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经济服务业为主导,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此巴尔干小国的经济正从南斯拉夫内战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工业萎缩和联合国经济制裁中复苏。

黑山经济
黑山央行
货币欧元 (EUR)
财政年度阳历
统计数据
GDP$75亿美金 (PPP, 2012 est.)
GDP增长率
0% (Real, 2012 est.)
人均GDP
$11,200 (2012 est.)
各产业GDP
农业0.8%, 工业11.3%, 服务业87.9% (2011)
4.0% (CPI, 2012)
6.6% (2010)
24.3(2010)
劳动力
251.300 (2011)
各产业劳动力
农业: 6.3%; 工业: 20.9; 服务: 72.8% (2011)
失业率19.1% (2012 )
平均工资毛额
772 €(2011)[1]
518 € (2011)[1]
主要产业
金属提炼, 制品, 食品, 消费品, 旅游
51st[2]
对外贸易
出口$4.89亿美金 (2012 est.)
出口商品
n/av
主要出口伙伴
 克罗地亚 22.7%
 塞尔维亚 22.7%
 斯洛文尼亚 7.8% (2012 est.)[3]
进口$24亿美金 (2012 est.)
进口商品
n/av
主要进口伙伴
 塞尔维亚 29.3%
 希腊 8.7%
 中国 7.1% (2012 est.)[4]
n/av
外债总额
$17亿美金 (2012 est.)
公共财政
占GDP的52.1% (2012)
收入$16亿美金(2012 est,)
支出$15亿美金 (2012 est.)
标准普尔:[5]
BB+ (Domestic)
BB (Foreign)
BB+ (T&C Assessment)
Outlook: Negative[6]
Moody's:[6]
Ba3
Outlook: Negative
主要数据来源: CIA世界概况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数据单位均为美元

历史

编辑

作为一个小型公国,黑山在进入20世纪后才踏出发展工业经济的第一步,起步较晚的原因在于该国人口少、原材料缺乏、交通网络不完善和投资速度缓慢,延迟工业化使黑山以独特的绿洲形式生存。

黑山首批工厂建于20世纪初,随后木厂、炼油厂、酿酒厂和发电厂相继落成,工业经济发展不久被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913)、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战争打断。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农业仍然主导国家经济,工业厂房则只剩下木厂、烟草厂、酿酒厂和盐厂。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代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黑山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部分,经济才有重大进展,经历急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不同工业如发电、钢铁、铝、煤炭开采、林业、木材加工、纺织和制造烟草,而贸易、国际航运和旅游业在1980年代后期变得更重要。

南斯拉夫解体

编辑

南斯拉夫解体后,黑山工业失去市场和供应商,导致生产暂停,自1989年开始的私有化方案也被迫中断。南斯拉夫市场解体,加上联合国在1992年5月实施制裁,使黑山面临自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和金融危机,联合国的制裁估计使黑山整体经济损失约6.39十亿[需要解释]。在1993年,该国三分之二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救灾物资经常中断,健康和环保水平低于最低国际标准。该国在这时期经历人类历史上第二高的恶性通货膨胀,1994年1月通胀率高达百分之300万。

黑山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亚得里亚海沿岸,与阿尔巴尼亚斯库台湖相隔,因此成为走私活动的枢纽,整个工业生产停顿,走私汽油和香烟等因供不应求而价格暴涨的用品成为主要经济活动,这种形同合法的猖獗情况持续数年。

摆脱塞尔维亚的影响

编辑

1997年,米洛·久卡诺维奇掌管执政党黑山社会民主党(DPS),开始切断与塞尔维亚的关系,指责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的政策使经济整体下滑,采用德国马克对付复燃的通胀问题,并采取更多控制经​​济的措施,最终促使塞尔维亚和黑山的诞生,黑山政府在这松散的联盟中承担经济政策的主要责任。政府其后实行更快和更有效的私有化,并通过立法改革、增值税出台和采用欧元为法定货币,成立了中期经济改革计划。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公投,决定从塞尔维亚脱离独立。

独立后

编辑

公投独立后,黑山经济继续转型发展服务业,吸引外国投资者参与旅游新建投资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以促进旅游业发展,目标成为优质旅游地点和加入欧盟。

2006至2007年间,房地产市场蓬勃,俄罗斯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富豪在沿岸地区购买物业,2008年人均外国投资高于其他欧洲国家,经济近年因外国直接投资飞快增长。2000年代末经济衰退,规模最大型的新建投资可能被推迟,使经济增长放缓。在经济衰退中受到重创的波德戈里察铝厂(Podgorica Aluminium Plant)对该国经济和出口尤其重要。

2012年上半年,黑山出口货品(主要是金属)总值1.82亿欧元,比前一年同期减少14.6%,主要出口国依次是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匈牙利,而进口货品(主要是粮食、石油和电能)总值864,9亿欧元,较前一年同期高2.6%,主要进口国依次是塞尔维亚、希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存档副本. [2013-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3). 
  2. ^ Doing Business in Montenegro 2012. World Bank. [201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1). 
  3. ^ Export Partners of Montenegro. CIA World Factbook. 2012 [2013-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3). 
  4. ^ Import Partners of Montenegro. CIA World Factbook. 2012 [201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3). 
  5. ^ Sovereigns rating list. Standard & Poor's. [26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6. ^ 6.0 6.1 Rogers, Simon; Sedghi, Ami. How Fitch, Moody's and S&P rate each country's credit rating. The Guardian. 15 April 2011 [31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7. ^ B92, Crna Gora najviše uvozi iz Srbij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07.201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