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二分法

社會學中,東西方二分法是東西方世界之間的感知差異。文化和宗教而不是地理上的劃分,東西方的界限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使用該術語的個人所採用的標準而有所不同。

地圖突出顯示了 近東/中東 定義的三個「東方」(西亞,不包括 高加索,國家位於「大中東 " 有時包括)和 遠東東南亞,有時還包括 南亞)。
「西方世界」基於塞繆爾·P·亨廷頓1996 年的「文明衝突論」。 綠松石是拉丁美洲和正統世界,它們要麼是西方的一部分,要麼是與西方密切相關的獨特文明。

用於討論管理學經濟學國際關係語言學等研究時,該概念由於忽視區域混合性而受到批評。[1]

區域

編輯

從概念上講,邊界是文化上的,而不是地理上的,因此澳大利亞紐西蘭通常被劃分在西方(儘管地理上在東方),而伊斯蘭國家,無論位置如何,都被劃分在東方[2]然而,歐洲有一些穆斯林占多數的地區不符合這種二分法。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這樣的文化多樣性地區,文化界線可能特別難以劃定,因此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公民可能根據種族或宗教背景將自己認定為東方人或西方人。[2] 此外,世界不同地區的居民對邊界的理解也不同;例如,一些歐洲學者將俄羅斯定義為東方,但大多數人認為俄羅斯是西方的第二個互補部分,[3]伊斯蘭國家將俄羅斯和其他主要的基督教國家視為西方。[2] 另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西伯利亞(北亞)是「東方」還是「西方」。

歷史概念

編輯

這個概念在「東方」和「西方」國家都使用過。日本漢學家白木立花在20世紀20年代寫道,有必要統一亞洲——東亞、南亞和東南亞,但不包括中亞和西亞——並形成一個「新東方」,在文化上結合起來,以制衡西方。[4]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繼續在宣傳中大量使用被稱為泛亞主義的概念。 [5]中國,冷戰時期毛澤東在 1957 年的一次講話中對此進行了概括,[6]毛澤東提出了一個口號:「這是兩個世界之間的戰爭。 西風不能戰勝東風;東風必然會戰勝西風。」[7]

 
日本、中國和西方的會議(Shiba Kōkan,18 世紀後期)

對西方作家來說,在20世紀40年代,它與一種激進的、「受挫的民族主義」的思想聯繫在一起,這種思想被視為「本質上反西方或非西方」;社會學家弗蘭克富雷迪寫道,「已經存在的對歐洲民族主義的智力評估,通過發展成熟的西方民族主義與不成熟的東方民族主義的對聯,適應了第三世界多樣化的增長....這種東西方二分法成為西方政治理論中公認的一部分。」[8]

 
穆斯林比例:綠色 50% 及以上,黃色 10-49%

愛德華·薩義德在1978年的著作《東方主義》中對西方世界進一步確立東西方二分法的概念產生了重大影響,將東方的概念帶入了大學課堂,即「以宗教敏感性、家族社會秩序和永恆傳統為特徵」,與西方的「理性、物質和技術活力以及個人主義」形成鮮明對比。[9]

 
在 1700 年代,東方世界包括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新荷蘭)。

最近,這一鴻溝也被認為是伊斯蘭的「東方」和美國與歐洲的「西方」。[10][11]批評者指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全球的傳播和伊斯蘭國家內部的文化多樣性使伊斯蘭/非伊斯蘭的東西方二分法變得更加複雜,使這一論點「超出了東西方二分法的範疇,變成了三方觀點。」[12]

應用

編輯

東西方二分法已被用於研究一系列課題,包括管理學、經濟學和語言學。《知識創造與管理》(2007)將其視為西方文化和東方世界之間組織學習的差異。[13]它被廣泛用於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亞部分地區,特別是亞洲四小龍被稱為「東亞奇蹟」的經濟快速增長時期。[14]

一些社會學家與阿諾爾德·J·湯因比 (Arnold J. Toynbee)提出的西方現代化模式一致,認為經濟擴張是該地區「西方化」的標誌。但其他人則尋求東方文化/種族特徵的解釋 ,在一種被稱為「新東方主義」的現象中接受固定東方文化認同的概念。[2][15]東西方二分法的兩種方法都因未能考慮到地區的歷史混合性而受到批評。[16]

這個概念也被用於跨文化交流的考試。 亞洲人被廣泛描述為採用一種「歸納式言語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主要觀點是間接接近的;但是據說西方社會使用「演繹演講」,在這種演講中,演講者會立即確立他們的觀點。[17]這歸因於亞洲人更重視和諧的相互關係,但據說西方人更重視直接溝通。[18]2001 年的跨文化交流:一種話語方法將東西方二分法在語言學上描述為「錯誤的二分法」,並指出亞洲和西方說話者都使用這兩種交流形式。[19]

