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的鱷魚

下水道的鱷魚,是世界上其中非常流行和知名的都市傳奇之一,源於真實事件,傳說主要描述成為人們寵物的小鱷魚,長得太大無法再當寵物養時,不負責任的主人將之沖入馬桶中,然後一直住在下水道[1]

一條離奇出現在香港山貝河的小灣鱷「貝貝」,是下水道的鱷魚都市傳奇的實例。

然而現實中,鱷魚不容易生活於不見天日的城市下水道中;鱷魚為冷體動物,無法自行調節體溫,變溫動物是沒有體內調溫系統的動物。一般體溫不平,或者以行動來調節體溫。但由於溫帶地區使用後的熱廢水亦會排入下水道中,繁殖期也因此比較短,讓鱷魚可以活動生長。

來源

編輯

這個傳說,源於1935年2月10日,一群住在美國紐約的年輕人,在哈林河畔其下水道捉到一條鱷魚,事件被刊登在《紐約時報》,引發轟動[2]。事件曝光以後,整整1930年代,紐約或附近地區的市民在各處,包括布魯克林地鐵站、布朗克斯河流東河及郊區的內都發現鱷魚蹤影,市內人心惶惶[1]

結果,紐約下水道公司召集一班敢死隊掃蕩下水道,至1936年,鱷魚完全在下水道中徹底消失,事件隨之成為陳年舊事,遭人遺忘。但根據《紐約時報》1938年8月16日所報導,一群漁夫在一週之內連續在新羅契爾胡格納湖中捕獲五條鱷魚[3]

歐洲國家法國,小鱷魚同樣地視為寵物,大鱷魚則成為馬戲團寵兒。這樣,他們和紐約人一樣面對同一問題。1988年,巴黎動物園平均每年在公眾地方找到三條鱷魚,結果鱷魚出沒也成平常事[1]

其實在世界各地,沒有任何可以給鱷魚自然生長的城市出現鱷魚,固然罕有,但並非不可能。因為在中國廣東一帶一向有食野味的習慣,走私野生動物(包括鱷魚)十分常見。2003年11月,香港新界元朗山貝河發現有鱷魚出沒,引起香港人的驚愕和好奇心,人跡罕至的山貝河突然成為生態旅遊景點,傳媒爭相拍攝。香港政府派鱷魚專家和鱷魚周旋了幾個月,最終2004年6月由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捕獲,證為灣鱷,並安置入香港濕地公園,命名為貝貝[4]。香港為什麼有鱷魚出沒,眾說紛紜,香港政府對入口諸如鱷魚等危險生物有嚴格限制,而且香港生活環境擠逼,飼養鱷魚幾近不可能。有一種說法是貝貝原是非法入口的鱷魚,移居香港的大陸新移民作野味食用,但逃脫走入山貝河,不過真相如何,已經無從稽考[5]

甚至日本金澤市,也有鱷魚遭遺棄,出沒於住宅區旁的水溝的傳聞。兩條鱷魚被人們在水溝中發現,嚇壞農夫,而日本警方懷疑兩條鱷魚遭惡意遺棄,才流落於此[6]

成為傳奇

編輯

下水道的鱷魚傳說成為人們對爬行動物恐懼的反映,1970年,一名叫吉伯·拉斯寇爾(Gilbert Lascault)撰寫一文《地下之下的謊言與恐嚇》中表示:

在以前的年代,美國紐約市是可以買鱷魚當做寵物的,而這個傳說提到,有一些小孩買了鱷魚寶寶之後,因為頑皮就把牠們丟進馬桶裡沖掉,所以這些鱷魚就被沖進下水道,然後在下水道繁殖,越生越多,因此出現了紐約市下水道都是鱷魚的傳說。大家一開始都覺得這是無稽之談,沒想到在 1935 年的時候,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報導了在下水道發現鱷魚的新聞,而跌破大家的眼鏡。雖然說真的出現了一隻鱷魚,但並沒有所謂「一大堆鱷魚」住在紐約市下水道這件事,所以真實性可以說只有 80% 吧 [7]。」

 
一條白化的鱷魚

1960年代末,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學生又流傳一段傳言,把下水道的鱷魚傳說和其他都市傳奇融合,傳言大致表示,一種品質極好的新品種大麻,叫「紐約白大麻」(事實上不存在),其種子在一次警察掃盪期間由馬桶沖到下水道,結果竟然茂盛滋長,但採集的難度極高,因為那裡有白化鱷魚[1]

「有一回,伴隨著一些好朋友,我們在街上閒逛,並且開始試著解釋為什麼冬天下水道的出口會冒煙。我們想像,被人從抽水馬桶裡沖掉丟棄的大麻、嬰兒和鱷魚統統都長大了,在下水道裡長大的孩子大麻菸癮愈來愈重,抽得越來越凶,而且騎著鱷魚到處兜圈子,因此下水道會冒出煙來[1]。」


雖然這是一個都市傳奇,但現實中不時都發現有鱷魚疑似出現在下水道。就在2010年8月22日,一名紐約皇后區居民喬伊絲·哈克特(Joyce Hackett)下午在一輛公車底見到鱷魚。由於沒人知道他的來源,很多人相信他是來自下水道。[8][9]

