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伯爵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隋朝前期的爵制基本沿袭北周,分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九等。开国县伯为正三品,开国置国官,所置国官及其数量因所加散实官不同而不同[1]

  • 加上柱国或柱国者,置令、大农、尉(2人)、典卫(4人)、常侍(2人)、侍郎(2人)、庙长、学官长、食官长、食官丞(2人)、厩牧长、厩牧丞(2人)、典府长、典府丞、舍人(4人)等国官。
  • 加上大将军或大将军者,置令、大农、尉、典卫(2人)、常侍、侍郎、庙长、学官长、食官长、食官丞(2人)、厩牧长、厩牧丞、典府长、典府丞、舍人(3人)等国官。
  • 加上开府仪同三司或开府仪同三司者,置大农、尉、侍郎、庙长、学官长、食官长、厩牧长、典府长、典府丞、舍人(2人)等国官。
  • 加上仪同三司或仪同三司者,置大农、庙长、食官长、厩牧长、典府长、典府丞、舍人(2人)等国官。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推行《大业令》,旧有五等封爵全部削除。

下表列出隋朝可考的伯爵。

开国县伯

编辑

北周旧爵

编辑

思安国

编辑
思安国(579年—?)[2]
由思安县开国子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思安县开国伯 贺娄子干 579年—580年 进封武川县开国公
2 思安县开国伯 贺娄皎 580年—? 贺娄子干子

巴渠国

编辑
巴渠国(580年—?)[3]
由巴渠县开国男进爵,食邑六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巴渠县开国伯 罗达 580年—596年

文帝始封

编辑

平乡国

编辑
平乡国(581年—607年)[4]
食邑二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乡县开国伯 杨汪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新安国

编辑
新安国(581年—589年)[5]
由新安县开国子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安县开国伯 李圆通 581年—589年
进封万安县开国侯

南和国

编辑
南和国(581年—607年)[6]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和县开国伯 李谔 581年—?
2 南和县开国伯 李大方 李谔子
《大业令》行,国除

率道国

编辑
率道国(581年—607年)[7]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率道县开国伯 柳俭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义乡国

编辑
义乡国(581年—584年)[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义乡县开国伯 梁操 581年—584年
病薨,国除

通政国

编辑
通政国(581年—586年)[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通政县开国伯 梁刚 581年—586年
因劝谏获免,国除后迁徙瓜州

广平国

编辑
广平国(581年—586年)[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平县开国伯 梁叔谐 581年—586年
伏诛,国除


安定国

编辑
安定国(581年—586年)[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定县开国伯 梁志远 581年—586年
伏诛,国除

建威国

编辑
建威国(581年??—586年)[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建威县开国伯 梁务 581年—586年
时周其父梁士彦始封建威伯,后梁务伏诛,国除

上蔡国

编辑
上蔡国(589年—607年)[9]
以平陈之功封,食邑七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上蔡县开国伯 樊子盖 589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后封建安侯

饶阳国

编辑
饶阳国(589年—?)[10]
以平陈之功,由饶阳县开国子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饶阳县开国伯 刘臻 589年—598年

端氏国

编辑
端氏国(589年—?)[11]
以源雄伐陈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端氏县开国伯 源崇 589年—? 源雄子
袭封朔方郡开国公

安化国

编辑
安化国(589年—?)[11]
以源雄伐陈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化县开国伯 源褒 589年—? 源雄子

安邑国

编辑
安邑国[12]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邑县开国伯 韦霁

汝阳国

编辑
汝阳国[13]
由汝阳县开国子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汝阳县开国伯 柳雄亮

魏城国

编辑
魏城国(?—607年)[14]
由魏城县开国男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魏城县开国伯 陈茂
2 魏城县开国伯 陈政 ?—607年 陈茂子
《大业令》行,国除

贺川国

编辑
贺川国[15]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贺川县开国伯 许澄

南皮国

编辑
南皮国[16]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皮县开国伯 韦瓒

恒安国

编辑
恒安国[17]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恒安县开国伯 韦才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隋书 卷二十八 志第二十三》
  2. ^ 《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八》:“元象初,领军器监,寻除秦州刺史,进爵为伯。”
  3. ^ 《大隋使持节行军总管齐州刺史巴渠伯罗府君墓志铭》:“仍封巴渠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进爵为伯,增邑四百。”
  4. ^ 《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二十一》:“高祖受禅,赐爵平乡县伯,邑二百户。”
  5. ^ 《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高祖受禅,拜内史侍郎,领左卫长史,进爵为伯。”
  6. ^ 《隋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三十一》:“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爵南和伯。”
  7. ^ 《隋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三十八》:“及高祖受禅,擢拜水部侍郎,封率道县伯。”
  8. ^ 8.0 8.1 8.2 8.3 8.4 梁士彦之子《隋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五》:“志远为安定伯,务为建威伯,皆坐士彦诛。”
  9. ^ 《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八》:“平陈之役,以功加上开府,改封上蔡县伯,食邑七百户,赐物三千段,粟九千斛。”
  10. ^ 《隋书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一》:“左仆射高颎之伐陈也,以臻随军,典文翰,进爵为伯。”
  11. ^ 11.0 11.1 《隋书 卷三十九 列传第四》:“赐子崇爵端氏县伯,褒为安化县伯,赐物五千段,复镇朔州。”
  12.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寿弟霁,位至太常少卿,安邑县伯。”
  13.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以本官检校太子左庶子,进爵为伯。”
  14. ^ 《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在官十余年,转益州总管司马,迁太府卿,进爵为伯。”
  15. ^ 《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四十三》:“历尚药典御、谏议大夫,封贺川县伯。”
  16. ^ 《韩贵和墓志》:“后开皇三年,蒙时仪同三司、司农少卿、大使、南皮县开国伯臣违瓒授荆州刺史。”
  17. ^ 《大唐赠户部尚书上柱国曹国公韦公墓志铭并序》:“祖才,随仪同三司、左武侯、骠骑将军、行坊州刺史、恒安县开国伯。”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