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泰(1893年—1952年11月),男,生於香港,籍貫廣東寶安建築師,畢業於俄勒岡大學中國同盟會成員,中國近代建築先驅。[1][2]

劉福泰
英文名Lau Fook Tai
性別
出生1893年
 英屬香港
逝世1952年11月(58—59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
籍貫廣東寶安
教育程度俄勒岡大學
研究領域建築學
政黨中國同盟會

生平

編輯

1893年,劉福泰生於香港,祖籍廣東寶安。劉福泰父輩早年移居香港,在英國人開辦的工廠做工,家境並不富裕。劉福泰父母育有九個子女,劉福泰排行第七。劉福泰小時候就讀於教會開辦的義學,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了啟蒙教育。[1]

1913年,劉福泰懷揣400元,只身前往美國留學。劉福泰一遍讀書,一邊打工,做過果園採摘工,飯館跑堂等工作。1917年,劉福泰畢業於芝加哥的伊利諾伊工業學校。工作幾年後,劉福泰又進入俄勒岡大學建築工程系深造。1924年,劉福泰憑優異成績獲俄勒岡大學建築學學士學位。1925年,劉福泰又獲俄勒岡大學建築學碩士學位。劉福泰為中國同盟會成員,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回國參加中山陵設計與修建工作。[1]

1925年9月,呂彥直和黃檀甫創立上海彥記建築事務所,開始中山陵的設計修建工作。劉福泰回國後曾任職於天津萬國工程公司,後來加入了彥記建築事務所,擔任建築師,承擔了中山陵不少設計工作。1927年8月,劉福泰受聘中央大學副教授兼建築科主任,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1928年2月,劉福泰加入中國建築師協會;同年,劉福泰與梁思成關頌聲等參與全國工學院分系科目表的起草和審查工作。1930年,劉福泰晉升中央大學教授。[1][2]

1933年,劉福泰與廣東同鄉中山人譚垣合作開辦「劉福泰譚垣建築師都市計劃師事務所(Lau & Tam)」。1934年,劉福泰因事務所工作繁忙,辭去中央大學建築工程系主任一職,虞炳烈接任,但劉福泰仍任教於中央大學。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面侵華;同年12月,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中央大學亦隨之西遷,西遷前劉福泰接替離任的盧樹森,再次擔任系主任。1940年,劉福泰因故離開中央大學,開辦劉福泰建築師事務所,在重慶完成了一系列建築設計和都市計畫項目。[1][2]

抗戰結束後,劉福泰於1945年至1946年間擔任貴州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年7月,劉福泰受聘北洋大學,籌備建築工程系;1947年,北洋大學建築系正式招生。1948年,解放戰爭局勢動盪,北洋大學教學停頓,唐山工學院建築系主任林炳賢辭職,劉福泰10月受聘於唐山工學院,任教授兼建築系主任,帶領師生南遷上海,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舍複課。1949年9月,唐山工學院遷回唐山復校,劉福泰留任唐山工學院。1951年,劉福泰由於年紀已大,卸任系主任一職。1952年9月,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多個學校相關院系合併成立天津大學土木建築工程系,劉福泰隨之調往天津大學;同年10月,天津大學土木建築工程系正式開學;同年11月,劉福泰因急性腹膜炎逝於天津總醫院。[1][2][3]

成就

編輯

劉福泰是中國近代第一代建築師,設計了眾多傑出作品;劉福泰還投身教育事業多年,任教於多所院校,創建了中央大學北洋大學建築工程系,為中國近代培養了眾多建築人才,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先驅。[1][2]

劉福泰的主要建築作品有:

  • 南京中山陵(1925-1929年,與呂彥直等)
  • 南京靈谷寺第十九路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1933年)
  • 浙江六和塔修復與綠化工程(1933年)
  • 山東泰山日觀峰氣象台(1934年)
  • 南京廖仲愷墓(1935年)
  • 南京板橋村住宅設計(1935-1936年)
  • 重慶北碚可園
  • 重慶北碚澄江鎮文公所
  • 重慶北碚澄江鎮中學
  • 天津北洋大學教授住宅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宋昆; 劉昭. 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和教育先驱刘福泰. 建築師 (北京). 2014, (06): 91–98. 
  2. ^ 2.0 2.1 2.2 2.3 2.4 刘福泰: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首任系主任. 東南大學校友總會. 
  3.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发展历程. arch.tju.edu.cn. [2020-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