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澮」的古字「」,發音則取官話「巜」字(音ㄍㄨㄟˋ)的聲母。《說文解字》:「巜:水流澮澮也。」

注音符號
灰底不用於國語官方注音;每格次行爲萬國音標
聲母
發音
方式
塞音 擦音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重脣
/p/

/pʰ/

/b/

/m/

/β/
輕脣
/f/

/v/
舌尖
/t/

/tʰ/

/d/

/n/

/ɫ˭~ɫʰ/

/l/
軟齶
/k/

/kʰ/

/ɡ/

/ŋ/

/x/

/ɣ/
脣軟齶
/kʷ/

/kʷʰ/

/ʔ/

/h/

/ɦ/
舌冠
/tɕ/

/tɕʰ/

/dʑ/

/ɲ~ȵ/

/ɕ/

/ʑ/
翹舌
/tʂ/

/tʂʰ/

/dʐ/

/ʂ/

/ɻ~ʐ/
平舌
/ts/

/tsʰ/

/dz/

/s/

/z/
介母、高元音
部位
普通
/i~j/

/y~ɥ/

/ɨ/

/ɯ/

/u~w/
鼻化
/ĩ/

/ũ/
韻母
單韻
/a/

/ã/

/ɐ/

/o/

/ɔ/

/ɔ̃/
複韻
/ai/

/ei/

/au/

/ou/
鼻韻
/m̩/

/am/

/ɔm/

/n̩/

/an/

/ɔn/

/ŋ̩/

/aŋ/

/ɔŋ/
韻尾
/p̚/

/t̚/

/k̚/

/ʔ̚/
其他
聲調
官話 ˉ ˊ ˇ ˋ ˙
客閩 ˪ ˫

「ㄍ」的發音為不送氣清軟顎塞音//,不過單講「ㄍ」這個符號時通常會發為「ㄍㄛ」或「ㄍㄜ」。

漢語拼音通用拼音粵拼中對應的為〔g〕,威妥瑪拼音臺羅拼音馬拼等則為〔k〕。注音字母苗文中,「ㄍ」同時表示不送氣清軟顎塞音//〔g〕跟不送氣清小舌塞音//〔gh〕。

相關變體

編輯
 

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閏音符號中,另增加了「ㆣ」( )作為「ㄍ」的濁音對應,寫法為最末筆收個圓但不突出(見右圖)。臺灣方音符號亦從之。「ㆣ」發音為濁軟顎塞音/ɡ/,可用於臺灣話、中古漢語等有濁軟顎塞音的漢語,在臺羅拼音中對應的即為〔g〕。方音注音符號則改作「  」形。

須注意的是,在舊版Unicode中,因字型顯示不當,「ㆣ」的最末筆收個圓後往往突出。這是不正確的字形,Unicode最新版已更正之。

此外,臺灣方音符號還有「ㆻ」( ),為縮小版的「ㄍ」,寫在韻母元音後,用於軟顎入聲//。在臺灣方音符號裏,其上多一點表示陽入,無點則為陰入。它在粵拼、臺羅拼音對應為寫在字末的〔k〕,如「角」的臺語發音為/kɑk̚˧˨/,寫為「ㄍㄚㆻ」〔kak〕。方音注音符號則「 」與「 」皆有使用,視乎該地區的標註習慣。

Unicode收錄它的時候,寫錯為縮小版的「ㄎ」,導致它與「ㆴ」、「ㆵ」不一致,後來臺灣使用者發現錯誤,追加真正的「 」,Unicode才收錄它[1][2]。縮小版的「ㄎ」即閏音符號中的寫法「 」,見條目。

粵語圓脣化的聲音//,閏音符號只把它視為「ㄍ」與介音「ㄨ」的組合,但學界普遍已將之視作聲母。方音注音符號增加了「 」來標示,見條目。

編碼與拼音

編輯
字元 圖檔 編碼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臺羅拼音 通用拼音 粵拼 馬拼 拉丁苗文
Unicode Big5 GB 2312
  U+310D A37C A8CD g k k g g k g
gh
  U+31A3 未收錄 未收錄 g gg g gh
ㄍ゙    未收錄 未收錄 未收錄
  U+31BB 未收錄 未收錄 -k -k -k -k

註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農民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職工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11月。
  • 中國文字改革硏究委員會祕書處拼音方案工作組:《全國主要方言區方音對照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注音符號手冊》,臺北:教育部,2000年11月。
  • 中華民國連江縣政府:《馬祖閩東(福州)話日常生活常用詞彙編輯說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連江:連江縣政府,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