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二次代表大會
1923年一次会议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俄語:Двенадцатый Съезд Российской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 (большевиков)),簡稱俄共(布)十二大(XII съезд РКП(б)),於1923年4月17日至25日在莫斯科召開。是蘇聯成立之後的第一屆全國黨代會。
與會代表中,408人擁有投票權,417人擁有發言權,代表當時的約386,000名黨員。此次會議選舉產生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的第12屆中央委員會。
會議經過
編輯此次代表大會是弗拉基米爾·列寧領導下的最後一次代表大會,然而列寧本人因為生病無法出席,列寧上一次未出席大會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第六次代表大會。
此次代表大會由季諾維也夫做政治報告,史達林做組織報告,大會採納了很多約瑟夫·史達林對抗喬治亞民族共產主義的建議。史達林與格里戈里·奧爾忠尼啟則、馬米阿·奧拉赫拉什維利在會議上扮演重要角色,對抗老布爾什維克波利卡爾普·姆季瓦尼和菲利普·馬哈拉澤。會上,托洛茨基就經濟政策發表演講,指出了蘇聯經濟的問題,工業品價格高而農產品價格走低,號召結束新經濟政策,實行計劃經濟推進工業化。[1]
此次代表大會重新定義了民族主義問題,確認本地沙文主義相比於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是主要問題。此次會議是蘇聯所謂「本土化政策」的開端。
在中央委員會委員選舉上,史達林得票數與列寧並列第一,為386人中的384票,加米涅夫為第24位,季諾維也夫32位,托洛茨基35位(上屆為第2位)。
參考
編輯- ^ Stephen Kotkin. Stalin:Volume 1. New York: Penguin Press. : 49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