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柱
国柱[1](泰语:หลักเมือง 发音:[làk mɯ̄ə̯ŋ];皇家转写:Lak Mueang),是泰国人崇拜的柱状物体,顶端雕成莲花状,源自婆罗门教的湿婆林伽石柱。泰国各府的大小城市都建有供奉国柱神(泰语:เจ้าพ่อหลักเมือง,罗马化:Chaopho Lak Mueang)的国柱神庙(泰语:ศาลหลักเมือง,罗马化:San Lak Mueang),等同于城市守护神,或华人崇拜的城隍。
在城市树立国柱的做法源自婆罗门教仪式。按照婆罗门教传统,建立城池时要先在土地上树立一根木柱,取自阿勒勃或粉花决明等名贵树种。古代高棉人以阴茎形状的林伽石柱作为湿婆神的形象和王权象征,安置在国都和各处勐的城区中。这些石柱在台语民族民间信仰中是国家或城市的最高鬼神[1]。
泰国的曼谷、宋卡、北榄、帕巴登、差春骚府、庄他武里府、碧差汶府,柬埔寨的马德望省是较早建有国柱庙的地区。曼谷和宋卡的国柱庙是拉玛一世统治时期建造。曼谷国柱庙建于1782年4月21日。北榄和帕巴登是在拉玛二世时期建造,差春骚、庄他武里、马德望的国柱庙是在拉玛三世时期建造。拉玛四世又在曼谷建造了第二个国柱。之后到1944年才有新的国柱建成,是因当时的銮披汶·颂堪政权计划迁都碧差汶府,所以在当地建造国柱庙。1992年,泰国内政部下令全国各府皆需建造国柱庙;但到2010年,仍有不少府分未修国柱庙[2][3]。
国柱庙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如在华裔较多的府分,当地的庙即是中式风格,如宋卡、北榄、益梭通。黎逸的国柱建在城区湖中岛的泰式亭子内。
国柱神社
编辑泰国
编辑- 曼谷城隍庙
- 呵叻府城隍庙
- 素攀武里府城隍庙(天龙公园素攀古庙)
- 乌隆他尼府城隍庙
- 清莱市肚脐柱
- 洛坤府城隍庙
- 巴蜀府城隍庙
- 武里南府城隍庙
- 那空是贪玛叻府城隍庙
- 达叻府城隍庙
- 苏林城隍庙
- 大城府城隍庙
- 也拉府城隍庙
- 孔敬府城隍庙
- 叻丕府城隍庙
- 那空沙旺市城隍庙
- 宋卡府城隍庙
- 黎逸府城隍庙
- 素可泰府城隍庙
- 夜功府城隍庙
- 帕尧府城隍庙
- 彭世洛府城隍庙
- 尖竹汶府城隍庙
- 南城柱
- 本头庙 (华富里府)
- 本头庙 (北碧府)
老挝
编辑图册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G.W.史金纳; 林俊绵, 许华. 泰国华侨社会,史的分析(续). 南洋问题资料译丛. 1964-07-01, 02 (1964): 66–67.
- ^ Women's prison to make way for city shrine. Pattaya Mail. 2008-05-01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 ^ Thai Oil donates 1 million baht to Chonburi pillar project. Pattaya Mail. 2010-09-30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延伸阅读
编辑- Terwiel, B.J.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the Thai 'city pillar' (PDF). Journal of the Siam Society. July 1978, 66 (2): 159–71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