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義音樂
印象主義音樂是19世紀主要在法國流行的一種音樂樣式,受象徵主義文學和印象主義繪畫的影響,這類作品並不描述現實的事件,而是建立在色彩、運動和暗示(Suggestion)之上。印象主義音樂帶有一種完全抽象的、超越現實的色彩,是音樂進入現代主義的開端[1]。
印象主義音樂 | |
---|---|
風格起源 | 對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回應 |
文化起源 | 法國19世紀晚期 |
典型樂器 | 木管,弦樂,豎琴,鋼琴,室內樂 |
特徵
編輯縱然音樂並不以描述實物為任,但是一些音樂作品卻的確是應情應景而寫的。這些音樂被稱為標題音樂。而印象主義音樂作品幾乎都是標題音樂。這意味著這些作品會以風景、詩歌或者是圖像為題,例如德布西的《海》與《春》。一如印象主義繪畫,傾向於描繪物體的光和色,而非其清晰的輪廓,這樣的作品給人以夢幻、印象或是暗示的感覺。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全音階的使用,這在德布西的作品《帆船》(Voiles)得到很好的體現。另外,印象派作曲家很少寫有長旋律,偏愛短小精緻的樂句,以營造氣氛。還有德布西會使用到例如具希臘或亞洲特色的音階,如古代中國的五聲調式的使用[2]。即使是和其他作曲家一樣使用同樣的調式,德布西也能創作出新穎的和弦[3]。有名的音樂評論家卡米耶·莫克萊寫道[4]:
光在印象主義者畫作中的運用有如主題在音樂里交響式延伸一樣。克勞德·莫奈的風景其實就是光波的交響曲。而德布西先生的音樂,並非建立在一連串主題之上,而是紮根於聲音本身的相對價值之中,這和那些畫作異曲同工。這是由會作聲的斑塊所構成的印象主義。
代表作曲家
編輯德布西和拉威爾是公認的兩位印象主義作曲家。另外,席曼諾夫斯基、杜卡、義大利的雷斯畢基[1]和英國的佛漢·威廉斯等人也是該流派音樂的傑出代表[5]。
雖然德布西力圖讓自己遠離印象主義這個詞,但是他音樂的核心無疑正正體現了印象主義的理念。他深受同時代印象主義文學和藝術的影響,並吸收了外國和東方的一些音樂元素,創作出了自己獨特的作品。德布西的音樂色彩朦朧,如夢如幻,其歌劇《佩利亞與梅麗桑德》、管弦樂《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春》、《海》、《意象》(Images)以及他的鋼琴曲等作品,都是印象主義音樂中的扛鼎之作。而他的名字,也緊緊地與印象主義音樂相連,「德布西主義」(Debussyism)也成為了印象主義音樂的同義詞[4]。
而另一位印象主義巨匠拉威爾則有著不同的風格。他的音樂以描述身外之物為主,但不像標題音樂般刻意描寫事物,而是遠離象徵主義中深染的主觀元素,以一種遠距離、極度客觀的立足點來創造音樂的印象。他雖與德布西並稱為印象樂派的大師,但是拉威爾所追求的效果更精確犀利,他避開象徵主義中曖昧的光線與陰影,以大量的裝飾效果點綴音樂結構[6]。其中《庫普蘭之墓》、《為死公主而作的孔雀舞曲》、舞劇《達夫尼與克羅埃》以及G大調鋼琴協奏曲等,都是極具印象主義特色的作品。
影響
編輯德布西逝世後,一大批作曲家採用了印象主義技法創作了自己音樂作品,其中一些更被稱為「後印象主義者」,包括米堯、布朗潔、普契尼等人[5]。
雖然印象主義流行的時間不長,它很快就被更加激進與富於變化的現代音樂所代替[1],但卻在音樂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值得一提的是,調性的重要性在印象主義音樂被淡化。雖然這些音樂作品仍是有調性的,但是其「無功能」和弦(non-functional chords)為後來的荀貝格等人所代表的無調性音樂鋪平了道路[2]。而後來二十世紀音樂中的「表現主義」、「十二音體系」以及「序列音樂」等幾種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義音樂的影響[1]。
參考文獻
編輯- 參照
- ^ 1.0 1.1 1.2 1.3 印象主义音乐. 中華網. 2001-04-09 [2008-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9) (中文(中國大陸)).
- ^ 2.0 2.1 Impressionism. library.thinkquest.org. [2008-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1) (英語).
- ^ Bernstein, L. Musik für junge Leute. Germany: Der Goldmann Verlag. 1985: 127–143. ISBN 3-442-33126-9 (德語).
- ^ 4.0 4.1 Shengdar Tsai. Impressionist Influences in the music of Claude Debussy. tcd.ie. [2008-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2) (英語).
- ^ 5.0 5.1 JANN PASLER. Impressionism. phonoarchive.org. 2008 [03.03] (英語). [永久失效連結]
- ^ Maurice Ravel 1875-1937 法國.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2008-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中文(臺灣)).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