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皇帝

西藏人對中國皇帝的敬稱

文殊皇帝,或称曼殊师利大皇帝藏语འཇམ་དབྱངས་གོང་མ་ཆེན་པོ威利转写vjam dbyangs gong ma chen po)是藏传佛教中国皇帝(特别是清朝皇帝)的敬称。藏传佛教认为中国皇帝是文殊菩萨化身,使世界安宁的转轮王,“文殊菩萨皇帝”、“文殊大皇帝”为顺治年间以降西藏致书清廷时常用的启头语[1]满洲人又称皇帝为佛爷

词源

编辑

有观点认为[谁?],“满洲”之名来自文殊菩萨(曼殊师利菩萨),因此清朝皇帝也叫文殊皇帝。根据清朝官方观点表示,族名“满洲”源于文殊菩萨梵语मञ्जुश्री,Manjusri),乾隆帝还特别在其诗中自注以表示对这一说法的认同;持这种观点学者还说努尔哈赤建国时,满语是以“满洲国”(满语ᠮᠠᠨᠵᡠ
ᡤᡠᡵᡠᠨ
穆麟德转写manju gurun)为名,即取“文殊菩萨的土地”之意[2]

历史上清兵入关满洲人信仰的是萨满教而非佛教,许多历史学家并不认可这一说法,提出可能是由蒙古语进入满语的。关于“满洲”一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

使用

编辑

佛经《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云:“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之转译),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即五台山)。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藏传佛教语境中用于世俗统治者的“文殊菩萨化身”指的是“中国”(藏语རྒྱ་ནག威利转写rgya nag,今译中原/汉地)王朝的统治者中国皇帝。藏族史家看来,元朝统治的最主要和核心的地区是汉地,明朝继承的是元朝的正统。因此,藏传佛教语境中将“文殊菩萨化身”这一曾经用于忽必烈的称呼加于明朝皇帝身上。

清朝皇帝“转轮王”和“文殊菩萨化身”称号正是基于上述历史背景而来。随着16世纪后半叶藏传佛教全面传入蒙古地区,藏传佛教赋予世俗统治者的“转轮王”和“文殊菩萨”称号被蒙藏两地的贵族广泛接受。清朝入关后,这两个称号随之被加于清朝皇帝之上。与明朝相比,清朝与蒙古诸部的关系更为复杂和密切。于是,在清朝与蒙古诸部的频繁往来中,清帝被蒙藏高层普遍称为“转轮王”或“文殊菩萨化身”[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避暑山莊:清帝國多元統治的縮影.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202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2. ^ 黄美蓉译,杉山正明著《游牧民的世界史》页389-391,广场出版,2013年。
  3. ^ 安海燕. 作为“转轮王”和“文殊菩萨”的清帝——兼论乾隆帝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清史研究. 2020年, (2) [202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7).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