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夸克態
五夸克粒子是一種次原子粒子,屬於奇異強子。五夸克粒子有五個夸克[註 1]。更詳細地說,是四個夸克和一個反夸克(表示他的重子數為1)。雖然物理學者預言五夸克粒子存在已很多年了,五夸克態顯然很不容易被發現。有些物理學者甚至提議,某種未知自然定律阻止五夸克粒子的出現。[1]
2000年代,曾經有幾個實驗報告發現五夸克態的存在[2],但對於這些實驗所獲得的數據做重新分析,再加上對於後來完成的實驗做分析,所得到的結論是,這些先前得到的結果都是統計效應,而不是真實的共振[3]。2015年7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LHCb實驗團隊報告,在底Λ粒子 (Λ0
b)的衰變反應中,發現了五夸克態,[4]但這結果尚未經過同行評議。2019年3月26日,LHCb宣布他們發現了新的五夸克態。[5]2022年7月5日,LHCb又宣布他們發現了五夸克態PΛ
ψs(4338)0[註 2]。[6]
在粒子物理學實驗室之外,五夸克粒子也可以在超新星形成中子星的過程中自然製成。[7]對於五夸克粒子的研究或許可以幫助洞悉這些恆星怎樣形成,也可以讓物理學者更加了解強相對作用。
概述
編輯夸克是一種基礎粒子,它擁有質量、電荷、色荷性質,還擁有給出夸克種類(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魅夸克、頂夸克、底夸克)的風味性質。由於夸克禁閉效應,夸克從未被觀測到單獨存在。幾個夸克可以共同組成複合粒子,稱為強子。由一個夸克與一個反夸克共同組成的強子稱為介子。由三個夸克組成的強子稱為重子。物理學者知道很多關於這些普通強子的性質和行為。沒有任何理論規定禁止夸克組成奇異強子,例如,由兩個夸克與兩個反夸克組成的四夸克粒子,由四個夸克與一個反夸克組成的五夸克粒子。[1]
五夸克粒子有很多不同種類,不同的夸克組合會組成不同的粒子。物理學者使用符號qqqqq來標記五夸克粒子,其中,q與q分別標記夸克與反夸克。符號u、d、s、 c、b、t分別標記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魅夸克、頂夸克、底夸克;符號u、d、s、c、b、t分別標記對應的反夸克。例如,由兩個上夸克,一個下夸克,一個魅夸克,一個反魅夸克組成的五夸克粒子標記為uudcc。
在五夸克粒子裏,夸克被強作用力束縛在一起,強作用力能夠促使所有色荷相互抵銷。更仔細說,在介子裏,夸克必須與反色荷的反夸克配對在一起,例如,藍色夸克與反藍色反夸克;在重子裏,三個夸克必須從三種色荷中各自選擇不同的色荷,例如,紅色、藍色與綠色。[註 3]在五夸克粒子裏,色荷必須相互抵銷。唯一可行的組合是設定一個夸克為某顏色,另一個夸克為另一種顏色,另兩個夸克為第三種顏色,最後一個夸克為第三種顏色的反顏色。[8]
物理學者尚不清楚五夸克粒子的束縛機制,可能是五個夸克緊緊地束縛在一起,也可能是一個重子與一個介子鬆鬆的束縛在一起。[9]
歷史
編輯理論預言
編輯默里·蓋爾曼於1964年最早提議奇異強子存在。1979年,丹尼爾·斯特勞曼給出模型描述由四個夸克與一個反夸克組成的強子。[10][11][4]
1997年,俄羅斯聖彼得堡科學院核物理學院的理論物理學者馬克沁·波利亞科夫、維克托·佩特羅夫和德米特里·帝雅克諾夫預言由兩個上夸克、兩個下夸克與一個奇夸克組成的五夸克粒子存在,並將這種粒子命名為
Θ+
。它的質量約為1530MeV、寬度約為15MeV,比較特別的性質是它的奇異數為1,做實驗可以很容易從奇異數辨識出這粒子的存在。[12][13]
2000年代中期
編輯由於五夸克粒子必須擁有一個反夸克,假若反夸克的風味匹配任何其它夸克的風味,這夸克-反夸克對會相互抵銷,因此五夸克粒子會貌似它的三夸克重子,所以許多種類的五夸克粒子都很難在實驗裏辨識出來。為了避免這問題,早期五夸克粒子探索實驗會尋找夸克-反夸克對不相互抵銷的粒子。[8]在2000年代中期,有幾個實驗聲稱,揭露了五夸克態。特別是2003年在日本春天八號同步輻射設施完成的「春天八號雷射電子光子實驗」(LEPS實驗)顯示出質量為1540MeV的共振態,顯著性差異為4.6 σ[13]。這實驗得到的結果跟1997年波利亞科夫等的理論預言相符合。[14]
在此之後,又有九個獨立實驗發佈報告表示,觀測到
n
K+
與
p
K0
的狹窄峰值,質量在與 1522 MeV/c2之間, 1555 MeV/c2顯著性差異都超過4 σ[13]。雖然對於這些實驗結果的正確性仍舊存有質疑,在2004年《粒子物理學評論》裏,粒子數據小組給予
Θ+
