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瑶人[2]东南亚海上的几个南岛族群的统称。这些族群自称萨马(Sama/Samah)、萨马人(A'a Sama)[3],而其它民族常称之为巴乔(Bajau /ˈbɑː, ˈbæ-/,也拼写作 Badjao, Bajaw、Badjau、Badjaw、Bajo 或 Bayao,又译作巴瑶)。 他们通常过着海上生活方式,使用小型木制帆船,如 perahu(Meranau语之layag)、djenging(balutu)、lepa 和 vinta(pilang)。[4] 一些在沙巴的Sama-Bajau原住民族群也以其传统之文化而闻名。

巴瑶人
上图为一名马来西亚的巴瑶妇女在为“家用艇” (family boat / banglo) 进行锚定作业中;下图为位于菲律宾的一个典型巴瑶民居群
总人口
120万(全球范围内)
分布地区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沙巴砂拉越 436,672[1]
 菲律宾
苏禄群岛三宝颜半岛棉兰老岛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
文莱 文莱
语言
巴瑶语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逊尼派、原始宗教

巴瑶族是菲律宾塔威塔威群岛的主要族群。 它们也存在于苏禄群岛的其他岛屿、棉兰老岛的沿海地区和吕宋岛北部的三描礼士婆罗洲北部和东部、苏拉威西岛以及整个印度尼西亚东部岛屿。[5] 在菲律宾,他们与宗教相似的摩洛人归为一类。 由于棉兰老岛的冲突,许多菲律宾Sama-Bajau人迁居邻近的沙巴和菲律宾北部岛屿。[6][7]

巴瑶族有时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儿童经常在海边的各种市场乞讨货币)或“海上游牧民族”,这些词汇也被用于具有相似传统生活方式的非相关种族群体, 如缅泰丹老群岛的莫肯人和苏门答腊岛东南部与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的罗越人。 现代巴瑶族群自早期居住区向外扩散似乎与海参海上贸易的发展有关。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otal population by ethnic group,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and state, Malaysia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369/1. 2010 [12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7 February 2012). 
  2. ^ 傅无闷. 南洋年鑑 1. 新加坡: 南洋报社. 1939 [202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5). 
  3. ^ Maglana, Matthew Constancio. Understanding Identity and Diaspora: The Case of the Sama-Bajau of Maritime Southeast Asia. Jurnal Sejarah Citra Lekha. 12 December 2016, 1 (2): 71. doi:10.14710/jscl.v1i2.12089 . 
  4. ^ Harry Nimmo. The sea people of Sulu: a study of social change in the Philippines . Chandler Pub. Co. 1972. ISBN 0-8102-0453-3. 
  5. ^ Lotte Kemkens. Living on Boundaries: The Orang Bajo of Tinakin Laut, Indonesia (PDF) (Social Anthropology Bachelor's论文). University of Utrecht. [21 March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7 November 2011). 
  6. ^ Catherine Allerton. Statelessness and child rights in Sabah. New Mandala. 5 December 2014 [22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7). 
  7. ^ The Bajau, the Badjao, the Samals, and the Sama People. 14 May 2009 [3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8). 

延伸阅读

编辑
  • François-Robert Zacot (2009). "Peuple nomade de la mer ,les Badjos d'Indonésie", éditions Pocket, collection Terre Humaine, Paris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