傳說隱喻

編輯

民俗學的理解,下水道的鱷魚傳奇其實是類似屠龍英雄的典型主題,下水道的鱷魚往往最後被殺(或被捉),不過殺鱷者亦會反思自己是否做得對,甚至反悔[1]

鱷魚

編輯
 
下水道暗含大自然力量不可抗的象徵。

鱷魚在寓言中,通常扮演著攻擊性強,危險極高,不可馴化的角色,牠有一張大嘴,象徵貪婪,外形亦絕不可愛。民俗學文化精神分析指出,其實下水道的鱷魚代表男性對維持雄風和男士魅力之焦慮,鱷魚並非常見寵物,周身黏液,亦不討人喜歡,類比成糞便,將之丟入下水道中成為合理的事,把所有焦慮排解出去[1]。事實上,1930年代的美國東南岸,鱷魚皮革業相當興盛,皮革工人在佛羅里達州的泥沼中捕捉小鱷魚,養大後往皮革廠加工。

英文俚語:「When you're up to your ass in alligators.(當你將自己的臀部塞進鱷魚群內。)」暗含攻擊男士雄風和表示焦慮的象徵。美國很多遊樂園都有安排張大嘴巴的鱷魚標本,遊客往往喜歡把臀部塞進鱷魚嘴巴拍照,說明鱷魚等於去勢的象徵。很多傳奇變化中,下水道的鱷魚會由下水道攻擊使用公共廁所的人們,更顯示去勢的對應[1]

下水道

編輯

多數下水道佈滿垃圾細菌、害蟲和小動物,卻又空間廣闊,四通百達,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出入口,同時內裡環境的不可控,加上生態污染,令人不安,焦慮提升[1]。結果,紐約下水道公司召集一班敢死隊掃蕩下水道,至1936年,鱷魚完全在下水道中徹底消失,事件隨之成為陳年舊事,遭人遺忘。

當下水道的鱷魚傳奇到了群眾認識生態污染的時候,鱷魚也發生變異,包括視力衰退、白化和變得兇殘。這象徵人類並不可能主導自然,當大自然的力量高於城市的可控性和文明,人類的主導性會消失[1]

現實影響

編輯

下水道的鱷魚傳奇成為不少小說電影電玩卡通的題材。

小說

編輯

1963年,托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的小說《V.》中寫到,書中角色普羅費恩(Benny Profane)加入掃鱷敢死隊[10] ,深入下水道,搜捕猛獸[1]

電影、戲劇

編輯
  • 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不少電影描述下水道及下水道的鱷魚的恐懼。
  • 1967年電影《閣樓》,主人翁夫婦被壞人丟棄在下水道世界中,必須面對不知名猛獸威脅。
  • 1980年,電影《鱷魚》描述一條鱷魚被丟下下水道十二年後,受到污染,成為怪獸,走出下水道向人們報復[1]
  • 2012年日劇《都市傳說之女》最終回,出現疑似紐約下水道鱷魚的殺人事件
  • 美國情境喜劇《成長的煩惱》中,本·西維爾曾以這個題材拍攝家庭錄影帶《恐怖》作為課外作業。

電玩、卡通

編輯

卡普空於1998年在PlayStation平台上所推出的知名恐怖生存遊戲惡靈古堡2》(Bio Hazard 2、Resident Evil 2),該遊戲內容當中的下水道場景,亦有巨大的下水道的鱷魚。

著名線上遊戲《魔獸世界》當中人類主城「暴風城」中的河道中會隨機出現下水道鱷魚的怪物,並無任何任務與之相關,為一具攻擊性的NPC,但只要不下水靠近、主動挑釁皆不會受到傷害,極盡惡搞之意。

動畫《蓋酷家庭》(Family Guy)其中一回雞打架(Chicken Fight)中,主角彼德與大公雞扭打至下水道時曾遇上鱷魚。

日本動畫《機動警察》也有類似的故事。

鱷魚小頑皮愛洗澡》,一款運行於iOSAndroid平台的小遊戲。

運行於iOSAndroid平台的《飢餓鯊世界》中,南中國海版圖的下水道中有鱷魚作爲鯊魚的死敵和獵物。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都市傳奇》 維若妮卡·坎皮儂·文森及尚布魯諾·荷納著 楊子葆譯 麥田出版 ISBN 986-7691-44-X
  2. ^ 紐約時報》 1935年2月10日
  3. ^ 紐約時報》 1938年8月16日
  4. ^ 小灣鱷「貝貝」遷入香港濕地公園. [2007-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5. ^ 香港鱷魚肉九成是假貨竟是巨型蜥蜴及蛇肉. [2007-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6. ^ 鱷魚接連出沒 嚇壞民眾人心惶惶
  7. ^ 《地下之下的謊言與恐嚇》 吉伯·拉斯寇爾著
  8. ^ 藏身下水道 鱷魚逛大街.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4). 
  9. ^ Runaway reptile! Gator found under New York City car. [2010-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6). 
  10. ^ V.,chapter five,In which Stencil nearly goes West with an allig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