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校舍
千禧校舍,正式名稱為「2000年設計模式」,為香港最後一款標準校舍設計,於1997年至2005年間推行,並興建至2012年為止。與上一代的靈活式校舍比較,千禧校舍設計的彈性相對更大,而且更有利於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
歷史
編輯出現
編輯因應教育界對校舍設施標準的要求提升,加上以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日漸普及,以往的靈活式校舍已經不足以應付未來需要。因此,為回應1997年施政報告中改善未來教育基建的政策,教育署及建築署於1997年底,推出了新款的標準校舍設計,名為「2000年設計模式」[1]。與上一代的1995/98年版靈活式校舍比較,千禧校舍的可用面積較以往增加37%[2],並且加入了電腦及多媒體教學設施(例如電腦室、獨立的電訊線槽等)。而在施工方式上,上一代校舍僅有部份採用塔式起重機(俗稱「天秤」)興建,但在興建千禧校舍時則獲大規模採用。而在極少部分的千禧校舍,更採用了包括預製組件在內的「系統設計」建造法。
全港首份表決的千禧校舍建設計劃,為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校舍(為前逸東苑內由房委會代建的政府房舍),於1998年1月交付臨立會[3];而從同年10月起,所有新動工興建的校舍,亦必須採用千禧校舍設計,包括一些已撥款、但未及開標的第二代靈活式校舍建設項目[4]。及後,首批由政府直接興建的千禧校舍,則於1999年1月動工[5],而首次同類校舍分配工作亦於同年3月22日展開[6][7],至8月25日公佈結果[8]。由於首批19座同款小學及9座中學落成的年份為2000年,正值2千紀的結束,因此按照「2000年設計模式」設計的校舍通稱為「千禧校舍」。
淘汰
編輯縱使辦學機構可參與獲分配校舍的設計,然而其設計仍受諸多局限(例如課室及特別室數目)。因此,自2005年起,政府正式廢除了千禧校舍標準,各辦學機構開始可以主導校舍設計,不必再按照建築署的硬指標而行,僅規範課室及特別室的數目[9]。至於最後一次狹義千禧校舍的分配工作,已於2004年初完成(該校舍用於重置德貞女子中學[10])。
最後兩座狹義千禧校舍(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及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11])於2005年落成後,一些已批出但未興建的同類校舍用地,紛紛改為非標準設計(又稱為「後千禧校舍」或「超千禧校舍」)。因此,千禧校舍的建設曾出現六年的真空期,直至位於名城的最後一批廣義千禧校舍(沙田崇真中學和聖母無玷聖心學校)於2011-12年落成為止。該等校舍雖然由私人建築師設計,然而在布局上與千禧校舍並無二致[12],僅對外牆裝飾及細部設計作出簡化處理。此後,後千禧校舍成為新建校舍的唯一標準。
對往後校舍設計的影響
編輯雖然千禧校舍標準已被廢除多時,但在設計上的各種參數對現今的「後千禧校舍」設計有著深遠的正面影響。以課室數目為例,一間千禧校舍的課室數目可以是24、30、36間(小學)或統一30間(中學),具有較靈活式校舍更大的彈性;而在現行的後千禧校舍標準中,雖然不再局限校舍布局,但課室數目標準仍大致沿襲具有彈性的舊制,只是增加了18班小學的選項[13]。
然而,在1997年制訂的千禧校舍裝潢及傢俱標準,至今仍未作出有力修訂,無法適應當今的教育及科技發展,是千禧校舍標準對「後千禧校舍」的少數負面影響之一[14]。
校舍建設標準
編輯與靈活式校舍不同,千禧校舍標準將中、小學校舍明確分為兩類,但課室面積劃一為67平方米,較第二代靈活式校舍的大11平方米[15]。
中學版本校舍一概設30間課室(雖然亦有36間課室特別版本校舍曾經批出,但未曾興建),而設計分為早期及後期版本:早期版本(除健明邨附設的兩所同類校舍外,均於2000-01年落成)的禮堂窗戶外觀與第二代靈活式校舍禮堂相若;而後期版本(均於2002年及以後落成)禮堂則改為與類似小學千禧校舍的樣式,另特別室翼的窗戶闊度,較早期設計的有所增加。此外,後期版本中學千禧校舍的外飾,可再細分為三種:第一種設計校舍(為絕大多數同類校舍採用)的電梯大堂採用標準設計,而小組教學室外牆設有一個分為兩格的弧形建築鰭;第二種設計[16]的電梯大堂窗口採用圓形設計,而弧形建築鰭僅有一格;第三種設計[17]採用標準大堂設計,而建築鰭則完全被取消。
至於小學版本校舍較則有彈性,提供24、30及36間課室的選項(當中36間課室版本校舍雖然曾經批出,但未曾興建[18]);此外,小學版本校舍同樣分為早期及後期設計,其分別在於後期版本校舍禮堂下方的活動室窗戶較大,而禮堂窗戶則略為縮小;另外,24班版本的小學千禧校舍禮堂,亦較30班的縮短一個窗戶的長度。
在地基設計方面,中、小學千禧校舍的參考設計分別為138支[19]及112支撞擊式工字樁[20],數目與第二代靈活式校舍相若。但是,地基設計亦可以按照實際地質狀況而改變。
按照就千禧校舍面世而修訂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3章,此等中、小學校舍一般面積為6,950及6,200平方米[21]。至於建設費用方面,每座小學及中學千禧校舍,分別為9,000萬及1億500萬港元(按照2000年12月造價計算)[22];若校舍由房委會代建(至2005年為止,以後所有校舍主要由政府直接出資興建),政府亦需繳付2%的代建費。
