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吼舞
喬吼舞,是一種起源於印度東部的舞蹈,其舞蹈具有濃厚的古典色彩,包含武術、部落文化以及民間傳統[1]。 此外,依照位置分布的不同而發展出三種風格,三地分別是孟加拉普如里亞縣、賈坎德邦塞賴卡拉鎮,以及奧里薩邦馬尤布漢傑縣。
從慶祝節日,含武術、雜技和田徑運動的民間舞蹈,到具濕婆教,毘濕奴派、沙克達教色彩的宗教舞蹈,喬吼舞與東印度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每年春季,因應各地習俗,傳統由男性組成的舞蹈團自訂舞蹈故事,其取材來自眾所皆知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和其他經典的印度文獻,以喜慶的節奏、宗教的精神召集來自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人們,共同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令人讚嘆;然而,並非所有舞蹈服飾都一致,會有地區上的區別,例如,普如里亞和塞賴卡拉大量使用面具來識別角色,反觀在馬尤布漢地區並沒有太多面具的出現。[2]
詞源
編輯喬吼舞是起源於印度東側拉赫地區的傳統舞蹈,因此chhau一詞可能來自梵文Chāya,意思是陰影、圖像或面具[2][3] ,有的人則主張chhau一詞源自梵文字根 Chadma (代表偽裝、隱蔽物),另外,著名印度詩人Sitakant Mahapatr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則主張chhau一詞源於奧里亞語 Chhauni ,意味軍營、裝甲或隱身。 [4][5]
功能
編輯喬吼舞主要出現在賈坎德邦、西孟加拉邦和奧里薩邦地區的傳統節日慶典,尤其在春節(Chaitra Parv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整個村落男女老少一起參與慶祝[3] ;普如里亞式的喬吼舞則在太陽節期間作為慶祝的一環充分展現。
以下,簡單將喬吼舞區分為兩種用途來做介紹:
- 慶典式的娛樂作用:此種喬吼舞融合武術,呈現模擬格鬥的場面安排(稱為khel)、鳥類和動物的步態形象(稱為chalis和topkas),以及鄉村主婦進行家務時的動作(稱為uflis)。學者Mohan Khokar指出,這種用於社區慶典、炒熱氣氛的喬吼舞並沒有儀式上的意義,僅是一種娛樂作用的展現。[3]
- 較為嚴謹的宗教作用:此種舞蹈主要由男性舞者在夜間,在稱為akhada或asar的露天場所進行。這種舞蹈是有節奏的,並以傳統的民俗音樂為背景,主要以簧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和木製鐘型簧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演奏。伴奏樂器另外還有各種鼓,包括圓柱鼓(dho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大水壺鼓(dhumsa)和印度傳統樂器kharka或chad-chadi。此種喬吼舞的主題包括當地傳說、民俗、宗教經典等抽象概念的呈現[6]。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者喬吼舞都使用面具。面具是普如里亞式和塞賴卡拉式喬吼舞的組成部分,舞蹈、音樂和製作面具的知識是口傳延續的[7] ;反觀奧里薩邦北部的馬尤布漢傑式喬吼舞並沒有使用面具的習慣,但在公開表演的場合中,舞者向觀眾介紹時,仍會使用面具[8]。
風格
編輯可將喬吼舞依地區的不同,分為三種風格:
- 普如里亞式Purulia Chhau:位於孟加拉普如里亞縣,簡稱普式。
- 塞賴卡拉式Seraikella Chhau:位於賈坎德邦塞賴卡拉鎮,簡稱塞式。
- 馬尤布漢傑式Mayurbhanj Chhau:位於奧里薩邦馬尤布漢傑縣,簡稱馬式。
三者最大的差別在於面具的使用,普式和塞式兩者較頻繁的使用面具,馬式則較少或幾乎不用[9][10][11]。
以下,就三者不同之處做簡要介紹。 塞式的舞蹈技巧和曲目編排,在早期社會中,均由該地區的上層階級所開發,貴族們既是表演者,同時也是編舞者,然而隨著世代演進,現代社會中,來自各個階層背景的人,都能夠盡情的跳舞[12],面具使用的方面,塞式喬吼舞透過舞蹈的表演、象徵性強烈的面具,確立演員所扮演的角色[12];普式同樣大量使用面具,且這些面具由擅長製作印度教神靈和女神泥塑像的陶工所製,這些陶工主要來自普式喬吼舞的地區,即為西孟加拉邦的普如里亞地區,另外,普式的面具,主要以舞者為主,以所扮演的角色形象為輔,例如,一個獅子角色的扮演,除了獅子面具,同時也有人體服裝,讓演員以四肢行走[13] ;馬式表演時不戴面具,然在舞蹈技術上類似於塞式,而非普式[10][12]。
識別與培訓
編輯早在2010年,喬吼舞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4]。
1960年奧里薩邦政府在塞賴卡拉建立了官方舞蹈中心,並由印度政府成立的國家級表演藝術學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接管,現今已為國家級的舞蹈中心。1962年,在巴里帕達成立了非政府組織Mayurbhanj Chhau Nritya Pratisth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這個機構的參與者包括當地藝術家大師、贊助商,藉此培訓喬吼舞舞者,此外,重要節日Chaitra Parva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也由州政府贊助舉辦,在此節日中喬吼舞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15][16]。
大眾文化
編輯在2012年的寶萊塢電影Barf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台譯巴菲的奇妙命運,於2013年5月上映),不少舞蹈場景就是普如里亞式的喬吼舞。[17][18]
