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鹿希派

Mafalda4144在话题“路过”中的最新留言:2年前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新兴艺人之条目收录疑义

编辑

若以114.44.190.53阁下所言出道不到几个月就已具备相当数量之新闻报导,请问这算缺乏关注度?“出道时间长短”亦非关注度指引所含括之判定指标,以吴东彦而言,数次遭提删,那么敢问关键的评判标准是“出道时间长短”吗?且条目主角身为名人之后,其进入公众视野和媒体对其关注时间之长度已非几个月内之事,以此论断其所负关注度,未尽公允。您提挂之模板中所言“请搜寻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寻:"吴睿轩"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不存在该主题的可靠来源(判定指引)”。依此而言,是否仍无公众领域之消息来源呢?您若依照模板所言进行搜寻,应不致得到无关注度之结果,那么敢问置挂此模板之适当性为何?

再者,若要以粉丝团人数作为判定标准,许多艺人连粉丝团都没有,甚至早已“过气”,尤其是资深艺人今时今日也可能早鲜为人知,很多维基的使用者甚至根本没听过,请问是否亦该全部提删呢?关注度指引未以“粉丝团人数”作为判断指标,更未提出应具备何等人数规模方可“合格”或堪称具备关注度。以纯记录之形式写作条目,也不是“纯为宣传”。抑或阁下所谓证据是指非得名闻遐迩之人物方可收录呢?新兴艺人撰写为维基条目,是否就是“宣传”呢?还是是否“够红”才能摆脱宣传之疑义?敢问判定标准和个中模糊地带如何分野呢?

最后,若以条目实际获得之关注度而论,此条目自7月23日建立后,至8月15日已获得15,614之浏览量,若跟其他公众人物和艺人过去30天之浏览量相较,列举其他艺人如下: 迈克尔·杰克逊 25,817、 五月天45,866、 苏有朋 25,254、 凤飞飞 12,337、 迈克尔·乔丹 17,037、 陈晓东 (艺人) 18,447、 顽童MJ116 91,074、 谢和弦 18,409、 林志颖 23,320、 青山 (歌手) 1,388、 陶喆8,980、 利菁 17,420、 黄路梓茵 14,655、 张菲 14,889、 比莉 12,113、 刘俊峰 471、 张小燕 (台湾) 9,595、 5566 22,350、 林俊杰 2,496 等。 试问,当中是否亦有条目堪称“缺乏关注度”且须提删呢?若有或无,敢问判断标准为何?

阁下以IP身份的不具名状态在条目具备参考资料来源之下,以未经查考和论证不足之言语,仅一言“请举出证据”之语要求他人举证,并指摘他人“建立粉丝页面”便反复置挂模板,请问这是何种标准呢?阁下已有发动编辑战之嫌。编辑摘要并非专供对话讨论之区块,欢迎至讨论区留言讨论。--Kriz Ju留言2018年8月15日 (三) 10:50 (UTC)回复

粉丝团人数只是提出质疑吴睿轩没有关注度的证据,并不是必要条件,过去的资深艺人曾经广为社会大众知晓,自然值得留下纪录,请问吴睿轩有什么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你所引述的新闻报导全都是吴宗宪带来的报导,关注的一样是吴宗宪,并非他本人,你所提到的浏览量,只代表了 wiki 的高流量和它的网络价值,如果你支持 wiki 的开放性共笔,应该多尊重他人意见,而非一昧的把他人的质疑当成恶意破坏,留下这个 template 就是希望大家多提供意见,如果照你说的,他真的有关注度,又何必在意大家讨论?—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14.44.190.53对话)于2018年8月15日 (三) 22:54 (UTC)加入。回复

