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民觀
歷史
編輯清朝《日下舊聞考》載:「里二泗近張家灣,有佑民觀,中建玉皇閣醮台,塑河神像。嘉靖十四年,道士周從善乞宮觀名賜金額,名其閣曰「錫禧」。萬曆十年,靈壁侯湯世龍復新之。」[1][2][3]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佑民觀道長周從善奏請賜觀額曰「佑民觀」,民間仍俗稱「里兒泗廟」。觀內祀金花聖母銅像,俗稱「娘娘廟」。[4]
明萬曆十年,漕運總督湯世隆為佑漕運,奏請明神宗生母、永樂店人、慈聖太后李氏重修,李太后信仰金花聖母,而佑民觀又在其家鄉的大運河邊,所以李太后對該觀多有布施。崇禎八年(1635),倉場侍郎程注、管河御史禹好善共同重修該觀。[4]
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順治帝慕名來到佑民觀,親自來觀中上香求子,並賞銀五百兩,又經通州士紳田文孝募捐三百兩銀子,用於修繕該館以及香火之資。後來,該觀在乾隆、光緒、中華民國等時期多次修葺。[4]
清末民初,佑民觀共有十多位道士,廟產有十多頃,此外還有騾馬、大車、僱工。該館還有分觀,比如潞應觀(今屬張家灣鎮北大化村)。該觀十分富有,成為宗教地主。 中華民國時期,該觀財產耗盡,日漸衰落。[4]
2009年8月7日,佑民觀開放為道教活動場所。該觀成為當時北京市登記開放的第二處全真坤道宮觀(第一處為2006年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的昌平區南口地區龍潭村青龍觀),也是當時北京市登記開放的第八處道教活動場所。 [1][2][3]
建築
編輯佑民觀坐南朝北,觀前即大運河。如今有四進院落,以及東面兩進跨院。
- 牌樓:臨河有四柱三樓式牌樓一座,懸山筒瓦調大脊,五昂斗拱,丁頭雀替。正南額曰:「敕賜佑民觀」;北面有一匾:「保障漕河」。
- 山門:面闊三間,硬山筒瓦調大脊
- 關帝殿:面闊三間
- 羅漢殿:面闊五間,勾連搭二券
- 金花聖母殿:面闊五間
- 玉皇閣:面闊五間[4]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佑民觀,北京市道教協會,于2012-9-17查阅. [201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 ^ 2.0 2.1 2.2 2.3 通州區佑民觀開放為道教活動場所,你我他,2009-08-16[永久失效連結]
- ^ 3.0 3.1 3.2 3.3 佑民观,通州区旅游信息网,2011-09-23. [201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 ^ 4.0 4.1 4.2 4.3 4.4 4.5 4.6 佑民观,北京市道教协会,于2012-9-23查阅. [201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