面具
編輯普式和馬式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使用面具與否。前者在舞蹈中使用了面具,馬式則無,因此通過身體的動作和手勢來增添面部表情的豐富度[19][20]。
傳統上,普式舞者以黏土為面具的基底,隨後將其著色並用一種乳白色的植物(Sholapi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來做裝飾,普式所製作的喬吼舞面具,具有特殊性及其製作工法的傳統延續,成功在產品地理標誌中註冊,獲得一定規範的保護[21]。
附錄圖冊
編輯-
女舞者
-
男舞者1
-
男舞者2
-
在賈坎德邦表演的舞者
-
帶著惡魔面具的舞者
-
在賈坎德邦某一個村落表演的模樣
-
在馬尤布漢傑縣表演的模樣
參考資料
編輯- ^ Williams 2004,第83-84, is a semi classical Indian dance with martial, tribal and folk origins. The other major classical Indian dances are: Bharatanatyam, Kathak, Kuchipudi, Kathakali, Odissi, Manipuri, Satriya, Yaksagana and Bhagavata Mela頁.
- ^ 2.0 2.1 Claus 2003,第109-110頁.
- ^ 3.0 3.1 3.2 Mohan Khokar. Traditions of Indian classical dance. Clarion Books. 1984: 184–186.
- ^ Claus, p. 109
- ^ The Chhau. Seraikela-Kharsawan district official website. [15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0).
- ^ Chhau da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ESCO,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 ^ From: NOMINATION FILE NO. 00337 FOR INSCRIPTION ON 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2010, UNESCO 2010
- ^ Claus 2003,第110頁.
- ^ CHHAU DANCE OF MAYURBHANJ. [202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6).
- ^ 10.0 10.1 Claus, p. 110
- ^ Famous Folk Dance: "Chau". Purulia district official website. [15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 ^ 12.0 12.1 12.2 Mohan Khokar. Traditions of Indian classical dance. Clarion Books. 1984: 186–187.
- ^ Pani, Jiwan. World of Other Faces - Indian Masks. New Delhi: Publications Division,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Broadcasting, Government of India. 1986: 19–20.
- ^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pg=000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itle=Intangible Heritage Lists
- ^ Chhau Centre, Baripada/Jamshedpur. Sangeet Natak Akademi. [26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3).
- ^ Chhau centre at Baripada finds favour with Union Ministry. The Hindu. 15 July 2012 [26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3).
- ^ Film Review | Barfi!. HT Mint. 13 September 2012 [26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 ^ Bengali nuptial the Barfi! way. Daily Mail. 4 August 2012 [26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 ^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Purulia District. purulia.gov.in. [12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3).
- ^ :::::: Daricha Foundation ::::::. www.daricha.org. [12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 ^ Bengal handicrafts to get new fillip with GI tags. The Hindu. PTI. 16 August 2016 [15 May 2018]. ISSN 0971-751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英語).