批評

編輯
 
東方與西方,作者 Nicaise de Keyser(1854 年)

除了難以界定地區和忽視混雜性之外,東西方二分法還被批評創造了一種人為的地區統一結構,允許一個聲音聲稱有權代表眾多人說話。在「東方的勝利?」,馬克·伯傑談到了與考察「東亞奇蹟」有關的問題:

東西方二分法的歷史力量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種族的固定觀念,越來越多地允許該地區的國家精英不僅為他們的「國家」,甚至為亞洲和亞洲人說話....有許多西方學者試圖從物質和話語兩方面挑戰北美和/或西方霸權,最終不加批判地將亞洲掌權者的精英敘事視為特定非西方國家或社會形態的真實代表(也為繼續使用東西方二分法做出了貢獻)。[20]

也可以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cNeill, William H. 世界政治中的西方文明 我们所说的西方是什么 [Western Civ in World Politics What We Mean by the West*] (PDF). [2023-05-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02) (英語). 
  2. ^ 2.0 2.1 2.2 2.3 Meštrovic, Stjepan. Balkanization of the West: The Co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and Postcommunism. Routledge. 1994: 61. ISBN 0-203-34464-2. 
  3. ^ MacGilchrist, Felicitas. Metaphorical politics: Is Russia western?. Nation in Formation: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in Central?. [2023-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2). 
  4. ^ Li, Lincoln. The China factor in Modern Japanese thought: the case of Tachibana Shiraki, 1881–1945. SUNY Press. 1996: 104–105. ISBN 0-7914-3039-1. 
  5. ^ Iriye, Akira. Global community: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87. ISBN 0-520-23127-9. 
  6. ^ Kau, John K.; Leung. The Writings of Mao Zedong, 1949–1976: January 1956 – December 1957(毛泽东的作品,1949年至1976年:1956年1月至1957年12月) 2. M. E. Sharpe. 1992: 773. ISBN 0-87332-392-0 (英語). 
  7. ^ Zedong, Mao. Kau, Michael Y. M.; Leung, John K. , 編. The Writings of Mao Zedong, 1949–1976: January 1956 – December 1957 2. M.E. Sharpe. 1992: 775. ISBN 0-87332-392-0. 
  8. ^ Füredi, Frank. Colonial wars and the politics of Third World nationalism(殖民战争与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政治). I.B.Tauris. 1994: 115–116. 
  9. ^ Barnett, Suzanne Wilson; Van Jay Symons. Asia in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a case for Asian studies in liberal arts education(大学课程中的亚洲:文科教育中的亚洲研究案例). M.E. Sharpe. 2000. ISBN 0-7656-0546-5. 
  10. ^ Meštrovic, 63.
  11. ^ See also Chahuán, Eugenio. An East-West dichotomy: Islamophobia. Schenker, Hillel; Ziad, Abu Zayyad (編). Islamophobia and anti-Semitism. A Palestine-Israel Journal Book. Markus Wiener Publishers. 2006: 25–32. ISBN 1-55876-403-8. 
  12. ^ Khatib, Lina. Filming the modern Middle East: politics in the cinemas of Hollywood and the Arab world(拍摄现代中东:好莱坞和阿拉伯世界电影院中的政治). Library of Modern Middle East Studies, Libra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57. I.B. Tauris. 2006: 166–167, 173. ISBN 1-84511-191-5. 
  13. ^ Ichijō, Kazuo; Ikujirō Nonaka. Knowledge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new challenges for managers(知识创造和管理:管理者的新挑战).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7: 280. ISBN 978-0-19-515962-2. 
  14. ^ Norberg, Johan. In defense of global capitalism(捍卫全球资本主义). Cato Institute. 2003: 99. ISBN 1-930865-46-5. 
  15. ^ Berger, Mark T. The triumph of the East? The East-Asian Miracle and post-Cold War capitalism. Borer, Douglas A. (編). The rise of East Asia: critical visions of the Pacific century(东亚的崛起:对太平洋世纪的批判性展望). Routledge. 1997. ISBN 0-415-16168-1. 
  16. ^ Berger, 275.
  17. ^ Cheng, Winnie. Intercultural conversation. Pragmatics & Beyond 118.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51. ISBN 90-272-5360-9. 
  18. ^ Cheng, 53.
  19. ^ Scollon, Ronal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跨文化交际:一种话语方法). Language in Society 21 2. Wiley-Blackwell. 2001: 94–95. ISBN 0-631-22418-1. 
  20. ^ Berger,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