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克萊伯
卡洛斯·克萊伯(Carlos Kleiber,1930年7月3日—2004年7月13日),奧地利指揮家。
卡洛斯·克萊伯 Carlos Kleiber | |
---|---|
音樂家 | |
出生 | Karl Ludwig Kleiber 1930年7月3日 |
逝世 | 2004年7月13日 | (74歲)
職業 | 指揮家 |
母校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配偶 | 斯坦尼斯拉娃·布雷佐瓦 |
父母 | 埃里希·克萊伯 |
音樂類型 | 古典音樂 |
活躍年代 | 1955-1999 |
唱片公司 | DG |
生平
編輯1930年,克萊伯生於德國柏林,原名卡爾·路德維希(Karl Ludwig)。為逃避納粹政權迫害,1935年克萊伯舉家遷移至布宜諾斯艾利斯,從此卡爾改名為卡洛斯。
童年時期,克萊伯就開始接受鋼琴、作曲、聲樂等方面的教育。1949-1950年他在蘇黎世學習化學,1950年起則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繼續接受音樂訓練。托斯卡尼尼、布什和瓦爾特等人曾是他在指揮專業上的啟蒙導師。
職業生涯
編輯1952年在慕尼黑園丁廣場劇院做聲樂教師,1955年在波茨坦劇院以藝名「卡爾·凱勒」(Karl Keller)舉行了自己的首場演出,指揮的是輕歌劇《加斯帕羅內》。在維也納人民歌劇院短暫停留後,先後擔任過萊茵德意志歌劇院(1957-1964年)、蘇黎世歌劇院(1964-1966年)、斯圖加特國立劇院(1966-1973年)首席指揮。蘇黎世的工作是克萊伯第一個正式意義的指揮職務,他在蘇黎世的兩年期間內指揮了65場歌劇,這段時間從未在外地客席演出[1]。1966年,克萊伯帶領斯圖加特國立劇院首次到海外演出,在愛丁堡指揮了貝爾格的歌劇《伍采克》——其父親大克萊伯1925年在柏林首演的作品。1968年5月25日,克萊伯在「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登台指揮。1970年代起,克萊伯先後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拜魯特音樂節、史卡拉歌劇院、皇家歌劇院等地演出。他與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合作始於1968年,並一直持續到1988年為止,這對組合共出演了249場歌劇演出[1],並曾於1974年、1986年二度訪日,是克萊伯生前最密切合作的對象。
1978年10月和1983年6月,克萊伯兩度訪美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是他在美國為數不多的音樂會演出。1988年,首次在大都會歌劇院登台指揮了《波希米亞人》,合作的歌唱家有米瑞拉·弗蕾妮和盧奇亞諾·帕瓦羅蒂。1983年10月,客席指揮了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曲目為貝多芬第4、第7交響曲,這場演出的錄像被公開發行(Philips)。1989年和1994年,克萊伯兩次與柏林愛樂在德國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起的慈善音樂會上演出[a]。1994年,他率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訪日。卡拉揚於1989年過世後,克萊伯一度被認為會接手柏林愛樂的音樂總監一職,但遽聞此一組合從未被樂團方面列入最後考慮[1]。
1989年和1992年,克萊伯兩度登上金色大廳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1989年的新年音樂會上,當《藍色多瑙河》前奏顫音被觀眾熱烈掌聲打斷之後,克萊伯示意樂隊暫停,並轉身說道:「維也納愛樂樂團和我恭祝大家:新年好!」(德語:Die Wiener Philharmoniker und Ich, wünschen Ihnen PROSIT NEUJAHR!);此後,指揮者在《藍色多瑙河》正式奏響之前向觀眾進行新年致詞,就成為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慣例。
晚年
編輯1990年起,年事已高的克萊伯逐漸淡出舞台,最後一次公開指揮是1999年1月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在西班牙的巡迴演出。
2004年7月13日,克萊伯因前列腺癌在斯洛維尼亞孔希察逝世,有傳聞可能是自殺[2]。他與數月前去世的妻子斯坦尼斯拉娃·布雷佐瓦合葬在一處。
作品
編輯影音作品
編輯克萊伯與卡拉揚不同,並不熱衷發行唱片,一生發行的唱片屈指可數。
他主要的管絃樂曲目包括:貝多芬的第四(Orfeo現場錄音)、第五(DG)、第六(Orfeo現場錄音)、第七交響曲(DG、Orfeo現場錄音各一種版本)、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DG)、舒伯特的第三和第八交響曲(DG)、89年/9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SONY)以及德弗札克鋼琴協奏曲(與烏克蘭鋼琴家里赫特合作,EMI)、DG在他逝世後發行的紀念專輯《Carlos Kleiber》等。
