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男,安徽寧國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航天技術火箭發動機專家,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衛星工程總設計師,中國飛彈航天事業開創人之一[1]

任新民
出生(1915-12-05)1915年12月5日
 中華民國安徽寧國縣
逝世2017年2月12日(2017歲—02—12)(101歲)
 中國北京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母校國立中央大學
重慶兵工學校
密西根大學
知名於兩彈一星
獎項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功臣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航天學家
機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
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備註
1956年8月調赴北京,籌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歷任總體技術研究室主任、一分院副院長兼液體發動機設計部主任(錢學森領導五院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
任新民與創業者組織了飛彈火箭各專業技術講習班;遠赴滿洲里接收從蘇聯引進的P-2飛彈並作為中方代表在協定上簽字
1965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一院副院長兼液體發動機研究所所長
1975年6月被任命為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1988年成為國際宇航科學院(IAA)理事

生平

編輯

學業

編輯

1928年考入安徽省第四中學(今安徽省宣城中學)。

1934年考入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化學系,1937年轉入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1940年(民國29年兵工第5期)畢業[2]

1945年至1949年,赴美辛辛那堤磨床銑床廠實習;後就讀於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院,獲機械工程碩士和工程力學博士學位。

事業

編輯

1940年至1945年,任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助教、講師;兵工署重慶21廠技術員。

1948年9月,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機械工程院系聘任講師。

1949年至1952年,任華東軍區軍事科學研究室任研究員。

1952年至1956年,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教授、教授會(教研室)主任、砲兵工程系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

1956年至1965年,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總體研究室主任、設計部主任、分院副院長兼設計部主任。196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3]

兩彈

編輯

1965年至1982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長兼研究所所長,部科研生產組副組長、七機部副部長並得到軍官保護,任新民自稱,沒有這個可能小命不保,因周總理說:「名單中的每個人,你們要保證,出了問題我找你們!」,楊國宇是軍管會的副主任,主管科技的,和我們接觸很多,他說起這些事來生動極了,所幸當時就專心研究連「武鬥」是什麼也沒弄明白[4][5]。1979年,任中國宇航學會首任理事長[6]

1982年至1988年,任航天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1988年至1993年,任航空航天工業部高級技術顧問。

1993年,任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逝世

編輯

2017年2月12日,任新民在北京逝世,享嵩壽101歲[7]

成就與貢獻

編輯

獎項與榮譽

編輯
  •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 1999年9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由中共中央、 國務院及中央軍委製作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授予23位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
  • 2002年,獲得南京大學「世紀校友學術成就金質獎章」。
  • 2006年10月,與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梁守槃等共5位專家獲「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逝世 享年102岁. 中國中央電視台. 2017-02-13 [2017-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3). 
  2. ^ 「兵工學校的創始和演變」、「抗日戰中兵工廠全盛時代」,世界日報,文 / 陳葭元(民國26年班畢),2004年11月14日
  3. ^ 任新民同志逝世. [202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4. ^ 任新民:不只是传说里的人. 中國青年報. [202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5). 
  5. ^ 最后一位“航天四老”逝世 曾被周恩来点名保护. 新京報網. [202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5). 
  6.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鉴 2003.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12: 280. ISBN 7-5046-3485-9. 
  7. ^ “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逝世:曾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澎湃新聞. 2017-02-13 [2017-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4). 
  8. ^ 最后一位“中国航天四老”任新民辞世:一生只干航天这一件事. 澎湃新聞. 2017-02-13 [2017-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4).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