部份相鄰的中、小學千禧校舍用地,亦預留技術條件,以用作開辦一條龍學校之用,並於2000年起優先分配予計劃開辦/擴展為「一條龍」的學校[23],是歷來各種標準校舍中首見。
採用同類校舍的學校及所屬物業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中小學的校舍面積和學習環境 (PDF). [2021-01-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04).
- ^ 中小學校舍將大變身 建築面積增五成 配合資訊科技教育. 星島日報. 1998-02-25.
- ^ 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東涌第31區的1所中學. [2021-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1).
- ^ 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天水圍第105區的1所小學.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2).
- ^ 《香港政府憲報》1999年第8期第994號公告:已批准訂立的合約公告-建築署
- ^ 二十八間新校舍接受辦學團體申請. 新報. 1999-03-23.
- ^ 1999年校舍分配工作結果 (PDF). [2021-01-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19).
- ^ 《粉嶺救恩書院五周年感恩特刊》,P.16.
- ^ 香港建築師學會. 設計與應用科技科高中教材 價值與影響 香港校舍設計的歷史 [教師筆記] (pdf). [2019-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9).
- ^ 2003年增補校舍分配工作結果 (PDF). [2021-01-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19).
- ^ 中學概覽2020-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 [2021-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 名城主公契-附圖DMC-14至15、18至19、48至62號
- ^ 教育局-新建校舍家具及設備一覽表. [2021-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9).
- ^ 3358EP - 沙田水泉澳一所設有30間課室的小學;以及一般建校工程相關機制及建校標準(包括校舍設施)提升校舍標準及設備 - 立法會(教育界)葉建源議員意見書:提升校舍標準及設備 符合現代化教學需要 (PDF). [2021-01-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02).
- ^ 《邁向二十一世紀-建築署》,P.62
- ^ 僅保良局顏寶鈴書院及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書院採用
- ^ 僅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林大輝中學及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採用
- ^ 2002年增補校舍分配工作結果 (PDF). [2021-01-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0-11).
- ^ 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元朗天水圍101區的1所中學 (PDF). [2021-03-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02).
- ^ 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元朗天水圍101區的1所小學 (PDF). [2021-03-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1-02).
- ^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3章:社區設施 (PDF). [2021-01-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04).
- ^ 申請分配建校用地以興建資助學校、直接資助學校或私立獨立學校的填表須知 (PDF). [2021-01-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21).
- ^ 分配校舍用地附有利條件 一條龍辦學接八宗申請. 星島日報. 200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