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1816年—1873年),孟容霞仙清代湖南省湘縣人,是桐城派古文學者,生員出身,參與平定太平軍之戰,1862年任官陝西巡撫

生平

編輯

劉蓉出身生員,父劉振宗「懷奇思有才識」。1834年,遊學於長沙嶽麓書院,結識曾國藩,湘鄉知縣朱孫貽愛其才,秘請劉父督促就試,始補縣學生員。1854年,為曾國藩的幕客,與郭嵩燾羅澤南有往來。咸豐五年(1855年)太平軍翼王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燒毀湘軍戰船百餘艘。曾國藩座船被俘,「文卷冊牘俱失……公憤極,欲策馬赴敵以死」,由劉蓉等人力勸乃止。咸豐九年十二月(1860年1月),左宗棠樊燮案離開駱秉章幕府,薦舉劉蓉替代自己。次年駱秉章升任四川總督,劉蓉被薦為四川布政使。1862年太平軍翼王石達開由廣西、貴州入四川,駱秉章命劉蓉扼守大渡河。太平軍受困於大渡河,糧盡援絕,石達開赴清營談判時被擒,劉蓉將其押送至成都處死。以功旋任陝西巡撫。

劉蓉長於謀劃,適合幕僚工作,尤不適合官場。1865年,劉蓉被指控為官不廉,被革職。陝甘總督上疏稱陝西士民請求劉蓉留任,仍代理陝西巡撫。同治五年(1866年)因病請辭,朝廷准以喬松年代之,仍留劉蓉於陝西治軍。西捻軍張宗禹入陝西,同治六年(1867年1月23日)劉蓉率軍堵擊,蓉與喬松年不合[1],「所部楚軍三十營,統將無專主,士無戰心」[2],在灞橋十里坡(西安東郊)遇伏,湘軍萬餘人覆沒,湘軍大將楊德勝蕭德揚等被俘殺,「全陝震動」,西捻軍進圍西安。免官終養。

劉蓉為人勤奮好學,著有《思辨錄疑義》、《養晦堂詩文集》等書。寫了不少古文、詩詞,「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即出自其散文〈習慣說〉的名句,選錄自《養晦堂詩文集》。曾國藩評「吾友劉君孟容,湛默而嚴恭,好道而寡慾。自其壯歲,則已泊然而外富貴矣。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3]

劉蓉與曾國藩,羅澤南交好。曾國藩曾有詩云:我思竟何屬,四海一劉蓉; 他日余能訪,千山捉臥龍;可見其對這位湘中臥龍學問才幹的充分肯定。

注釋

編輯
  1. ^ 劉蓉曾在寄左宗棠的信中提到因喬松年掣肘,致使「月餉欠懸,饑寒交迫,死者無葬埋之費,傷者無醫藥之資,各軍將領日來弟寓泣訴」。
  2. ^ 《清史稿》卷四百二十五
  3. ^ 〈養晦堂記〉

參考書籍

編輯
  • 《中學中國語文─第三冊》,香港人人書局,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