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辛家古宅

台灣澎湖縣的歷史建築

湖西辛家古宅,是一座位于台湾澎湖县湖西乡湖西村的宅第建筑,于2009年6月8日登录澎湖县历史建筑。

湖西辛家古宅
辛家古宅
辛家古宅现貌
位置澎湖县湖西乡湖西村11号
建成时间清领时期
公众参观开放时间:不开放参观
官方名称湖西辛家古宅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宅第
详细登录资料

沿革

编辑

湖西村自明天启年间由先民进行开垦。后在清领时期初期即已有居民迁至本地定居,该村庄因地势低洼,该地区因冲积层较厚,雨水汇集,故成为当时澎湖列岛农业较发达的地区。辛家本源出自甘肃莘地,堂号“陇西”。据《辛家族谱》,记载辛氏先祖原与柯氏、蔡氏两姓为同脉兄弟,起源于宋朝时期,并从河南省济阳府固始县移居到福州大路凤陈张勤乡。后来归因家族人口增加,各自建立宗祠,并分姓为辛、柯、蔡三姓。其中,辛氏为三兄弟中的长兄,宗族堂号为“青阳”,随辛、柯、蔡三姓移居闽南地区后,各自发展壮大,其中浯州辛氏家族发展至第九世的辛辉玉,于明朝年间前往澎湖垦迹,被视为“开澎一世祖”之一。[1]后于顺治年间在湖西开垦时创建辛氏宗祠。[2][3]

根据誊本资料查阅,建材鉴定及建筑特征,辛家古宅被推估应为清代时期(咸丰年末至同治年初)所兴建,起造人应为湖西七世二房的辛黎水或其子辛三阳,在昭和八年(1943年)期间,至少有一次大幅的修建工程。

2009年,澎湖县政府以该建筑为举人辛齐光之祖宅、建筑形式具有传统澎湖民居为由,提出历史建筑登录申请,为由登录该建筑为历史建筑,并于2013年完成台湾高雄地方法院公证,并将地上物十年使用权被转让给澎湖县政府管理。

2015年,澎湖县政府对辛家古宅进行调查研究和修复计划,并由永明国际设计有限公司负责执行。根据调查研究后,则发现其所有权人并非辛齐光所属之湖西二世第三房辛瑚派下,而是属于辛瑚的长兄辛瑜所领的大房。其中古宅左侧的辛氏家庙,则是族谱记载中最早的辛氏宗祠所在地,因为年久失修,该家庙后于1990年重建完成,辛齐光的故居在经由马公高中历史教师蔡福松解释后得知位于辛氏古宅右后侧。[4]

2021年,辛家古宅与西安许真古宅修复工程经向立法院要求补助经费后,文化部同意上述二案补助逾1300万元,并对于建筑本体进行修复工程。[5]

建筑设计

编辑

辛家古宅基地呈现狭长状之“一落四榉头”格局,建筑座东北朝西南,建筑采用硓𥑮石及与土埆造砌筑之承重墙体,建筑后侧则有汕石隅柱结构、屋顶的覆盖物则使用传统的闽式屋瓦,该屋瓦则采用叠三砌法使屋顶整体结构稳固。建筑屋顶形式以硬山顶为主,大厝身的屋面采用了前后两坡落水的设计,并依循传统的阴阳坡观念作法。前方屋坡的檐高略过于后方屋坡,屋面的深度前方比后方更加浅短,此外,建筑物山墙的脊头多采用圆头形。地板结构以三合土施作,大厅以尺砖斜铺。[6]

大厝的大厅过去主要是辛家用来待客和进行祭祀活动的空间。是建筑物最宽敞的区域。大厅的左侧是长房,作为住宿和存放物品的空间使用。右侧则为次房,这个区域通常用作客房或其他用处之场所使用,其他两侧的间仔都是房间,以作为提供为辛家成员使用。建筑物区域的末端设有一座尾间仔,该设施作为通常是用来烧火做饭的灶脚使用。在尾间仔的右侧是一个贮藏间,作为存放燃料或其他物品使用。外埕处则设有一水井。[7]

门楼外的前埕过去的附属建筑已拆除,仅能在左爿尾间仔的外墙见到钢筋混凝土痕迹。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辛荣彬、辛宽得、辛长辉. 《辛家族譜》. 高雄市: 献祥号有限公司. 2002. 
  2. ^ 许雪姬、颜尚文. 《續修澎湖縣志-地理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3. ^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湖西辛姓. penghu.info.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英语). 
  4. ^ 永明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澎湖縣歷史建築湖西辛家古宅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12. 
  5. ^ 刘禹庆. 澎湖古蹟修護 立委楊曜爭取文化部經費補助. 自由时报. 2021-12-16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zh-ch). 
  6. ^ 计划主持人:张雅铭;协同主持人:黄进兴、简聪敏;研究人员:陈琼慧. 《澎湖縣歷史建築湖西辛家古宅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 澎湖县: 指导单位: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主办单位:澎湖县政府;委托单位:澎湖县政府文化局. 2015. 
  7. ^ 主持:石鹏鸿、大石建筑师事务所. 《澎湖縣歷史建築湖西辛家古宅細部規劃設計計畫》.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1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