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遵(?—?),字世礼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北魏官员。

生平

编辑

高遵的父亲高济是沧水郡太守,高遵是庶子,哥哥高矫等人经常欺负他。等到高济去世,高矫不让高遵在丧位上。高遵于是疾驰奔赴平城,投奔共曾祖的堂兄中书令高允。高允为高济举哀,以高遵为丧事的主人,京城有关人士无不前来吊唁,朝廷权贵都认识了高遵。高遵慢慢的回家参与丧事。丧期结束后,高允为高遵经营为官的道路,高遵得以补任乐浪王拓跋万寿侍郎,高遵感激高允成全得益的恩情,对待高允如同父辈一样[1][2]

高遵涉猎文史,很有写作才能,跟随都将长广公侯穷奇平定三齐,以军功获赐爵高昌男,补任安定王拓跋休相。高遵撰写太和殿安昌殿的图画,之后与中书令高闾增加改定律令,升任中书侍郎。高遵代理中书令,前往长安,刊刻燕宣王冯朗的庙碑,进爵为安昌子,又出使济州、兖州、徐州三州,观察风俗审理诉讼,升任中都令。等到北魏新制作服饰,魏孝文帝恭敬的祭祀宗庙,高遵形体容貌庄重整洁,声音流畅气势雄健,经常兼任太祝令,跪拜宣赞礼仪事务,所进行的俯仰动作,大体符合礼仪规矩。因此魏孝文帝熟识厚待高遵。之后高遵与游明根高闾李冲进入朝廷商议律令,高遵亲自面对魏孝文帝,经常有所陈奏。因为多年的功劳,高遵获赐粟帛牛马,外任立忠将军齐州刺史。高遵持符节经过故乡,宗族乡亲都对他改变了态度,而高矫等人更加嫉妒诋毁他[3][2]

高遵为人不够廉洁清白,在中书省时,每次休假回到崤山以东,必定要借备骡马,跟从的随从有一百多人。高遵又住在百姓家中求取丝织品,不满意就谩骂不走,强行征用索求。十天半月之间,就得到上千的缣布,城乡百姓深受其苦。高遵到了齐州,本性不改,选拔征召官吏僚属,收受了很多贿赂。另外高遵的妻子明氏家在齐州,明氏的母弟舅甥共同互相嘱托,争相求取财货利益,严酷残暴不讲道理,杀害了很多人。高遵贪婪残酷的情况,魏孝文帝很是听说了一些。到魏孝文帝巡视邺城时,高遵从齐州来朝见,遇到大赦获得原谅。高遵临别魏孝文帝回齐州前,到行宫请见辞行,魏孝文帝引见后批评训斥了高遵。高遵自述没有做有负皇帝的事,魏孝文帝厉声说:“如果没有为了迁都而发的赦令,肯定已经没有你高遵了!加上你不光贪婪,而且用刑太暴虐,你总比不上济阴王元郁,他都免不了法律的惩治,你是什么人,胆敢这么做!从今往后应该自加约束谨慎。”高遵回到齐州后,仍不思悔改。齐州人僧振到洛阳状告高遵。魏孝文帝诏令廷尉少卿刘述详细审查,全部事实都和告发的一样。之前,和尚道登路过拜访高遵,高遵认为道登很受魏孝文帝的宠爱,就送给道登许多财物,深深拜托倚仗他。道登因为多次在魏孝文帝面前申救高遵,魏孝文帝不采纳,于是诏令刘述去赐令高遵自杀。当时高遵的儿子高元荣前往洛阳伸冤,还是倚仗道登,不时来往道登那里。道登知道高遵死刑已经决定,才将高元荣送走。高遵恨自己的妻子明氏,不与她诀别到别处沐浴,服毒自杀[4][5]

