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比西安

拜占庭帝国海军力量

卡拉比西安希臘語Καραβισιάνοι)是7世紀中期至8世紀早期拜占庭海軍的主要力量,其名稱來自於希臘語的「船(κάραβος, καραβίς)」,字面意思是「船民、海員」[1]。卡拉比西安是拜占庭帝國第一支永久性的海軍建制,組建目的是抵抗穆斯林於海上的擴張。卡拉比西安於718至730年間解散,由一些海上軍區取代。

歷史

編輯

卡拉比西安可能建立於7世紀下半葉的某個時候,用來應對穆斯林入侵。許多學者認為其可能來自於舊的軍務監區[2]或是伊利里亞羅馬野戰軍[3],但是這些看法也只是假說[4]。艦隊建立的確切時間並不清楚:一些學者認為,船桅之戰(655年)中拜占庭海軍被擊敗之後,君士坦斯二世於650或660年代建立了卡拉比西安[5][6][7];另一些則認為它建立於674至678年的君士坦丁堡之圍之後,建立原因是此戰中阿拉伯人自海上發動的進攻似乎沒怎麼遇到抵抗[8][9]。第一份關於卡拉比西安的確切來源出自約680年斯拉夫人發起的塞薩洛尼基之圍英語Siege of Thessalonica (676–678)時期,此後其又在687年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寄給教宗郭諾的一封信件上出現[10][9]

普遍認為卡拉比西安是拜占庭帝國第一支永久性的海上武裝力量[10]。在此之前,地中海被視為「羅馬人的湖」,只有數量相對較少的戰船駐紮在主要港口或沿著帝國的河流邊界執行巡邏與運輸任務。在專門遠征時才會集結起更龐大的艦隊[11][12]。卡拉比西安在很大程度上與陸上軍區的組織方式相同,其名稱亦來源於軍隊,也是由一位將軍領導。雖然經常被稱作「卡拉比西安軍區」,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其純粹是一個軍事實體,並不像陸上軍區一樣由特定的領土構成[9][13]。將軍的治所尚不清楚,推測可能為羅得斯[2]凱阿斯[10]薩摩斯[7]。卡拉比西安可能被視為一支省級艦隊,負責保衛從米利都塞琉西亞小亞細亞南部海岸、愛琴海群島希臘南部的帝國據點,並與君士坦丁堡的中央艦隊並肩作戰[7][9][14];或者是一支囊括整支拜占庭海軍的軍事單位,在黑海阿非利加總督區的整條戰線上都在積極地防禦或進攻[15]

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在位期間,卡拉比西安得以加強,查士丁尼將數千馬代特人安置於小亞細亞南部沿岸,讓他們擔任划槳手或作戰人員。他還在希臘南部設立了一個單獨的軍區與艦隊,即「希臘(Hellas)」[16]。在697至698年間一次收復迦太基英語Battle of Carthage (698)的失敗遠征中,卡拉比西安扮演了重要角色,此次作戰引發的叛亂,使得海軍軍官阿普西瑪(即提比略三世)登上皇位[17]。「卡拉比西安將軍」最後一次在史料中被提及是在710/711年,不過直到732年,其主要的繼任者,「基比拉奧特軍區將軍」才被提及[10][18]。關於卡拉比西安被廢除的時間與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觀點認為廢除時間在717至718年阿拉伯第二次包圍君士坦丁堡之後,大約為719年,原因可能是其在前一年的作戰中表現過差,或其協助一場反對利奧三世的叛亂[19][20]。另一種觀點認為其廢除時間晚至約727年,是在另一次針對利奧三世的叛亂被挫敗之後[21][22]

卡拉比西安主要被小亞細亞南部海岸的新軍區基比拉奧特取代,後者是第一個海上軍區。在另一些沿海省份,當地防禦由海軍提督(droungarioi)統領下的更小的艦隊或分艦隊,以及其他官員負責[23][24]

參考資料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特里高德 2008,第105頁.
  2. ^ 2.0 2.1 Haldon 1999,第74頁.
  3. ^ Treadgold 1997,第73頁.
  4. ^ Ahrweiler 1966,第12頁.
  5. ^ Treadgold 1997,第315, 382頁.
  6. ^ Cosentino 2008,第602頁.
  7. ^ 7.0 7.1 7.2 Pryor & Jeffreys 2006,第25頁.
  8. ^ Ahrweiler 1966,第22–23頁.
  9. ^ 9.0 9.1 9.2 9.3 Nesbitt & Oikonomides 1994,第150頁.
  10. ^ 10.0 10.1 10.2 10.3 ODB,"Karabisianoi" (C. Foss), pp. 1105–1106.
  11. ^ Ahrweiler 1966,第19–20, 22頁.
  12. ^ Cosentino 2008,第578–583頁.
  13. ^ Ahrweiler 1966,第24–25頁.
  14. ^ Treadgold 1997,第315頁.
  15. ^ Ahrweiler 1966,第23–25頁.
  16. ^ Treadgold 1997,第332頁.
  17. ^ Treadgold 1997,第337–338, 383頁.
  18. ^ Ahrweiler 1966,第26頁.
  19. ^ Ahrweiler 1966,第26–31頁.
  20. ^ Pryor & Jeffreys 2006,第32頁.
  21. ^ Treadgold 1997,第352頁.
  22. ^ Whittow 1996,第167頁.
  23. ^ Ahrweiler 1966,第50–51頁.
  24. ^ Nesbitt & Oikonomides 1994,第151頁.

書籍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