歌劇作品則有:《崔斯坦與伊索德》、《蝙蝠》、《茶花女》、《魔彈射手》、《玫瑰騎士》、《卡門》等。
2014年之前,共有兩部卡洛斯·克萊伯的傳記片。一部是2010年埃里克·舒爾茨導演的《了無痕跡》(德語:Spuren ins Nichts - Der Dirigent Carlos Kleiber),另一部是 C Major 於2011年出版發行的《遠離塵囂》(德語:Carlos Kleiber -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評價
編輯其指揮形象生動,情感豐富,細節清晰,是少數「又好聽又好看」的指揮之一。克萊伯的姊姊在他去世後表示,指揮時的弟弟與平常相當不同,「興高采烈,甚至有點瘋狂[3]」。此外,克萊伯是極為重視細節的音樂家,他對排練的質、量要求皆高;1974年6月,克萊伯曾花了三個鐘頭排練《玫瑰騎士》序曲中80秒鐘的一段;在慕尼黑首演歌劇《沃采克》時,他要求排練不少於34次;1979年在倫敦指揮《波希米亞人》,他排練了17次,其中光樂隊本身就6次[3]。這樣的排練強度,即使放到今日來看,對於大部分的職業樂團以及其指揮者而言仍是難以達成的。
克萊伯是道地的劇院指揮,相較於劇院近600場的演出場次,其一生在音樂廳指揮演出的場次則是少於100場(卡拉揚方面是2,296場[3])。他的曲目相當有限,但這些曲目經常能在其鑽研之下,出現不同的經典詮釋。他是出名的《玫瑰騎士》詮釋者,公開指揮該劇的演出場次達123場之多[1]。
2011年3月,《英國廣播電台音樂雜誌》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該調查邀請100位知名指揮家中共同票選出「最偉大的」20位指揮,克萊伯在此調查中榮膺榜首[4][b]。伯納德·海汀克評價克萊伯:
他比別人更了解他要演出的作品。
個人生活
編輯家庭
編輯卡洛斯·克萊伯出生於德國柏林,其母是美國猶太人路得·古德里奇(Ruth Goodrich),父親為著名指揮家埃里希·克萊伯,為便於區分,卡洛斯常被稱為「小克萊伯」。
軼事
編輯- 1950年代克萊伯從南美返回歐洲,原本是要修習化學。其父雖授以音樂教育,但反對他走入音樂界。克萊伯早年的指揮工作,是在父親不知情之下所暗中進行的。
- 克萊伯沒有任何私人學生,曾謙稱由於自己沒有音樂相關的學位,所以沒有辦法接受學生[5]。
- 克萊伯十分重視現場演出情境,他覺得一有不對勁可能取消現場演出。曾發生過他突然在開演前取消演出紀錄,使劇院經理大為光火,並上法院提告,不過克萊伯勝訴。
- 晚年克萊伯極少演出,曾說過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吃飯還有做愛。卡拉揚曾這樣笑稱他的這位老友:「除非克萊伯家中冰箱空了,否則他不會登台指揮。」(按:此說可能是誤傳[3])
- 傳說1975年,他曾經與義大利鋼琴家米凱蘭傑利合作過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但兩人合作後理念不合,彼此都拒絕發表該作品。
- 1996年4月,奧迪汽車公司邀請克萊伯執棒,在其總部所在地、巴伐利亞州Ingolstadt指揮一場音樂會以饗員工。作為酬報,克萊伯將獲得一輛時值十萬美元的A8頂級配置跑車[3]。
- 克萊伯會說流利的德語、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斯洛維尼亞語。
- 克萊伯熟讀《莊子》,曾在同夏爾斯‧巴伯(Charles Barber)的通信中主動提到對《莊子》的看法[3]。
- 1979年2月,克萊伯曾為因病缺席的卡爾·貝姆代打指揮[1]。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小克萊巴 / 南方音響 / Kleiber. www.southaudio.com.tw.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 ^ Christine Lemke-Matwey. Carlos Kleiber: "Nicht seelisch zerfetzen, he!". Die Zeit. 2014-07-10 [2019-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1) (德語).
- ^ 3.0 3.1 3.2 3.3 3.4 3.5 克莱伯 - 无与伦比的指挥大师. web.archive.org. 2017-07-06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6.
- ^ Carlos Kleiber voted greatest conductor of all time. www.bbc.co.uk. [2020-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30) (英國英語).
- ^ BBC Carlos Kleiber采访手稿. web.archive.org. 2013-11-05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