家庭

编辑

父亲

编辑
  • 高济,北魏游击将军、沧水郡太守、浮阳宣子

兄弟姐妹

编辑
  • 高矫,北魏浮阳子
  • 高次文

儿子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魏书·卷89》,出自魏收魏书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魏书·卷八十九·列传酷吏第七十七》:高遵,字世礼,勃海蓚人。父济,沧水太守。遵贱出,兄矫等常欺侮之。及父亡,不令在丧位。遵遂驰赴平城,归从祖兄中书令允。允乃为遵父举哀,以遵为丧主,京邑无不吊集,朝贵咸识之。徐归奔赴。免丧,允为营宦路,得补乐浪王侍郎。遵感成益之恩,事允如诸父。
  2. ^ 2.0 2.1 《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十九》:矫弟遵,字世礼。贱出,其兄矫等常欺侮之,及父亡,不令在丧位。遵遂驰赴平城,归允。允为作计,乃为遵父举哀,以遵为丧主,京邑无不吊集,朝贵咸识之。徐归奔赴。免丧后,为营宦路。遵感成益之恩,事允如诸父。涉历文史,颇有笔札。随都将长广公侯穷奇等平定三齐。以功赐爵高昌男,补安定王相。撰太和、安昌二殿画图。后与中书令高闾增改律令,进中书侍郎。假中书令,诣长安,刊燕宣王庙碑,进爵安昌子。使济、兖、徐三州,观风理讼。进中都令。及新制衣冠,孝文恭荐宗庙,遵形貌庄洁,音气雄畅,常兼太祝令,跪赞礼事,为俯仰之节,粗合仪矩,由是帝颇识待之。后与游明根、高闾、李冲等入议律令,亲对御坐,时有陈奏。出为齐州刺史。建节历本州,宗乡改观,而矫等弥妒毁之。
  3. ^ 《魏书·卷八十九·列传酷吏第七十七》:涉历文史,颇有笔札,进中书侍郎。诣长安,刊燕宣王庙碑,进爵安昌子。及新制衣冠,高祖恭荐宗庙,遵形貌庄洁,音气雄畅,常兼太祝令,跪赞礼事,为俯仰之节,粗合仪矩。由是高祖识待之。后与游明根、高闾、李冲入议律令,亲对御坐,时有陈奏。以积年之劳,赐粟帛牛马。出为立忠将军、齐州刺史。建节历本州,宗乡改观,而矫等弥妒毁之。
  4. ^ 《魏书·卷八十九·列传酷吏第七十七》:遵性不廉清,在中书时,每假归山东,必借备骡马,将从百余。屯逼民家求丝缣,不满意则诟骂不去,强相征求。旬月之间,缣布千数。邦邑苦之。遵既临州,本意未弭,选召僚吏,多所取纳。又其妻明氏家在齐州,母弟舅甥共相凭属,争求货利,严暴非理,杀害甚多。贪酷之响,帝颇闻之。及车驾幸邺,遵自州来朝,会有赦宥。遵临还州,请辞帝于行宫,引见诮让之。遵自陈无负,帝厉声曰:“若无迁都赦,必无高遵矣!又卿非惟贪婪,又虐于刑法,谓何如济阴王,犹不免于法。卿何人,而为此行!自今宜自谨约。”还州,仍不悛革。齐州人孟僧振至洛讼遵。诏廷尉少卿刘述穷鞫,皆如所诉。先是,沙门道登过遵,遵以道登荷宠于高祖,多奉以货,深托仗之。道登屡因言次申启救遵,帝不省纳,遂诏述赐遵死。时遵子元荣诣洛讼冤,犹恃道登,不时还赴。道登知事决,方乃遣之。遵恨其妻,不与诀,别处沐浴,引椒而死。
  5. ^ 《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十九》:遵性不廉清。在中书时,每假归山东,必借备骡马,将从百余,屯逼人家,不得丝缣满意,则诟詈不去。旬月之间,缣布千数,郡邑苦之。既莅方岳,本意未弭,选召僚吏,多所取纳。又其妻明氏,家在齐州,母弟舅甥,共相凭属,争取货利。严暴,非理杀害甚多。贪酷之响,帝颇闻之。及车驾幸邺,遵自州来朝。会有赦宥,遵临还州,请辞。帝于行宫引见诮让之。遵自陈无负。帝厉声曰:“若无迁都赦,必无高遵矣!又卿非唯贪婪,又虐于刑法”。谓:“何如济阴王,犹不免于法;卿何人,而为此行!自今宜自谨约。”还州,仍不悛革。齐州人孟僧振至洛讼遵,诏廷尉少卿邓述穷鞫,皆如所诉。先,沙门道登过遵。遵以道登荷眷于孝文,多奉以货,深托仗之。道登屡因言次,申启救遵,帝不省纳,遂诏述赐遵死。时遵子元荣诣洛讼冤,犹恃道登,不时还赴。道登知事决,方乃遣之。遵恨其妻,不与诀,别处沐浴,引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