三顆星評估,最高是四顆星。另外還有兩個五夸克態被觀察到,它們是質量分別為、 1860 MeV的 3099 MeV
Φ−−
(ddssu)與
Θ0
c (uuddc)。它們後來都被更正為統計效應,而不是真實共振態。[13]
在LEPS實驗之後,約有十個獨立實驗試圖尋找
Θ+
,但都未獲成功。其中兩個實驗(一個在BELLE,另一個在CLAS)分別與先前聲稱觀測到
Θ+
粒子的兩個實驗(DIANA實驗與SAPHIR實驗)幾乎相同。[13]2006年《粒子物理學評論》總結,[13]
曾經聲稱觀測到
Θ+
的每一個原本實驗,都尚未獲得高統計量確認。傑佛遜實驗室完成兩個高統計量重複實驗,它們明確地證實,原本兩個聲稱觀測到
Θ+
的實驗都不正確。另外,還有一些已完成的高統計量實驗,它們都沒有找到
Θ+
的蛛絲馬跡。關於另外兩個聲稱觀測到
Θ+
五夸克態的實驗,所有嘗試確認那些結果的實驗都獲得負結果。一般而言,五夸克粒子不存在;特別而言,
Θ+
不存在。這結論顯得很有說服力。
2008年《粒子物理學評論》更進一步表示,[3]
近期有兩個或三個實驗對於在標稱質量附近獲得薄弱的信號證據,但鑒於壓倒性的證據聲稱五夸克粒子不存在,將它們臚列出來是毫無意義的……整個故事──發現本身、緊跟著像漲潮般的論文、最終的退潮發現──在科學歷史上是一集相當古怪的連續劇。
儘管有那麼多顯目的零結果,LEPS團隊於2009年仍舊表示,在質量為±4 MeV之處觀測到狹窄態存在, 1524顯著性差異為5.1 σ。[15]針對這爭論,那時期有很多實驗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2015年LHCb結果
編輯2015年7月13日,LHCb實驗團隊在Λ0
b→J/ψK−
p衰變道辨識出五夸克粒子;在這衰變道裏,底Λ粒子 (Λ0
b)衰變為一個J/ψ介子(J/ψ)、一個K介子 (K−
)與一個質子(p)。實驗數據顯示,有時候,底Λ粒子不會通過Λ*居間態衰變為一個K介子 (K−
)與一個質子(p),而會間接地通過五夸克居間態P+
c;兩個被發現的居間態P+
c(4380MeV)與P+
c(4450MeV)在統計學的顯著性差異分別為9 σ與12 σ,總合起來為15 σ ,足夠證實這發現。更多數據分析還排除了這是由普通粒子造成的效應的可能性。[16]LHCb實驗又觀測到兩個五夸克態都強烈地衰變為J/ψp,因此可推論其價夸克擁有兩個上夸克、一個下夸克、一個魅夸克與一個反魅夸克;標記為
u
u
d
c
c
,它們是一種魅偶素-五夸克粒子。[4][7][17]
LHCb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物質-反物質不對稱性,而不是探索研究五夸克粒子。[18]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發言人表示,「我們並沒有積極地尋找它,我們意外地找到了它。」[9]
2019年根據2015-2018年LHCb的數據觀察到新的五夸克粒子,新粒子為P+
c(4312MeV),會衰減成一個質子和一個J/ψ介子(由一個粲夸克和反粲夸克構成)。並觀測到2015年發現的五夸克結構P+
c(4450MeV)實際上是由兩個質量相近的共振態P+
c(4440MeV)和P+
c(4457MeV)疊加而成。最新觀察的統計顯著性達到了 7.3 σ,遠遠超過了 5 σ這個閾值。這三個五夸克態的寬度都很窄,質量略低於Σ+
cD0
和Σ+
cD*0
質量之和,有可能是粲重子和反粲介子形成的束縛態,它們為重子和介子分子態的存在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實驗證據。[19][來源可靠?討論]
2022年7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LHCb合作組宣布發現一種新的粒子Pcs(4459)0,其夸克組分為 usdcc。
應用
編輯五夸克粒子的發現讓物理學者能夠更細緻地研究強作用力,從而助益對於量子色動力學的了解。另外,當今理論意味著,當有些非常巨大恆星塌縮時,會製成五夸克粒子,對於五夸克的研究或許可以幫助人們了解中子星的物理。[7]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H. Muir. Pentaquark discovery confounds sceptics. New Scientist. 2 July 2003 [2010-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2).
