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作品中的遥远未来

科幻作品为代表的虚构作品中,故事的发生背景常常会设置为遥远的未来世界。19世纪,随着“深时”概念的出现,小说家对人性有了另一层次的认识,将遥远未来作为小说设定的做法也就兴盛起来。这一派的代表作品有H·G·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和奥拉夫·斯塔普雷顿的《最后和最先的人英语Last and First Men》。这类作品的常见主题有乌托邦末世论宇宙的终极命运,此外也会和太空歌剧科学奇幻末日幻想类作品有所交集。

1992年人们基于雨果·根斯巴克提出的“漂浮城市”想法绘制的图像,描绘了一万年后的世界

起源

编辑

布莱恩·斯塔布尔福德英语Brian Stableford大卫·朗福德英语David Langford认为,只有在人类了解地质年代进化论探讨的时间尺度,以及这些话题对人性的影响之后,文艺作品中有关遥远未来的探讨才算真正开始。[1]盖瑞·威斯伐尔英语Gary Westfahl也持相同态度,认为遥远未来主题的作品起源自“深时”这一较为新颖的概念。[2]

主题

编辑

遥远未来”的概念目前并没有具体的定义,不过通常这类虚构作品中的世界“与当前世界大相径庭、彻底改头换面,乃至完全脱节”。[2]乔治·曼恩英语George Mann (writer)则指出,遥远未来类的作品主题通常围绕着“与分崩离析”。[3]

未来人类的演化是此类小说的经典题材。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时间机器》中,未来人类分出了两个亚种——艾洛伊人英语Eloi莫洛克人英语Morlock。后世许多作品将这类做法发扬下去,讲述人类脱离物质身体后成为纯能量生命,或者是意识上传、在虚拟世界中生活下去。[2][3]

末日幻想是另一大常见题材,通常与濒死地球英语Dying Earth (subgenre),以及人类遭更高级生物、文明、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外星生命、类似神的纯能量生命)压迫等内容相关。[1][2][3]若人类文明并未灭亡,这类作品经常假设技术发展出现了突破,人类实现星际旅行时间旅行,其中星际旅行常常落入到太空歌剧的范畴中。[1]

有的作者会列出人类乃至宇宙的未来史。奥拉夫·斯塔普雷顿的1930年作品《最后和最先的人英语Last and First Men》是这一主题的先驱。[3]

有的遥远未来作品落入到奇幻作品的范畴中,描绘了倒退的社会导致古老文明的技术原理无人通晓,被未来人类视为魔法。此类别也称为“遥远未来奇幻作品”,[2]科学奇幻类作品有一定的重叠。[3]

弗雷德·波拉克英语Fred Polak将遥远未来类作品分成两大类——“预言的未来”与“命运的未来”。预言的未来基于当前的人类发展状况,预测未来的社会走向,借着未来的舞台警告当下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这类作品常常涉及到反乌托邦主题。命运的未来则泛指各类对乌托邦末世论宇宙的终极命运等命题的哲学探讨。[1]

乔治·曼恩注意到,探讨遥远未来的作品“有许多托寓和道德故事”。[3]盖瑞·威斯伐尔与曼恩观点类似,不过也指出有的评论家认为,与描绘近未来的作品相左,这些遥远未来作品“属于基础保守主义”(essential conservatism)、“缺少[与当今社会的]关联性”。如果人类文明能延续到遥远未来的话,他们的生活方式必然是当今人类难以想象的。[2]

例子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Stableford, Brian; Langford, David. Themes : Far Future : SFE : Science Fiction Encyclopedia. sf-encyclopedia.com. 2018-08-11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2. ^ 2.0 2.1 2.2 2.3 2.4 2.5 Westfahl, Gary. 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Themes, Works, and Wonder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5: 281–282. ISBN 978-0-313-32951-7 (英语). 
  3. ^ 3.0 3.1 3.2 3.3 3.4 3.5 Mann, George. The Mammoth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Little, Brown Book Group. 2012-03-01: 331. ISBN 978-1-78033-704-3 (英语). 

拓展阅读

编辑
  • Marge Piercy. Envisioning the Future: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Next Millennium.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8195-6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