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皮他
拉普塔(Laputa,另作飛島國、拉普達、拉皮塔等)是喬納森·斯威夫特寫作於1726年的《格列佛遊記》中出現的一個飛行島。它的直徑大約4.5英里(7.2公里),以金剛磁石為基底,而居住於其上的居民可以使用磁石推動島嶼前往他們想去的任何地方。在島嶼非常精確的中央位置有一個用來匯集雨水的洞窟。該島也被國王用來維持、保證他的霸權統治。
拉普塔 | |
---|---|
《格列佛遊記》中的地點 | |
作者 | 喬納森·斯威夫特 |
作品類型 | 諷刺 |
虛構設定資訊 | |
類型 | 飛行島 |
地理位置
編輯拉普達位於巴尼巴比(Balnibarbi)的上空,該區域由居住在拉普達飛行島上的國王統治。格列佛描述說,該島飛行範圍「不能超出下方領地的範圍」、亦「不能升到超過四英里的高度」,因為能使得島上磁石產生效用的特定礦物僅存在於國王統治的領土之上。[1]島嶼和下方的領地的位置,大約在格列佛最後的已知位置(北緯46°,東經183°[a])[2] 的南東南方,也就是說是日本東部、阿留申群島以南[3],沿著一個小型的岩石島嶼鏈分布[2]。
描述
編輯拉普達被描述成有著4.5英里(7.2公里)直徑的精準圓形,面積約為10,000英畝(4,000公頃)。該島有 300碼(270公尺) 厚,包括一塊平滑、圓稱、約200碼(180公尺)厚的金剛石基底,上面按正常地層分布著一些礦物,最上層是10~12英尺厚的鬆軟而又肥沃的土壤。[4]
從上表面的邊緣開始直到圓心,是一個逐漸向下的斜坡,這也就導致了所有的雨水都能匯集到中央洞窟的四個周界約0.5英里(800公尺)、離島嶼絕對中心200碼(180公尺)的大水池裡。 [4]在島嶼的中心有著一個直徑約為50碼(46公尺)的洞窟,深及金剛石基底下方100碼(91公尺)該洞窟被稱作「天文學家之洞」,存放著可使該島在國王領地內飛行的磁石。[5]
居民
編輯拉普達人口主要由接受過教育的人組成,他們鍾愛數學、英文、天文與音樂,不過都缺乏對他們知識的實際運用。剩餘的人口由許多的僕人所組成。
拉普達人掌握利用磁石飛行的技術。他們很鍾愛天文,發現火星的兩個衛星—— 這比現實中阿薩夫·霍爾於1877年發現火星的兩個衛星還要早151年。但他們無法製造合身的衣服和有著直角的房子,原因在於拉普達人用四分儀和指南針進行測量,而非皮尺。拉普達人那些不合身的衣服都被天文和音樂符號所裝飾著。他們聽他們自己的音樂來打發時間。他們相信天文並且常常擔心太陽會熄滅。
拉普達是個男性所主導的社會。女性們總被要求前往飛島下方的島嶼。但是島上的婦女基本都哀嘆自己被困在島上,而且離開飛島的女性基本都沒回來過。拉普達的女人們性慾旺盛、常常會通姦,只要有可能就從下方島嶼的來客中來選取情人。而拉普達的丈夫們都沉迷於數學和音樂計算,也許可能會想得到他們的妻子在通姦的可能性,但他們只要沒有「拍手」在側是不會注意到這些事,即使這就發生在眼皮之下。
由於拉普達人對理智的熱切追求,他們被描述為太過陷入沉思而無法進行日常生活,需要僕人用裝有鵝卵石或乾豌豆的氣囊拍打來提醒自己,這些僕人也被稱為「拍手」,每個拉普達人都有一到兩個。拉普達人的頭不是偏右就是偏左,眼睛一隻內翻一隻朝上「直衝天頂」。拉普達人奇怪的眼睛是斯威夫特對顯微鏡和望遠鏡的滑稽模仿。這樣的拉普達人進行的科學研究是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的,甚至無法感知,沒有他們的「拍手」走路就有撞樹或者掉溝的風險。
臨近島嶼
編輯在拉普達飛島下方的飛島飛行可及範圍之內,是巴尼巴比(Balnibarbi)。巴尼巴比被拉普達國王統治,其地面首都為拉格多(Lagado)。
拉普達強橫獨裁的國王控制巴尼巴比主要依靠威脅用飛島飛臨的陰影來覆蓋反叛地區獲取陽光雨露,或者從上往反叛地區砸石頭。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飛島會下降到那些城市上直接摧毀它們,儘管這並不是次次都能成功的,特別是在面對第二大城市林達因(Lindalino)時——格列佛記述道,林達因人在城市四周飛速建立四座高塔妨害島嶼下落(高塔會戳破飛島的金剛石基底),高塔內還安有磁石,島嶼下落就會無法飛起,林達因人即打算殺光島上的人,徹底改朝換代。
巴尼巴比人的語言,他們既說拉普達語,又說巴尼巴比語——格列佛描述說「聽上去像義大利語」。
象徵
編輯林達因人反抗拉普達的暴動,寓意著愛爾蘭反抗大不列顛,和大不列顛的 (指的是輝格政府)暴力的對內對外政策(參見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政治生涯)。
拉普達人的荒誕發明則是在嘲笑皇家學會。
在西班牙語中,拉普達(Laputa)拆開為"la puta" 則意味著「妓女」(參見 Spanish profanity),一些西班牙的編輯在《格列佛遊記》中用"Lapuntu"、"Laput"、"Lapuda"和"Lupata"來替代。這似乎加強了喬納森·斯威夫特的諷刺意味,因為他知道這西班牙語的含義。(格列佛,也即文中的他自己,說西班牙語是「他能流利使用的數種語言之一」)
中西文化偶合
編輯錢鍾書《管錐編》第二冊記載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小說《海外軒渠録》寫飛浮島國(Laputa 勒皮他)的人民「愁慮無寧晷」(never enjoying a minute's peace of mind),一天到晚害怕「天體將生變故」(their apprehensions arise from several changes they dread in the celestial bodies),例如「惴惴恐日輪漸逼地球,行且吸而吞之,以是寢不安席,生趣全無」(they can neither sleep quietly in their beds,nor have any relish for the common pleasures or amusements of life)。錢鍾書認為,這段敘述跟中國春秋時期《列子·天瑞》寓言成語故事「杞人憂天」有異曲同工之妙。