- ^ K. Hicks. Physicists find evidence for an exotic baryon. Ohio University. 23 July 2003 [2010-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8).
- ^ 3.0 3.1 See p. 1124 in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5): 1 [2015-07-15]. Bibcode:2008PhLB..667....1A.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01).
- ^ 4.0 4.1 4.2 R. Aaij et al. (LHCb collaboration). Observation of J/ψp resonances consistent with pentaquark states in Λ0
b→J/ψK−
p decay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5, 115 (7). doi:10.1103/PhysRevLett.115.072001. - ^ LHCb experiment discovers a new pentaquark. CERN. 26 March 2019 [26 April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 ^ Observation of a strange pentaquark, a doubly charged tetraquark and its neutral partner.. July 5, 2022 [July 5,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6).
- ^ 7.0 7.1 7.2 I. Sample. Large Hadron Collider scientists discover new particles: pentaquarks. The Guardian. 14 July 2015 [2015-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8.0 8.1 J. Pochodzalla. Duets of strange quarks. Hadron Physics. 2005: 268. ISBN 161499014X.
- ^ 9.0 9.1 G. Amit. Pentaquark discovery at LHC shows long-sought new form of matter. New Scientist. 14 July 2015 [2015-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Gell-Mann, Murray. A Schematic Model of Baryons and Mesons (PDF). Phys. Lett. 1964, 8 (3): 214–215 [2015-07-18]. doi:10.1016/S0031-9163(64)920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7-24).
- ^ Strottman, D. Multiquark baryons and the MIT bag model. Phys. Rev. D. 1979, 20 (3): 748–767. doi:10.1103/PhysRevD.20.748.
- ^ Kandice Carter.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Pentaquark. Symmetry Magazine. 2006, 3 (7): 16 [2015-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W.-M. Yao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
Θ+
(PDF). Journal of Physics G. 2006, 33: 1 [2015-07-17]. Bibcode:2006JPhG...33....1Y. arXiv:astro-ph/0601168 . doi:10.1088/0954-3899/33/1/0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2-21). - ^ D. Diakonov, V. Petrov, and M. Polyakov. Exotic anti-decuplet of baryons: prediction from chiral solitons.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A. 1997, 359 (3): 305. Bibcode:1997ZPhyA.359..305D. arXiv:hep-ph/9703373 . doi:10.1007/s002180050406.
- ^ T. Nakano et al. (LEPS Collaboration). Evidence of the Θ+ in the γd→K+K−pn reaction. Physical Review C. 2009, 79 (2): 025210. Bibcode:2009PhRvC..79b5210N. arXiv:0812.1035 . doi:10.1103/PhysRevC.79.025210.
- ^ Observation of particles composed of five quarks, pentaquark-charmonium states, seen in Λ0
b→J/ψpK− decays. CERN/LHCb. 14 July 2015 [2015-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 ^ P. Rincon. Large Hadron Collider discovers new pentaquark particle. BBC News. 14 July 2015 [2015-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4).
- ^ Where has all the antimatter gone?. CERN/LHCb. 2008 [2015-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4).
- ^ 存档副本. [2019-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延伸閱讀
編輯- David Whitehouse. Behold the Pentaquark (BBC News). BBC News. 1 July 2003 [2010-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5).
- Thomas E. Browder, Igor R. Klebanov, Daniel R. Marlow. Prospects for Pentaquark Production at Meson Factories. Physics Letters B. 2004, 587: 62. Bibcode:2004PhLB..587...62B. arXiv:hep-ph/0401115 . doi:10.1016/j.physletb.2004.03.003.
- Akio Sugamoto. An Attempt to Study Pentaquark Baryons in String Theory. 2004. arXiv:hep-ph/0404019
|class=
被忽略 (幫助). - Kenneth Hicks. An Experimental Review of the
Θ+
Pentaquark.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05, 9: 183. Bibcode:2005JPhCS...9..183H. arXiv:hep-ex/0412048 . doi:10.1088/1742-6596/9/1/035. - Mark Peplow. Doubt is Cast on Pentaquarks. Nature. 18 April 2005. doi:10.1038/news050418-1.
- Maggie McKie. Pentaquark hunt draws blanks. New Scientist. 20 April 2005 [2010-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4).
- Jefferson Lab. Is It Or Isn't It? Pentaquark Debate Heats Up. Space Daily. 21 April 2005 [2010-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2).
- Dmitri Diakonov.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Approximation to Baryon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05, 24: 3. Bibcode:2005EPJAS..24a...3D. doi:10.1140/epjad/s2005-05-001-3.
- Schumacher, R. A. The Rise and Fall of Pentaquarks in Experiments.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6, 842: 409. arXiv:nucl-ex/0512042 . doi:10.1063/1.222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