您不用过于激动,敝人已径自提报关注度,只是提出您未明确指出的标准和疑义而已,而且您仍然未正面回答敝人的疑问。“曾经广为社会大众知晓”,若现今鲜有相关参考资料或新闻报导,请问您如何“证明广为知晓”?难道是依赖耆老的回忆吗?以青山而言,敝人第一时间几乎估狗不太到喔。您既然说“粉丝团人数”是证据,请问是哪种证据?是充分还是必要条件?据查吴东彦的粉丝团10万人以上,仍遭删除又怎么说呢?林冲 (艺人)的粉丝团低于500人,现今有多少人关注或知晓呢?所以敝人也请教这是否能作为可靠根据呢?
其次,要有“代表作”才能收录的话,可能至少要删去一半以上的艺人了。请问PewDiePie余祥铨的代表作为何?抑或这时您会说应该看其他评断依据?最后,有报导关注您说那是“爸爸带来的”,有流量您又指那是维基本来就是高流量。您说的都是事实,但试问爸爸带来的关注,是否并非“关注”呢?同样收录于高流量的维基百科,试问为何其他艺人条目未获得同等“关注”?敢问您对“关注”的定义为何?还是那些条目位于不同的维基呢?您的标准为何呢?如果他首次上小巨蛋表演,媒体对他的表现品头论足还是称不上“关注”,真的令人困惑。
您希望讲求“尊重”,请问您迳挂模板未注明理由,令人困惑之下又指摘他人用心写作条目的动机是“写粉丝页宣传”、“不要利用维基宣传”等语,直接连挂三次模板,是否就是您所谓的“尊重”呢?个人认为应该不算吧?要说尊重,敝人认为我们都做得不够好。顺道一提,正确用法是一味而非一昧。如您所言,要删要留,自有公断啰。--Kriz Ju留言2018年8月15日 (三) 22:59 (UTC)回复

林冲活跃在演艺圈的年代,根本没有网络,他的粉丝团人数有什么意义?余祥铨这几年经常上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也经常上节目,接受记者访问,不论是正面或负面,有关注度是肯定的。您举了这么多例子,只要在网络上搜寻一下,就能看到各种相关的新闻。反之, 在网络上搜寻吴睿轩,全是吴宗宪说了什么,包括上小巨蛋表演的报导,焦点也是在吴宗宪演唱会,并不是在报导吴睿轩,您硬要说这叫有关注度,我尊重您的看法,但这并不符合我的认知,所以我提出质疑。有代表作是最容易判断关注度的方式,也最没有争议,您一直在纠结单一指标都是枝节,粉丝团人数少可以忽略,没有代表作也可以忽略,没有自己的报导也可以忽略,没有上过几次节目也可以忽略,但每一样都没有,我就真的不懂,为什么还能说有关注度?

加上 template 后,wiki 就会自动出现相关解释说明,如果您觉得这些说明不够明确,应该是您主动要求解释,而不是直接移除 template,并且当成是 "破坏" wiki 的行为。—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14.44.190.53对话)于2018年8月16日 (四) 15:32 (UTC)加入。回复

人物收录标准架构和结论回应

编辑

所以阁下的意思就是敝人所提及的,具体事项的指标因人而异,举出粉丝团作为指标是您提的项目。就我个人来看,只要是名人之后走进公众领域,自然就会几乎终其一生受到关注,这就值得写了,不然请问余祥铨为何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他真的有那么红吗?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你我身上,会一直受到关注吗?而且余祥铨会受到关注完全不是因为他的演艺表现,更不是您强调的“代表作”,这点您似乎须厘清。而您强调的代表作,我也举了很多例子告诉您,这个时代公众人物要受到关注不需要代表作,重点在于他们值不值得一书及有何看点。请您正视这点,很多艺人和公众人物都没有“代表作”,仍受注目,这您我都知道,亦无需争辩,例子太多了。光是您引用的条目要做为严格定义之判准来看就颇有疑义,请问参考资料在哪里?抑或是谁的一家之言呢?再说语意也是含糊笼统,请问“数年”是几年呢?敢问您引用此篇条目作为判断标准会否争议更大呢?我们就以常识而言,不多刁钻苛求,以您的那篇引用条目所言来看颇有道理,也正好足以证明许多演艺人物没有代表作依然值得收录。若真要以严谨的代表作定义检核,老话一句,至少砍掉一半以上条目吧。能剩下多少呢?有代表作自然无争议,但没代表作也可以收录,反倒只强调代表作,才最有争议,不是吗?