影響、傳承
編輯在火星最大的衛星火衛一福波斯上,有個區域叫作「拉普達區(Laputa Regio)」, 得名於斯威夫特在書中「預測」到了火星有兩個衛星。[6]
拉普達Laputa,偕同斯威夫特的一些其他創造,是後世許多作品的啟迪與基礎。例如:
- 《天空之城》Laputa: Castle in the Sky,宮崎駿的一部動畫電影,圍繞一座浮空城市展開。在北美標題被簡化為"Castle in the Sky"來避免與西班牙語的粗俗內容"la puta"形似。
- Game Boy Advance的視頻遊戲F-Zero:Maximum Velocity的賽道被命名為「Laputan Colony」。在北美標題被簡化為和"Empyrean Colony"來避免與西班牙語的粗俗內容"la puta"形似。[來源請求]
- 威廉·巴雷特 在他1958年的書《非理性的人》 中用了這個故事來說明存在主義試圖抵制的異化。
- 馬自達Laputa,名字即來源於此。
- 在奧斯卡獲獎影片 《奇愛博士》 一架B-52轟炸機瞄準了在Siberia的Laputa ICBM complex。在電影中這既是致敬斯威夫特的小說,也是性暗示。
- 在視頻遊戲上古捲軸III:晨風中,浮動監獄"Ministry of Truth"經常被認為是基於Laputa和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
-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1961)
- 在James Blish的 Cities in Flight 四部曲的第三部,mayor Amalfi將IMT'a攻擊稱為與Laputa相似。
- Case for a Rookie Hangman,Pavel Juráček (1969),一部捷克電影。[7]
- 在視頻遊戲Deus Ex 具有生物力學增強的角色Gunther Hermann的'killphrase'是"Laputan Machine"。向角色說出這句話會導致他的死亡。
- 在視頻遊戲生化奇兵:無限中以一個反烏托邦浮空城市為特色。
- 在視頻遊戲 PopoloCrois 包含一個名叫the floating continent of 'Bryonia'的地點,基於Laputa。
- 星際迷航:原初的一集The Cloud Minders以浮空城市為特色。
- John Crowley的後世界末日科幻小說 Engine Summer 有一個名叫Laputa的浮空城市。
- 星際之門:SG-1的一集諾克斯族(The Nox) 有一個名浮空城市。
- 在時空之輪中的的吉爾王國(Kingdom of Zeal)與Laputa非常相似。
- 2015年Hiatus Kaiyote的專輯Choose Your Weapon 有首歌題為"Laputa"。
- 在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生活的宇宙和一切》中「大廈里的飛行派對」是通過銀河系漫遊指南貫穿格列佛遊記主題的一部分。
- 2013年的電影 Elysium 有一個飛行的烏托邦,它有先進的技術。
- 在視頻遊戲 UFO: Aftershock中,玩家使用飛行的外星城市作為他們的基地,以重新控制後世界末日的地球,其基地被稱為Laputa。
- 韓國藝術家DPR Live的專輯 "Coming to You Live" 以一首題為"Laputa"的歌為特色。
注釋
編輯- ^ 也即西經177°
科幻文化的化身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Swift 2008,第157頁.
- ^ 2.0 2.1 Swift 2008,第143頁.
- ^ Swift 2008,第319頁.
- ^ 4.0 4.1 Swift 2008,第154頁.
- ^ Swift 2008,第155頁.
- ^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GS Astrogeology Research Program, Phobos
- ^ Pripap pro Začínajícího kata, Rotterdam: Film festival, [2018-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7).
資源
編輯- Page, Michael; Ingpen, Robert. Encyclopedia of Things That Never Were. New York: Penguin Studio. 1998: 94, 150–1. ISBN 0-14-010008-3.
- Swift, Jonathan, Gulliver's Travels, Oxford World Classics, introduction by Claude Rawson, explanatory notes by Ian Higgins reprint, 2008 [1986]. First published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