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拖拉机
轻型拖拉机(Leichttraktor(VK-31))是德国一种实验坦克的假称。
Leichttraktor VK-31 | |
---|---|
类型 | 轻型坦克 小坦克 |
原产地 | 魏玛共和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30年 |
使用方 | 魏玛共和国 纳粹德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29年-1933年 |
生产商 | 克虏伯、莱茵金属 |
生产日期 | 1930年 |
制造数量 | 4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8.7公吨(9.6短吨)(克虏伯) 8.96公吨(9.88短吨)(莱茵金属) |
长度 | 4.35米(14.3呎)(克虏伯) 4.21米(13.8呎)(莱茵金属) |
宽度 | 2.37米(7.8呎)(克虏伯) 2.26米(7.4呎)(莱茵金属) |
高度 | 2.35米(7.7呎)(克虏伯) 2.27米(7.4呎)(莱茵金属) |
操作人数 | 4:指挥官、驾驶员、无线电操作员、装填手 |
装甲 | 14-12mm 铆接和焊接钢管 |
主武器 | 3.7厘米 KwK 36 L/45坦克炮×1 |
副武器 | 7.92×57mm毛瑟 MG 13 机枪 |
发动机 | 戴姆勒-奔驰M36六气缸液冷式汽油发动机 100 马力 |
悬挂 | 螺旋弹簧悬挂(克虏伯) 片状弹簧悬挂(莱茵金属) |
作战范围 | 公路上137 km(85 mi) |
速度 | 30 km/h(19 mph)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军事发展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但德国还是秘密地以“拖拉机”的名义建造装甲车辆和火炮。
拉帕洛条约于1922年被签署后,德国能够送军士到俄国受训,在高度保密下,德国在苏联测试坦克。在1926年至1933年间所使用的轻型拖拉机称为喀马坦克学校,位于苏联喀山附近。该位置是苏联红军和德国国防军的联合试验场,也是坦克训练场。
它的代号Kama(喀马)是从两个词:Kazan和Malbrandt来的,这是因为其被分配测试的位置在Kazan和Oberstleutenant Malbrandt一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它被用来作为训练坦克。
车辆特征
编辑本车的武装有半自动式37 mm KwK L/45炮1门与7.92mm机枪1挺。搭载弹药为主炮150发,机枪3000发。
因为身为实验车辆的性质,车体是由软钢板制造的,所以正面与侧面的14mm装甲仅能防御步兵武器等级的穿甲弹。
4辆试作车全部都是使用都是使用戴姆勒朋驰的6汽缸M36引擎。此引擎原本为卡车用的引擎,为水冷式,重量则为360KG,燃料箱总容量为150L,在平地上的最大续行距离达到140km。变速箱则为ZF制品。
构造上引擎位于车体前方,炮塔则位于车体的后半部,整体概念比较接近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使用的LK II坦克[1],属于较为旧式的设计。原本在1931年时德国预计要下订289辆,不过后来由于较新的一号坦克开发进行顺利,所以本车的订单全部取消。
参考文献
编辑- ^ Peter Chamberlain & Hilary Doyle (1999). Sterling. ed. Encyplopedia of German Tanks of World War Two. ISBN 185409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