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文廟,又稱咸陽孔廟,位於中國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中山街53號,始建於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1962年被闢為咸陽市博物館(今咸陽博物院),2003年被列為第四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咸陽文廟

牌樓內側,2012年9月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陝西省咸陽市
座標34°20′09″N 108°43′12″E / 34.33583°N 108.72000°E / 34.33583; 108.72000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第六批第790項
認定時間2006年5月25日

咸陽文廟建成後曾多次維修和擴建,現存文廟建築包括大成殿及東西廡,另有近現代從他處遷來的多座明代建築[1]。建築群坐北朝南,共有四進院落,總面積8531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牌樓、一殿(原戟門處)、大成殿(二殿)、三殿(原明倫堂處)、小牌樓、偏院正殿等。主體建築大成殿面闊五間(21.7米),進深四間(7米),單檐歇山頂[2]

歷史沿革

編輯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咸陽縣治縣丞孔文郁的主持下,從興平東遷到渭水驛,後在縣治以西興建咸陽文廟。文廟在隨後的宣德三年(1427年)、天順三年(1459年)、成化十年(1474年)、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分別進行重修。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咸陽文廟更建,其後分別在嘉慶二十年(1815年)、同治五年(1866年)和光緒十四年(1888年)進行葺治[3]

民國初期,將原明洪武四年(1371年)所建咸陽城隍廟的第一道木牌樓遷建於文廟最南端原櫺星門的位置,即咸陽博物院的大門牌樓。1943年,咸陽縣長劉法鈺將文廟戟門拆除。1962年,當地政府在咸陽文廟舊址建立咸陽市博物館。1963年,將咸陽城隍廟、周四王廟的部分建築拆遷到原文廟戟門、明倫堂位置,建成文廟一殿和三殿,並在原明倫堂西側建成偏院正殿和小牌樓[3]

2003年,咸陽文廟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咸陽文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布局

編輯

古代布局

編輯

據《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卷·西安府部匯考十 西安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記載,咸陽縣儒學(咸陽文廟)位於咸陽縣治西,由明洪武間縣丞孔文郁興建,天順二年咸陽知縣賈任曾重修。該書成稿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雍正四年(1726年)校成印刷。據該書記載,咸陽文廟包括博文齋、約禮齋、泮池、東廡、西廡、櫺星門、戟門、明倫堂、啟聖祠、尊經閣、文昌閣、名宦祠、鄉賢祠、教諭宅和訓導宅等建築,其中博文齋、約禮齋、大成殿、尊經閣均寬五楹,戟門、明倫堂則寬三楹,博文齋、訓導宅已經坍圮,明倫堂已廢棄不用,啟聖祠位於在大殿西側,尊經閣在舊城址上,文昌閣在啟聖祠前,名宦祠在戟門左,鄉賢祠在戟門右,教諭宅在明倫堂西,訓導宅兩座在教諭宅左右。陝西提學道本為咸陽縣儒學置學田30畝,但因受渭水洪災影響,實際可耕作面積僅剩7畝,夏天可獲佃租小麥1石4斗,秋天可獲粟谷2石8斗,後補充學田17畝多,共有學田24畝2分,可獲7石8斗4升,粟谷12石8斗。

現存布局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王敏靜; 王長坤; 史煜. 咸阳地区文庙遗存现状及当代价值探悉. 新絲路. 2017, 20: 156–157. 
  2. ^ 陝西省文物局 編. 陕西文物古迹大观(三):陕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巡礼. 三秦出版社. 2006: 268–269. ISBN 7-80736-121-2. 
  3. ^ 3.0 3.1 3.2 历史沿革. 咸陽博物院. [2020-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