雄性熊猫,作为“苏琳”的伴侣,露丝同意了[5]

第二次前往中国

编辑

1937年8月11日[注 13],露丝再次来到中国寻找熊猫。11月,露丝成功捕获一只成年熊猫“阴”,但死于笼子中。1937年12月,露丝又从成都的猎人手中买到一只雄性熊猫“美美”(英语:Mei-Mei也被误以为是雌性),1938年将其运至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2]。1938年年初,又在昆廷·扬的帮助下,露丝再次捕获一只成年熊猫与一只幼崽,并为幼崽命名“苏森”[注 14]。6月,在四川成都,昆廷·扬开枪打死了那只被捕获的成年熊猫。露丝在此时伤心欲绝,并意识到“捕捉熊猫”是伤害动物的行为,决定放归“苏森”[5]

放归熊猫

编辑

1938年7月10日,露丝来到的四川深山,找到“苏森”被捕获的地方,将之放归大自然。[5]

余生

编辑

露丝回到美国后,身体状况与经济状况每况愈下,逐渐被人们所淡忘。1947年7月20日,露丝·哈克尼斯因突发心脏病死于美国匹茨堡市的一所名为“威廉·潘恩”旅店的浴缸中。[4][5]

苏琳

编辑
 
现在,“苏琳”标本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展出

“苏琳”是露丝·哈克尼斯于1936年捕获的熊猫,该年年末运至美国。次年,在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展览。1938年4月,苏琳死于该动物园。关于牠的死因,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死于肺炎[2],也有人认为牠误吞了一根木棍,卡住喉咙窒息而死[8]。一年后,科学家解剖了“苏琳”的尸体,发现牠是雄性[2]。后来,“苏琳”制作为标本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展出。

个人著作

编辑

相关电影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于1862年来到中国,成为四川邓池沟天主教堂(位于四川省宝兴县邓池沟)的神父
  2. ^ 沃特·斯托齐纳(英语:Walter Stoezner,德國生物學家)所组织的探险队
  3. ^ 也可称为“比尔·哈克尼斯”(英语:Bill Harkness)
  4. ^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英语: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WCS)的前身
  5. ^ 一说为该年的10月份
  6. ^ 先在上海筹备,然后前往中国内地捕捉动物
  7. ^ 一说为汶川的草坡
  8. ^ 以向导昆廷·扬的妻子苏琳·扬(英语:Su-Lin Young)的名字为其命名
  9. ^ 探险者一般为男性,不会携带奶瓶。
  10. ^ 一说为1936年12月25日
  11. ^ 一说为1937年4月20日
  12. ^ 亦包括著名盲人作家海伦·亚当斯·凯勒(英语:Helen Adams Keller
  13. ^ 此时,日本侵华战争已经爆发,淞沪会战即将开始
  14. ^ 最初为“美龄”,但遭到宋美龄(蒋中正之妻)的反对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uth Harkness (1900-1947), Brought First Giant Panda to U.S.. America Comes Alive. 2012-03-16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6) (英语).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西方人与大熊猫. 三联生活周刊. 2004-06-03 [2013-12-06] (中文(中国大陆)). 
  3. ^ 3.0 3.1 世界大熊猫热. 中国科普博览.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6) (中文(中国大陆)).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淑女与熊猫:首位从中国带回其最富异国情调动物的美国女探险家的真实经历. [2013-12-06] (中文(中国大陆)).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北京卫视档案》节目:她就是将大熊猫盗捕出中国的美国女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谁最先发现了大熊猫?. 内江日报. 2009-03-31 [2012-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13日) (中文(中国大陆)). 
  7. ^ 揭秘中国熊猫外交:国宝作用不亚于外交官. 新浪. 2009-12-04 [2012-02-13] (中文(中国大陆)). 
  8. ^ 8.0 8.1 8.2 8.3 8.4 8.5 大熊猫67年前到美国 熊猫夫人露丝贡献巨大. 东方网. 2003-06-23 [2013-12-09] (中文(中国大陆)). 
  9. ^ China: The Panda Adventure (2001). IMDb.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8). 
  10. ^ The Lady and the Panda (2017). IMDb. 2016-10-28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11. ^ Dave McNary. Justin Chadwick to Direct `Lady and the Panda' Movie About Ruth Harkness (EXCLUSIVE). Variety. 2016-10-24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