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姆法伊翁条约 (1261年)

《尼姆法伊翁条约》尼西亚帝国热那亚共和国于1261年3月在尼姆法伊翁(今凯末尔帕夏)签订的一项贸易防御协定。这项条约复国后的拜占庭帝国和热那亚共和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决定了未来几个世纪的历史。

尼姆法伊翁条约
1265年条约签订后复国的拜占庭帝国[1]
签署日1261年3月13日
签署地点尼姆法伊翁
签署者

背景

编辑

1204年十字军第四次东征洗劫君士坦丁堡,逃出首都的流亡贵族以尼西亚为中心,在安纳托利亚半岛北部建立尼西亚帝国,成为拜占庭的继承国之一。之后尼西亚成功地保住对小亚细亚西海岸领土的控制,抵御了北方拉丁帝国和东部塞尔柱突厥人的侵扰。1214年的尼姆法伊翁条约英语Treaty of Nymphaeum (1214)签订后,尼西亚帝国得以逐渐蚕食拉丁帝国,并收复了先前拜占庭控制的大部分领土。到了1230年代末,拉丁帝国只余君士坦丁堡一城尚未丢失。然而纵观历史,若未能控制周围海域是无法攻破这座城市的。13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威尼斯仍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维持着由30艘船只组成的大型巡逻队,以扼守海峡阻挡尼西亚人的进攻[2]。尽管尼西亚舰队在这一历史时期相当庞大,曾夺回了几个爱琴海岛屿的控制权[3],还对君士坦丁堡构成了直接威胁[4], 但其仍然无法与和拉丁帝国结盟的威尼斯舰队相抗衡。 这一弱点在1235年,尼西亚与保加利亚君士坦丁堡的联合围困英语Siege of Constantinople (1235)中暴露无遗。当时封锁君士坦丁堡的尼西亚舰队(据称有100艘战船)被仅有其四分之一规模的威尼斯海军击败[5]。1260年尼西亚对君士坦丁堡围困的再次失败英语Siege of Constantinople (1260)也进一步证明未来对君士坦丁堡的任何攻击都需要一支强大的舰队。

条约

编辑
 
米海尔八世

海军力量的不足使新即位的尼西亚皇帝米海尔八世(1259-1282年在位)寻求与威尼斯的海洋与商业宿敌热那亚共和国结盟,而当时后者已参加针对威尼斯的圣萨巴斯战争英语War of Saint Sabas[6]。1261年3月13日,双方签署了一项贸易和防御协定,热那亚同意在战争中与尼西亚帝国结盟,并在尼西亚预计围攻君士坦丁堡期间提供多达五十艘船只的舰队,同时将立即提供十六艘船。此外条约还规定允许尼西亚从热那亚领土上购买马匹和武器,并许可热那亚臣民为尼西亚帝国服务[6]。作为交换,热那亚商人将在拜占庭帝国获得税收和关税优惠,包括他们在君士坦丁堡对面金角湾海岸佩拉的贸易点,以及拜占庭境内的所有港口[2][7]。签署《尼姆法伊翁条约》的目的与1082年的《拜占庭-威尼斯条约》非常类似,威尼斯也通过后者从拜占庭帝国获得了相当大的让步[8]以被换取对抗诺曼人

结果

编辑

该条约签订后的短短数月,君士坦丁堡就于1261年7月25日被阿莱克修斯·斯特拉特格普洛斯意外收复,根本无需热那亚人的支援。因此《尼姆法伊翁条约》对于拜占庭来说几乎变得多余,米海尔八世开始着手建立本国的强大海军。然而,由于威尼斯和其他天主教国家继续对拜占庭帝国构成入侵威胁,该条约仅作微小修订,仍然维持有效。另一方面对于热那亚来说,这份条约影响重大,因为它将加拉塔金角湾对面佩拉城外的热那亚商业区)转变成该地区的主要商业中心,为热那亚近东的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9]。然而,因为威胁到威尼斯在东方的贸易地位,这也使两国间产生了直接竞争。

长远来看,特别是在米海尔八世去世后,随着拜占庭帝国曾经享有的商业和海军霸权被热那亚和威尼斯取代,其逐步沦为了两国活动的囚徒[7]

参见

编辑

脚注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