在敝人看来,纠结于单一指标的人是您,请别乱扣帽子。个人从未执著于您说的代表作或粉丝团,只是刚好论证您提出的指标项目未尽可靠而已。至于您一再强调新闻报导只报导吴宗宪,完全忽略和他儿子相关的内容,请问您看新闻是只看标题而已吗?还是您看新闻的方式和一般人不同?连包括上小巨蛋表演的报导,有好几篇焦点在评论他儿子的表现您亦可完全漠视不提,连人名都当标题了,甚至还有一篇专访,请问您有在认真看吗?“在网络上搜寻吴睿轩,全是吴宗宪说了什么,包括上小巨蛋表演的报导,焦点也是在吴宗宪演唱会,并不是在报导吴睿轩”和“没有自己的报导”是您个人的判断,虽然我也不确定您的此番结论从何而来。焦点就算在演唱会代表吴睿轩被忽略没提到吗?资料来源和观点的判断是读者自行观之,不是编者自行注解。您对此得到的结论不论疏忽或有意,只能说我也是醉了。我想该如何阅读新闻应该不用太深入讨论吧?

您非得切割吴宗宪本人和他儿子的新闻价值是毫无意义的,请问您是否有看过吴宗宪也有媒体竟然完全没跟他自身相关的问题要问他,只想听他评论其他新闻时事的时候?试问此时是吴宗宪有新闻价值还是要跟他聊的新闻时事更有关注度?抑或难以辨别?若只在意后者大可拿一样的问题访问任何人,若仅为前者那应该报他今天吃什么也行吧?今天吴宗宪的狗小感冒和他儿子上小巨蛋唱歌大走音,请问哪个会登上娱乐版头条?拘泥吴宗宪本人的新闻价值和关注度却全然忽视题材和内容本身的价值,哪怕是次要价值,绝非公允判准

就敝人思索一番,个人尝试提出两个通用原则架构,一个是“就出发点或背景而言是否值得一书?”,二则为“收录以后是否有人看?”,两原则各可以质化和量化标准观之。原则一而言,质化部分请用常识判断,此人物是否具备关注度?是否“就出发点而言就是目光焦点且备受议论”的?颇负盛名的大人物其后代一旦踏入公众视野,继承衣钵或家业,不论发展好坏,一举一动和表现是否备受关注?蒋友柏受到关注主要是因为他开的公司吗?量化证据而言,就是“媒体报导之类的参考来源”。就我个人来看,这才是余祥铨备受关注的出发点和主因,其他演艺表现、代表作甚至社会新闻都是其次。连不红的星二代你都可以只因为他是星二代而多少知闻其名,只要他们父母先颇负盛名或具知名度,发展好坏则是另一回事。至于后来余祥铨发生的事情是让他更有名气并成为“媒体宠儿”的关键。要说鹿希派的关注度,一句话就是“因为他是吴宗宪儿子而且走进演艺圈”,这是他的财富也是他的枷锁,只要走进公众视野,他注定毕生为其父名气地位和言行所牵连,除非他低调度日不成为公众人物,光这点出发点就是好的主题开端了。人物传记本为报导和故事的结合,取材亮点作为收录考量标准应无可厚非。至于您最在意的新闻报导亦已论述,不再赘言。

原则二来说,质化部分是所写的主题或人物“将来是否具备延展性?”,若依循延展性发展下去,是否有人要看或至少记录一番?名人之后起步若发展得好,有人要酸;发展不好,更要棒打落水狗。这也是可以常识观诸验证的标准。量化部分,“页面浏览量”是最血淋淋的指标。当然我们都知并非流量看起来不高就不该收录,但反过来讲浏览量不差却坚持不收录,敢问道理何在?即便维基是百科全书且非商业化,仍为当今网络媒体的一种,除了保存史料、专业知识、专有名词,不也一向紧随社会脉动与时俱进?写的条目有人想看却不写,敝人实在绝难理解,亦全然违背媒体本质和功能。

许多可能只有爱好者才知道和有兴趣的影视和ACG条目都可以收录,参考资料来源少之又少亦所在多有,不知凡几,独独一般人以最大公约数来看多多少少会感兴趣的“吴宗宪的儿子”不能收,请问这是何标准?您是否亦须指摘那些条目创建者是“应该把内容搬到其他粉丝爱好者网站且不该利用维基宣传”呢?同为星二代,葛兆恩的浏览量为2,572,毫无疑义可收录,吴睿轩不到一个月破15,000,却不能收,请问标准为何?回到刚才讲的,以此而言,执著于单一标准和枝节的人是您。而您的判断准则自从在编辑摘要留言开始,从出道时间长短、粉丝团、代表作和新闻报导等,经由敝人论证后就一再不断改变项目,敢问您的个人标准是否已自行厘清呢?抑或只要您主观判断觉得不行就是不行?若您的本意是须全面观之并综合评估,请避免提出片面观察项目和标准,这样的论调可能只会产生没完没了的更大争议而已。

至于要求,不好意思,您以IP置挂模板后连编辑摘要都不写,如何要求?试问您有考虑登入具名吗?敝人又怎知您是否下一秒不见人影呢?我碰到的IP用户常是这样喔。若言疏失或不周全,我们皆有过,若论先后谁错,我想各有千秋吧。再说关注度指标本有争议,您直接替敝人扣个帽子甚而指摘控诉个人,这绝非能接受之事,敝人耗费心血于此不是为了让人指控是“来这里帮忙宣传的粉丝”。持续挂板的编辑战,即便您没错亦非文明之道。我想就编辑礼仪而言,我们不用鬼打墙互相攻讦卸责,就各自反求诸己吧。彼此若有伤害亦为既定事实,萍水相逢、争论无益。我们可以彼此尊重,您若同意,也不失为一桩美事。讨论聊到这里,假使有建设性且具交流意义,皆大欢喜;若无太大意义或各持己见甚而全无交集亦无妨,就彼此尊重吧。至于条目本身去留,大家既然各有观点,维基有其标准,无妨,已自行提报亦全然尊重。行文至此,文长言冗,有兴趣的话您参考看看,没兴趣或不认同打个呵欠还是唾弃一番亦无妨。敝人所言就此告一段落,个人观点已完整阐明,且无意和您持续辩驳争论。或许您从头到尾皆为正确,而敝人错得离谱之类,不过至少彼此已取得理解。祝福您,就这样吧。--Kriz Ju留言2018年8月16日 (四) 17:35 (UTC)回复


粉丝团人数少可以忽略,没有代表作也可以忽略,没有自己的报导也可以忽略,没有上过几次节目也可以忽略

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指“ 关注度没有单一指标”,您误会我不停的变换标准,那是我试着用各种方式来想吴睿轩到底有没有关注度(一开始提到的粉丝团人数、出道时间、曝光度,以及后面提到的代表作),意思并不是指只有我想得到的评估指标,才代表有关注度。

wiki 的概念是百科全书,并不是新闻媒体,不应该过于注重当下有多少人好奇这个名字,如果吴睿轩过了这个暑假,决定往不同领域发展,不继续在演艺圈发展,那5年后,有多少人会想查这个名字?

各自的想法阐述清楚就好,没有共识的部分不强求,留给其他人参考吧。—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14.44.190.53对话)于2018年8月18日 (六) 02:30 (UTC)加入。回复

路过

编辑

已经协助提报破坏及保护 Mafalda4144留言2022年6月18日 (六) 10:57 (UTC)回复

返回到“鹿希派”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